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飞 [qún fēi]
2. 齐飞;成群地飞。三国 魏 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十三:“鱼龙瀺灂,山鸟羣飞。”晋 潘岳《射雉赋》:“涉青林以游览兮,乐羽族之羣飞。”
3. 喻动乱。《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神歇灵绎,海水羣飞。”李善 注:“海水,喻万民;羣飞,言乱。”《隋书·炀帝纪上》:“拯羣飞於四海,革凋敝於百王。”《北史·尒朱荣传论》:“四海嚣然,已有羣飞之渐。”
4. 喻群小。唐 韩愈《祭柳子厚文》:“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復,羣飞刺天。”
羣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幺虫释义:微小的虫。 《列子·汤问》:“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羣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
- 2.
刺天释义:⒈直入云天,谓极高。晋 木华《海赋》:“巨鳞插云,鬐鬣刺天。”唐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赤甲 白盐 俱刺天,閭阎繚绕接山巔。”仇兆鳌 注:“刺天,言山势之高。”⒉冲入天空。多喻名位遽升。唐 韩愈《祭柳子厚文》:“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復,羣飞刺天。”宋 陈师道《次韵答学者》:“行地径须先八骏,刺天终不羡餘飞。”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郎官 马子约 题诗法堂壁间曰:‘十年衰病卧林泉,鵷露羣飞竞刺天。黄纸除书犹到汝,固知清世不遗贤。’”
- 3.
怪鸟释义:⒈奇异的鸟。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至於 旄山 之尾,其南有谷曰 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唐 韩愈《永贞行》:“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羣飞夜扑灯。”清 钱谦益《西湖杂感》诗之四:“双泪何辞湿阶墄,罗平怪鸟正纷紜。”⒉指鵩鸟。比喻不祥之人。语本 汉 贾谊《鵩鸟赋》序:“谊 为 长沙王 傅,三年,有鵩鸟飞入 谊 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鸟也。”《晋书·孙盛传》:“盛 与 温 牋,而辞旨放荡,称州遣从事观採风声,进无威凤来仪之美,退无鹰鸇搏击之用,徘徊 湘 川,将为怪鸟。”
- 4.
洿泽释义:⒈沼泽。汉 陆贾《新语·道基》:“规洿泽,通水泉。”⒉鸟名。鹈鹕之别称。《诗·曹风·候人》“鵜在梁”毛 传:“鵜,洿泽鸟也。”《尔雅·释鸟》“鵜,鴮鸅”晋 郭璞 注:“今之鵜鶘也,好羣飞,沉水食鱼,故名洿泽,俗呼之为淘河。”清 王鸣盛《蛾术编·四家诗》:“《魏志·文帝纪》:黄初 四年,鵜鶘鸟集灵芝池。詔曰:此所谓洿泽也。”
- 5.
游翔释义:⒈犹翱翔。《宋书·符瑞志下》:“宋文帝 元嘉 元年七月壬戌,白燕集 齐郡 城,游翔庭宇,经九日乃去,众燕随从无数。”⒉犹飞翔。清 揆叙《鹰坊歌》:“羣飞众动各适所,丹山鸞凤常游翔。”
- 6.
真纯释义:真诚纯洁。元 刘因《海南鸟》诗:“越 鸟羣飞朔漠滨,气机千古见真纯。”瞿秋白《赤都心史》三十:“况且谁也不保存自己抽象的真纯,--环境(亦许就是所谓“社会”)没有不生影响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一个青年学生的爱国,真有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时那样的真纯入迷。”
- 7.
羣飞释义:⒈齐飞;成群地飞。三国 魏 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十三:“鱼龙瀺灂,山鸟羣飞。”晋 潘岳《射雉赋》:“涉青林以游览兮,乐羽族之羣飞。”⒉喻动乱。《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神歇灵绎,海水羣飞。”李善 注:“海水,喻万民;羣飞,言乱。”《隋书·炀帝纪上》:“拯羣飞於四海,革凋敝於百王。”《北史·尒朱荣传论》:“四海嚣然,已有羣飞之渐。”⒊喻群小。唐 韩愈《祭柳子厚文》:“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復,羣飞刺天。”
- 8.
蚊睫释义:亦作“蟁睫”。蚊虫的眼睫毛。比喻极小的处所。《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东海有虫,巢於蟁睫,再乳再飞,而蟁不为惊。”晋 张华《鹪鹩赋》:“鷦螟巢於蚊睫,大鹏弥乎天隅。”宋 周孚《赠萧光祖》诗:“田园一蚊睫,书卷百牛腰。”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则阳》篇云:‘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蛮氏,相与争地而战。’此与《列子》所谓‘焦螟羣飞而集於蟁睫’者,大旨相符。”
- 9.
蜂气释义:亦作“蠭气”。锋锐之气。亦谓富有锐气。蜂,通“锋”。《汉书·赵广汉传》:“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彊壮蠭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率多果敢之计,莫为持难。”颜师古 注:“蠭与锋同,言锋锐之气。”严复《主客平议》:“夫 中国 丁今时之厄运,谓之贫弱可耳,然尚足以肤立于列强相軛之世,得一二老成人为维持其纪纲,则庶几可以治,治则庶几可以强。乃使蠭气者起而乘之,将外之则海水羣飞,内之则瞻乌靡之。”
- 10.
适所释义:得所,得到合理安置。清 揆叙 《鹰坊歌》:“羣飞众动各适所,丹山鸞凤常游翔。”
- 11.
青雀门释义:汉 长安 古城 霸城门 的别称。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一:“汉武帝 ……乃改 崇兰阁 为 猗兰殿,后 王夫人 诞 武帝 于此殿,有青雀羣飞于 霸城门,乃改为 青雀门。乃更修饰,刻木为綺橑,雀去,因名 青綺门。”
- 12.
青鳬释义:⒈亦作“青鳧”。即野鸭。状似鸭而小,杂青白色,尤以绿头者为上品。⒉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四:“帝昇望月臺,时暝望南端,有三青鸭羣飞,俄而止於臺……青鸭化为三小童,皆著青綺文繻,各握鲸文大钱五枚,置帝几前。身止影动,因名轻影钱。”后因以“青鳧”指钱。
- 13.
鸣鵽释义:鵽鸠。今名沙鸡。汉 张衡《南都赋》:“归雁鸣鵽,黄稻鱻鱼,以为芍药。”《新唐书·五行志一》:“调露 元年,鸣鵽羣飞入塞,相继蔽野,至二年正月,还復北飞。”
- 14.
鹓鹭释义:⒈鵷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隋书·音乐志中》:“怀黄綰白,鵷鷺成行。文赞百揆,武镇四方。”宋 叶适《送叶路分》诗:“君今幅巾鵷鷺行,切勿著带貔虎傍。”清 赵翼《丙子元旦早朝》诗:“千行鵷鷺集初寅,肃听鸣鞭拜舞匀。”⒉比喻有才德者。《北齐书·文苑传序》:“於是辞人才子,波骇云属,振鵷鷺之羽仪,纵雕龙之符采。”唐 储光羲《群鸦咏》:“冢宰收琳琅,侍臣尽鵷鷺。”宋 马纯《题能仁寺壁》诗:“十年衰病卧林泉,鵷鷺羣飞竞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