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乌皮几释义:乌羔皮裹饰的小几案。古人坐时用以靠身。
- 2.
习静释义:亦作“习靖”。 靖、静古通。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汉 焦赣《易林·噬嗑之大过》:“奇适无耦,习靖独处。”南朝 梁 何逊《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唐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原来这所房子,是 继之 祖老太爷晚年习静之处。”冰心《寄小读者》二十:“暑天宜习静,愿你们多写作。”
- 3.
仍几释义:保留原样的几案。为纪念死者,保留如生前原样,故称。
- 4.
供床释义:神佛前陈列供品的几案。
- 5.
供牀释义:神佛前陈列供品的几案。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佛前的供牀金间玉,香烟裊裊喷瑞兽。”元 张可久《落梅花·肃斋翁命赋狮桔》曲:“吼千林月寒霜降,绕 维摩 万八千佛供牀,喷清香九重天上。”《水浒传》第二二回:“朱仝 自进庄里……走入佛堂内去,把供牀拖在一边,揭起那片地板来。”
- 6.
几椟释义:几案匣柜。 泛指日用器具。
- 7.
几桉释义:见“几案”。
- 8.
几棐释义:即几案。
- 9.
几砚释义:亦作“几研”。几案和砚台。
- 10.
凭几释义:⒈《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后以“凭几”指帝后临终付托。宋 苏轼《答许状元启》:“先皇帝未明求衣,久已格於至治,洮盥凭几,尚不忘於选贤。”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孝定李太后》:“先生亲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⒉凭靠几案。唐 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清 龚自珍《明良论二》:“凭几其杖,顾盼指使,则徒隶之人至。”⒊靠在几上。宋 朱熹《答陈
- 11.
刀几释义:⒈亦作“刀机”。切肉用的刀和几案。⒉谓诛除。⒊喻危险境地。
- 12.
刻厉释义:⒈严酷;苛刻严厉。宋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明 方孝孺《题周氏文后》:“宽裕有容者,誉人多过其实;刻厉疾恶者,取人多丧其真。”⒉谓书法或文辞峭拔。宋 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率更 貌寒寝,敏悟絶人。今观其书,劲峻刻厉,正称其貌耳。”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三一:“品性温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刻厉的文章。”⒊刻苦自励。《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尔朱世隆 之初为僕射也。畏 尔朱荣 之威严,深自刻厉,留心几案,应接宾客,有开敏之名。”《明史
- 13.
匟几释义:放在炕床或炕上的小型几案。
- 14.
卓床释义:几案之属。《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宾退,独引 肃 合榻对饮”元 胡三省 注:“榻,床也。有坐榻,有卧榻。今 江 南又呼几案之属为卓床。卓,高也,以其比坐榻、卧榻为高也。合榻,犹言合卓也。”
- 15.
变几释义:指古代以玉雕彤漆等为饰的几案,有别于素几。
- 16.
奏案释义:放奏章的几案。 案,古时狭长的桌子。
- 17.
小摆设释义:陈列在几案等处供玩赏用的精致小物品。
- 18.
巾机释义:巾和几案。
- 19.
帽镜释义:置于几案上,可照出人头面的镜子。《儿女英雄传》三五回:“﹝ 长姐儿 ﹞腾出右手来双手捧着那个帽镜儿,屈着点腿儿,榻着点腰儿,把镜子向后一闪,对准了老爷的脸盘儿。”张志民《老朱和房东》:“地上一个紫红色的旧板柜,柜上有个帽镜,帽镜因为年久,走了水银,已经照不见人。”
- 20.
悬手释义:写字时手腕悬空,不着几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