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句子 句子的意思
zi

句子

简体句子
繁体
拼音jù zi
注音ㄐㄨˋ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ù gōu,(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组词】:句子。句法。(2) 〔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3) 量词,用于语言。【例句】: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句子是指由若干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完整语言表达单位。

句子的意思

句子 [jù zi]

1. 词和词组由句法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这个句子真长。

[ sentence; ]

2. 冷言冷语。

说上去非但不听,而且还要受他们的句子。——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 sarcastic comments; ]

句子 引证解释

⒈ 古人对文辞中一个自然停顿单位的泛称。

宋 杨万里 《跋萧彦毓梅坡诗集》诗:“坡底诗人梅底醉,花为句子蕋为章。”
清 汪懋麟 《题牧仲双江唱和集后》诗:“句子怪多湖海气, 黄州 才歷又 虔州。”

⒉ 用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在连续说话时,句子句子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句子的停顿处,要根据不同的语调分别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国语词典

句子 [jù zi]

⒈ 由单词或复词联缀而成,表示完整意义的独立语言单位,必须有代表人、事或物的主语,并有说明主语的谓语,如「鸟飞」、「孔子是圣人」。

⒉ 比喻冷言冷语。

《官场现形记·第一八回》:「说上去非但不听,而且还要受他们的句子 。」


句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喜悦释义:愉快;高兴:喜悦的心情。
    • 2.
      喜欢释义:⒈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他喜欢文学,我喜欢数学。⒉愉快;高兴:女儿考上了大学,妈妈喜欢得不得了。快把好消息说一说,叫大家喜欢喜欢。
    • 3.
      欢愉释义:欢乐而愉快:欢愉的笑容。 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之中。
    • 4.
      美丽释义: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美丽的花朵。 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庄严美丽!

句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伦不类释义: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翻译如果不顾本国语言的特点,死抠原文字句,就会弄出一些不伦不类的句子来,叫人看不懂。
    • 2.
      个个释义:⒈每一个人;人人——用来表示不确指或只是笼统地指。 ⒉各个人或物——用在一系列名词之后。⒊各个——和一个复数名词和代词连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对每一个体都适用。⒋每一和任一。⒌总起来,合起来的——与一个复数名词或代词连用,表示把几个个体合起来看是适用的。
    • 3.
      主位释义:⒈君主的权位。⒉主人的席位。⒊谓谨于职守,安于本位。⒋语法名词。主语所在的位置。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句作句子成分时,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这些位置可分为:主位、宾位、补(表)位、领位、副位、同位和呼位。在主位的,为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 4.
      主句释义:⒈即句子的主体,能单独使用或出现的句子。⒉指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包含有成分句的句子。与传统语法中的主要从句相吻合。
    • 5.
      主语释义:谓语的陈述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一般的句子都包括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主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是主语。例如在“我们的生活很幸福”里,“生活”是主语,“我们的生活”是主语部分(有些语法书里称主语部分为主语,称主语为主词)。
    • 6.
      主谓句释义:由主谓短语构成,可以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如:“我‖赞美白杨树。(主+谓)”。与“非主谓句”相对。
    • 7.
      丽句释义:⒈俪句;对偶的句子。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⒉妍丽华美的句子。唐 韩愈《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宋 晏几道《临江仙》词:“东野 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清 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闲题丽句寄瑶臺,邀取 飞琼 驾鹤来;迟日煖风烟景媚,碧桃花下共持杯。”《读书》1991年第8期:“个别篇章嫌过于铺陈辞藻,以致因堆砌丽句而流于蹇涩难通。”
    • 8.
      丽语释义:⒈华美的语句。 ⒉对偶的句子。
    • 9.
      之后释义: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之后,他们又提出了具体的计划。
    • 10.
      了得释义:⒈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多跟在“还”的后面):哎呀! 这还了得!。如果一跤跌下去,那还了得!⒉不平常;很突出(多见于早期白话):这个人武艺十分了得。
    • 11.
      五言释义:⒈五德之言。⒉五个字的句子。⒊见“五言诗”。
    • 12.
      仂句释义:语法术语。指长句子中包含的短句。旧称子句,现多称主谓词组。
    • 13.
      从句释义:包含一个限定动词,但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一组词,它在所属的长句中,或作为一个名词,一个副词,一个形容词,或者包含从属于它的一个或更多的从句,或被这个或这些从句所修饰,或和另一相等的从句相结合。
    • 14.
      传统词类释义:传统的按词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而区分的词的类别。
    • 15.
      例句释义:用来作为例子的句子。
    • 16.
      俪句释义:对偶的句子。
    • 17.
      倒装句释义:跟正常语序不一致的句子。汉语的一般语序为主语后带谓语,如果一个句子谓语在主语前面,这个句子就是倒装句,如“去一趟吧,你”。
    • 18.
      倒语释义:⒈谓颠倒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以加强语意。⒉古书中反其意而用的词语。
    • 19.
      偶属释义:连缀句子使成对偶。
    • 20.
      偶句释义:对偶的句子。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 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及 沉约、谢朓、永明 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句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伦不类释义: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翻译如果不顾本国语言的特点,死抠原文字句,就会弄出一些不伦不类的句子来,叫人看不懂。
    • 2.
      个个释义:⒈每一个人;人人——用来表示不确指或只是笼统地指。 ⒉各个人或物——用在一系列名词之后。⒊各个——和一个复数名词和代词连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对每一个体都适用。⒋每一和任一。⒌总起来,合起来的——与一个复数名词或代词连用,表示把几个个体合起来看是适用的。
    • 3.
      主位释义:⒈君主的权位。⒉主人的席位。⒊谓谨于职守,安于本位。⒋语法名词。主语所在的位置。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句作句子成分时,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这些位置可分为:主位、宾位、补(表)位、领位、副位、同位和呼位。在主位的,为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 4.
      主句释义:⒈即句子的主体,能单独使用或出现的句子。⒉指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包含有成分句的句子。与传统语法中的主要从句相吻合。
    • 5.
      主语释义:谓语的陈述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一般的句子都包括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主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是主语。例如在“我们的生活很幸福”里,“生活”是主语,“我们的生活”是主语部分(有些语法书里称主语部分为主语,称主语为主词)。
    • 6.
      主谓句释义:由主谓短语构成,可以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如:“我‖赞美白杨树。(主+谓)”。与“非主谓句”相对。
    • 7.
      丽句释义:⒈俪句;对偶的句子。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⒉妍丽华美的句子。唐 韩愈《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宋 晏几道《临江仙》词:“东野 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清 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闲题丽句寄瑶臺,邀取 飞琼 驾鹤来;迟日煖风烟景媚,碧桃花下共持杯。”《读书》1991年第8期:“个别篇章嫌过于铺陈辞藻,以致因堆砌丽句而流于蹇涩难通。”
    • 8.
      丽语释义:⒈华美的语句。 ⒉对偶的句子。
    • 9.
      之后释义: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之后,他们又提出了具体的计划。
    • 10.
      了得释义:⒈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多跟在“还”的后面):哎呀! 这还了得!。如果一跤跌下去,那还了得!⒉不平常;很突出(多见于早期白话):这个人武艺十分了得。
    • 11.
      五言释义:⒈五德之言。⒉五个字的句子。⒊见“五言诗”。
    • 12.
      仂句释义:语法术语。指长句子中包含的短句。旧称子句,现多称主谓词组。
    • 13.
      从句释义:包含一个限定动词,但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一组词,它在所属的长句中,或作为一个名词,一个副词,一个形容词,或者包含从属于它的一个或更多的从句,或被这个或这些从句所修饰,或和另一相等的从句相结合。
    • 14.
      传统词类释义:传统的按词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而区分的词的类别。
    • 15.
      例句释义:用来作为例子的句子。
    • 16.
      俪句释义:对偶的句子。
    • 17.
      倒装句释义:跟正常语序不一致的句子。汉语的一般语序为主语后带谓语,如果一个句子谓语在主语前面,这个句子就是倒装句,如“去一趟吧,你”。
    • 18.
      倒语释义:⒈谓颠倒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以加强语意。⒉古书中反其意而用的词语。
    • 19.
      偶属释义:连缀句子使成对偶。
    • 20.
      偶句释义:对偶的句子。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 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及 沉约、谢朓、永明 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句子造句

1.我肯定我造的这个句子是对的,但有些人却不以为然。

2.不管你怎么读,这个句子总是不知所云。

3.你既然那么想造句,那么我就造一个句子吧!

4.有诗意的句子浩如烟海,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5.为画线处补上恰当的句子,在内容要与上下文衔接,句式上要分别与其前面画横线的句子相一致。

6.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7.也许你提出的句子有太多混淆成份,所以你在理解上一时有些困难。

8.作文时要注意句子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

9.句子证明了生命的伟大和顽强,也可以说是证明了阐释生命的韧性和毅力。

10.会理解简单的单词和句子的含义。

11.句子,比喻句用得恰如其分,描述的景色迷人,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要符合语境,并与相关句子构成排比句。

13.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变得完整。

14.能邀你一起入墓去未曾想没型时刻你走了,后面的句子就是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15.要理解一句话的原本意思,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该句子所处的语境,即上下文。

16.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17.按照例句发挥想象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8.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19.这个句子翻译为,很长的时间里,在这个国家的很多地方,旅行者是中断沉闷生活的受欢迎的人。

20.主句是全句的主体,通常可以独立存在;从句则是一个句子成分,不能独立存在。

句子(ju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句子是什么意思 句子读音 怎么读 句子,拼音是jù zi,句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句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