词典 陶正 陶正的意思
táozhèng

陶正

简体陶正
繁体
拼音táo zhèng
注音ㄊㄠˊ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o yáo,(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组词】: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2) 制造陶器。【组词】:陶冶。陶铸。(3) 喻教育、培养。【组词】:陶化。陶育。陶染。熏陶。(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组词】:陶然。陶醉。陶陶。(5) 古同“淘”,洗。(6) 姓。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行为端正。

陶正的意思

陶正 [táo zhèng]

1. 周职官名。主掌陶器。

陶正 引证解释

⒈ 周 职官名。主掌陶器。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 虞閼父 为 周 陶正,以服事我先王。”
杨伯峻 注:“陶正,主掌陶器之官。”


陶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恪释义:周 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 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 虞 、 夏 、 商 之后于 陈 、 杞 、 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 虞閼父 为 周 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 公,而封诸 陈 ,以备三恪。” 杜预 注:“ 周 得天下,封 夏 、 殷 二王后,又封 舜 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 黄帝 、 尧 、 舜 之后于 蓟 、 祝 、 陈 。《诗·陈风谱》 唐 孔颖达 疏
    • 2.
      甯封子释义:亦称“宁封”。传说中 黄帝 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汉 刘向《列仙传·宁封子》:“宁封子 者,黄帝 时人也。世传为 黄帝 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 封子。封子 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於 宁北 山中,故谓之 宁封子 焉。”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四:“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 宁封。”
    • 3.
      违衆释义:⒈违背多数。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违众速尤,迕风先蹶。”⒉与众不同,违反常规。唐 韩愈《送牛堪序》:“违众而求识,立奇而取名,非 堪 心之所存也。”元 袁桷《垂纶亭辞》:“岂直钩以违众兮,守钓道之自然。”清 陶正中《读史》诗:“君子重违众,持衡妙善俗。”
    • 4.
      陶正释义:周 职官名。 主掌陶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 虞閼父 为 周 陶正,以服事我先王。” 杨伯峻 注:“陶正,主掌陶器之官。”

陶正(tao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陶正是什么意思 陶正读音 怎么读 陶正,拼音是táo zhèng,陶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陶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