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事力 事力的意思
shì

事力

简体事力
繁体
拼音shì lì
注音ㄕˋ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lì,(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组词】:力气。力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组词】:视力。生产力。控制力。(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组词】:力学。作用力。保守力。(4) 用极大的力量。【组词】:尽力。力挫。力挽狂澜。(5) 姓。

基本含义

指事情的力量或能力,也可表示事情的重要性。

事力的意思

事力 [shì lì]

1. 用力。

2. 指使用武力。

3. 供役使的人,仆役。

4. 能力;力量。

6. 实力;武力。

事力 引证解释

⒈ 用力。

《韩非子·五蠹》:“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餘,故民不争。”

⒉ 指使用武力。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圣人不加兵,不事力焉。”
《晋书·食货志》:“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他。”

⒊ 供役使的人,仆役。

《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邢子才 ﹞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
《魏书·成淹传》:“时迁都, 高祖 以 淹 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 洛阳。”

⒋ 能力;力量。

宋 苏轼 《缴词头奏状六首》之五:“张诚一 无故多年不葬亲母,既非身在远官,又非事力不及,冒宠忘亲,清议所弃。”
宋 洪迈 《容斋五笔·虢巨贺兰》:“天下国家不幸而有四郊之警,为人臣者当随其事力,悉心尽忠,以致尺寸之效。”
宋 洪巽 《暘谷漫录》:“吾辈事力单薄,此等筵宴,不宜常举;此等厨娘,不宜常用。”

⒌ 实力;武力。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且 金、齐 俱来,以吾事力对之,诚为不侔,然 汉 败 王寻,晋 破 苻坚,特在人心而已。”


事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事力释义:⒈用力。《韩非子·五蠹》:“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餘,故民不争。”⒉指使用武力。汉 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圣人不加兵,不事力焉。”《晋书·食货志》:“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他。”⒊供役使的人,仆役。《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邢子才 ﹞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魏书·成淹传》:“时迁都,高祖 以 淹 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 洛阳。”⒋能力;力量。宋 苏轼
    • 2.
      兵秩释义:供官员役使的“事力”(仆役)和俸禄。《北齐书·王琳传》:“ 孝昭 赐 琳 璽书,令镇 寿阳 ,其部下将帅悉听以行,乃除 琳 驃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扬州 刺史,封 会稽郡公 ,又增兵秩,兼给鐃吹。”按,据《隋书·百官志中》, 北齐 规定各级官僚“各给事力”,“给事力”亦作“给兵”,专供本官役使;“秩”则指俸禄。是以知此谓升官加禄之事。
    • 3.
      军身释义:⒈指服兵役的人。 《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⒉应服的兵役。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大人,这军身元是俺家的,多亏这贴户替当了二十年。”
    • 4.
      卫所释义:明代为加强军事力量,在京师和各地设立卫所。卫是卫指挥使司的简称,所指千户所和百户所。5 600人为一卫,1 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由指挥使、千户、百户分别统率。明初洪武年间内外卫所达300多个,全国军队达180万人。
    • 5.
      威慑力量释义:威慑力量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能实施大规模毁灭性打击的武器和军事力量
    • 6.
      宁觐释义:返里省亲。 唐 贾岛 有《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觐》诗。唐 罗隐《谗书·答贺兰友书》:“况僕求试京师,随波而上,逐队而下,亦有年矣。家在 江 表,岁一寧覲,旨甘所资,桂玉之困,何尝不以事力干人!”
    • 7.
      寓令释义:谓寄军令于内政,只在暗中加强军事力量。
    • 8.
      小怯大勇释义:怯:害怕。遇小敌怯阵,见大敌勇猛。形容临阵时的心理作用。也比喻对小事退让,对大事力争。
    • 9.
      忌讳释义:⒈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过年过节忌讳说不吉利的话。⒉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在学习上,最忌讳的是有始无终。
    • 10.
      悉帅敝赋释义: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敝,谦词,指不精良。
    • 11.
      悉索薄赋释义: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 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薄,谦词,指不精良。
    • 12.
      成吉思汗释义:(1162—1227)即元太祖。蒙古大汗、军事家。名铁木真。12世纪末逐步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政权。制定军事、政治、法律等制度,开始使用文字,加速了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了军事力量。1211年、1215年两次大举向金进攻,占领中都(北京)。1219年发动第一次西征,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逝。成吉思在蒙语中是坚强和大海的意思。汗(hán)。
    • 13.
      战略释义:⒈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它依据敌对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⒉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经济发展战略。
    • 14.
      战车千乘释义:“战车千乘”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大。
    • 15.
      所向披靡释义: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披靡(mǐ):草木被吹倒。
    • 16.
      望洋兴叹释义:《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 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 17.
      武力释义:⒈强暴的力量。 ⒉军事力量。
    • 18.
      水溢释义:亦作“水泆”。水泛滥。《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孔颖达 疏:“水溢,谓水之汎溢。”《管子·山权数》:“农夫敬事力作,故天毁埊,凶旱、水泆,民无入於沟壑乞请者也。”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恒山日记》:“不知何年两崖俱凿石坎,大四五尺,深及丈,上下排列,想水溢时,插木为阁道者。”
    • 19.
      综合国力释义: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包括一个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实力、潜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对内对外政策等是综合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 20.
      联合会释义:联合会来自单机游戏《使命召唤:幽灵》。游戏背景设定在不久的将来,中东海湾地区遭遇了毁灭性打击,美国的石油资源不得不由南美垄断。在中、俄及部分欧洲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南美等国组成了“联合会”组织,定都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足以匹敌美国的军事力量,成为了新的“超级强大的超级大国”。联合会势如破竹,很快统一了整个南美大陆,吞并了中美洲,最终侵袭了美国本土。美国从此走向衰落,超级大国的地位一去不复返。在袭击后的10年,一支名为“幽灵”的精锐部队秘密地发动一场战争、向气焰嚣张的联合会军宣战,为其及美

事力(shi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事力是什么意思 事力读音 怎么读 事力,拼音是shì lì,事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事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