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众生 众生的意思
zhòngshēng

众生

简体众生
繁体眾生
拼音zhòng shēng
注音ㄓㄨㄥˋ ㄕ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òng,(1) 许多。【例句】:与“寡”相对:众人。众多。众矢之的。芸芸众生。(2) 许多人。【组词】:大众。群众。民众。众口铄金。众目睽睽。众叛亲离。众擎易举。

shēng,(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组词】:诞生。滋生。生长。(2) 造出。【组词】:生产。(3) 活的,有活力的。【组词】: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组词】:众生。丧生。卫生。(5) 生活,维持生活的。【组词】:生计。生意。(6) 整个生活阶段。【组词】:一生。平生。今生。(7) 发出,起动。【组词】: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8) 使燃料燃烧起来。【组词】:生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组词】: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组词】:生饭。生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组词】:生疏。生客。生字。陌生。(12) 不熟练的。【组词】:生手。(13) 未经炼制的。生铁。(14) 硬。【组词】:态度生硬。生吞活剥。(15) 甚,深。【组词】:生怕。生疼。(16) 正在学习的人。【组词】:学生。门生。(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组词】:儒生。医生。(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组词】:小生。老生。武生。(19) 词尾。【组词】:好生休养。(20) 姓。

基本含义

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众生的意思

众生 [zhòng shēng]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 all living creatures; ]

2. 〈方〉:畜生。

[ domestic animal; ]

众生 引证解释

⒈ 泛指人和一切动物。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孙希旦 集解:“众生,兼人物而言也。”
《<百喻经>序》:“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 石门湾 及世间一切众生,开到永远太平的地方。”


国语词典

众生 [zhòng shēng]

⒈ 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⒉ 人以外的动物。

《水浒传·第三〇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⒊ 佛教用语。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 轮回的各种生命体。也作「有情」、「有识」。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 经也。」


众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万物释义: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 2.
      人们释义:指许多人:天冷了,人们都穿上了冬装。
    • 3.
      众人释义:大家;许多人: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众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乘显性教释义:佛教 华严宗 以佛法最上一乘能使一切众生显明本性,与佛无异,因有“一乘显性教”之称。
    • 2.
      一切有情释义: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
    • 3.
      一十八层地狱释义: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汤、寒冰等十八种。 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级。
    • 4.
      一期释义:⒈一次。《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三费,累代之功尽。”石一参 今诠:“一期,谓兴师一次。”⒉指遇到一次。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万岁一期,有生之通途;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⒊佛教指一生一世。隋《四念处》卷三:“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位位数异。”隋 吉藏《法华玄论》卷一:“上来二周已説 释迦 一期出世始终方便利益众生竟。”《景德传灯录·潭州沩山灵祜禅师》:“慧寂即一期之事。”⒋犹一时。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智威》:“望重一期,声闻远近。”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道膺》:“随灵龕
    • 5.
      一灭释义:芸芸众生美丽的归宿的真理。
    • 6.
      一箧四蛇释义:以一只箱箧容纳四条蛇,比喻人体系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大般涅槃经 1卷二十三:‘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如四毒蛇,见毒、触毒、气毒、啮毒,一切众生遇是四毒,故丧其命。众生四大,亦复如是,或见为恶,或触为恶,或气为恶,或啮为恶。
    • 7.
      一雨释义:⒈一场雨。 汉 桓宽《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唐 白居易《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宋 苏轼《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许杰《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⒉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唐 皎然《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 8.
      七种生死释义:佛学术语,众生于六道迷界中之轮回流转可大别为分段、变易等二种生死,诸论书就此二种又别立新说,而有‘七种生死’之说。
    • 9.
      七趣释义:佛教语。谓一切众生轮迴趋向的七个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罗。
    • 10.
      七辩释义: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南朝 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
    • 11.
      万灵释义:⒈众神。⒉众生灵;人类。
    • 12.
      万生释义:犹众生;人类。
    • 13.
      三心四相释义:三心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众生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过于执着往昔的想念,今日的焦虑,未来的担忧。 四相就是“我、人、众生、寿者相”,就是凡夫以二元对立心来认识世界宇宙人生的,故有此长彼短。
    • 14.
      三界释义:⒈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⒉犹三届,三期。
    • 15.
      三界六道释义: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人六种,而“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均属于天人道,称为“六道”。
    • 16.
      三种慈悲释义: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
    • 17.
      三聚释义:佛教语。即三聚净戒,指三种清净的戒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见《四分律》。
    • 18.
      三轮释义:⒈佛教语。 谓佛以身、口、意三净业碾摧众生之惑业。⒉即三轮车。安装三个轮的脚踏车,装置车厢或平板,用来载人或装货。
    • 19.
      三途六道释义:“六道”是佛教世界观的用语。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即“三涂”。
    • 20.
      上求下化释义: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众生。

众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乘显性教释义:佛教 华严宗 以佛法最上一乘能使一切众生显明本性,与佛无异,因有“一乘显性教”之称。
    • 2.
      一切有情释义: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
    • 3.
      一十八层地狱释义: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汤、寒冰等十八种。 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级。
    • 4.
      一期释义:⒈一次。《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三费,累代之功尽。”石一参 今诠:“一期,谓兴师一次。”⒉指遇到一次。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万岁一期,有生之通途;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⒊佛教指一生一世。隋《四念处》卷三:“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位位数异。”隋 吉藏《法华玄论》卷一:“上来二周已説 释迦 一期出世始终方便利益众生竟。”《景德传灯录·潭州沩山灵祜禅师》:“慧寂即一期之事。”⒋犹一时。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智威》:“望重一期,声闻远近。”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道膺》:“随灵龕
    • 5.
      一灭释义:芸芸众生美丽的归宿的真理。
    • 6.
      一箧四蛇释义:以一只箱箧容纳四条蛇,比喻人体系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大般涅槃经 1卷二十三:‘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如四毒蛇,见毒、触毒、气毒、啮毒,一切众生遇是四毒,故丧其命。众生四大,亦复如是,或见为恶,或触为恶,或气为恶,或啮为恶。
    • 7.
      一雨释义:⒈一场雨。 汉 桓宽《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唐 白居易《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宋 苏轼《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许杰《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⒉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唐 皎然《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 8.
      七种生死释义:佛学术语,众生于六道迷界中之轮回流转可大别为分段、变易等二种生死,诸论书就此二种又别立新说,而有‘七种生死’之说。
    • 9.
      七趣释义:佛教语。谓一切众生轮迴趋向的七个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罗。
    • 10.
      七辩释义: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南朝 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
    • 11.
      万灵释义:⒈众神。⒉众生灵;人类。
    • 12.
      万生释义:犹众生;人类。
    • 13.
      三心四相释义:三心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众生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过于执着往昔的想念,今日的焦虑,未来的担忧。 四相就是“我、人、众生、寿者相”,就是凡夫以二元对立心来认识世界宇宙人生的,故有此长彼短。
    • 14.
      三界释义:⒈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⒉犹三届,三期。
    • 15.
      三界六道释义: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人六种,而“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均属于天人道,称为“六道”。
    • 16.
      三种慈悲释义: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
    • 17.
      三聚释义:佛教语。即三聚净戒,指三种清净的戒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见《四分律》。
    • 18.
      三轮释义:⒈佛教语。 谓佛以身、口、意三净业碾摧众生之惑业。⒉即三轮车。安装三个轮的脚踏车,装置车厢或平板,用来载人或装货。
    • 19.
      三途六道释义:“六道”是佛教世界观的用语。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即“三涂”。
    • 20.
      上求下化释义: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众生。

众生造句

1.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千人千面,百人百性。

2.既然以苍生为念,那就应该普渡众生

3.人们就这样以讹传讹,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江湖医生吹捧成能普救众生的活菩萨。

4.至于芸芸众生,嘴脸的变幻术更是千奇百怪,令人不得不击节称奇。

5.口口声声问苍天:芸芸众生苦,不见佛来是为何?

6.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没人与我相同。

7.佛家以大慈大悲为本,普渡众生

8.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舍身奋斗,同人民息息相关,与群众生死与共。

9.佛家弟子的誓愿是普渡众生

10.在永无止境的学海里可谓是芸芸众生、参差不齐,但是那些实力相对弱者还是孜孜不倦地在遨游。

11.克拉顿和劳森对芸芸众生津津乐道。

12.大师的这些话给芸芸众生都带来了很深刻的想法。

13.真爱是上帝单独赐予普天下芸芸众生的礼物。

14.芸芸众生都是希望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

15.真爱是上帝赐予普天下芸芸众生的礼物。

16.芸芸众生中总归有那么几个死特别优秀的千古奇才。

17.芸芸众生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你千万不要和大众作对。

18.芸芸众生没有谁不拖延,这也是生活现实。

19.木棉花的豪迈、热烈仿佛又引燃心中那种久违的激情,唤起人们对木棉树肃然起敬的情怀。绽放在春天里的木棉花,它像是明亮的灯塔,指引着芸芸众生

20.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

众生(zhong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众生是什么意思 众生读音 怎么读 众生,拼音是zhòng shēng,众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众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