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 [shā tuó]
1. 我国古代部族名。西突厥别部,即沙陀突厥。唐贞观间居金莎山(今尼赤金山)之南,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东。其境内有大碛(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以为名。五代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均为沙陀人。
3. 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沙陀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部族名。 西突厥 别部,即 沙陀突厥。唐 贞观 间居 金莎山 (今 尼赤金山 )之南, 蒲类海 (今 新疆 巴里坤湖 )之东。其境内有大碛(今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因以为名。 五代 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 均为 沙陀 人。
引唐 元稹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之二:“始服 沙陀 虏,方吞 逻逤 戎。”
《新唐书·沙陀传》:“沙陀,西突厥 别部 处月 种也。”
⒉ 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引元 张可久 《寨儿令·题昭君出塞图》曲:“建旌旗五百 沙陀,送琵琶三两宫娥。”
国语词典
沙陀 [shā tuó]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处月为突厥语「沙碛」之义。居金娑山(在今新疆省镇西县东北)之南,蒲类海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唐太宗时,处月部随西突厥降唐,其酋长子孙以助唐平乱有功,屡受唐封,并赐姓李。如晋王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勗、后晋石敬瑭、北汉刘知远均为沙陀人。
⒉ 复姓。如唐有沙陀金山、沙陀辅国等。
沙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仰哺释义:谓依靠他人哺养、供养。 《新唐书·沙陀传赞》:“沙陀 始归命天子,仰哺于边,世喋血助征讨,常为边兵雄。”宋 曾巩《与刘抗龙图启》:“四弟怀仰哺之託,九妹有待年之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足下乃以三军之众,仰哺他人;千金之资,坐供外费,良非上策。”
- 2.
刃面释义:古代 突厥 等游牧民族的一种风俗。 有人死,亲属以刀割面,表示内心悲痛。《隋书·北狄传·突厥》:“有死者,停尸帐中,家人亲属多杀牛马而祭之,遶帐号呼,以刀划面,血泪交下,七度而止。”唐 王维《为王常侍祭沙陀鄯国夫人文》:“呜呼!降年不永,远日方临;寂矣高堂,饮珠含玉;哀哉贵女,刃面摧心!”
- 3.
晋王释义:李克用,沙陀族(其父姓朱邪,名赤心,有功于唐朝,赐姓名为李国昌),因出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受封为晋王。为其一目失明,绰号独眼龙,为李存勗之继父?
- 4.
朘损释义:削弱;削减。《新唐书·杜黄裳传》:“陛下宜鉴 贞元 之弊,整法度,朘损诸侯,则天下治矣。”《新唐书·沙陀传》:“是时无年,文楚 朘损用度,下皆怨。”
- 5.
朱梁释义:指 五代 后梁。为 朱温 所建,故称。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朱梁 开平 三年大明节,百官始行香祝寿。”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海珊 自负咏古为第一,余读之果然。《三垂冈》云:‘英雄立马起 沙陀,奈此 朱梁 跋扈何!’”
- 6.
朱邪释义:亦作“朱耶”。唐 时 西突厥 部族族名,世居 沙陀,后归 唐。族人以 朱邪 为复姓。
- 7.
沮桡释义:阻挠。 《新唐书·沙陀传》:“全忠 夺 邢、磁、洺 三州,茂贞 度 克用 沮橈,无能出师,乃与 韩建 谩好,致书言帝暴露累年,请共治宫室迎天子。”《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段凝 素疾 彦章 之能而諂附 赵 张,在军中与 彦章 动相违戾,百方沮橈之,惟恐其有功,潜伺 彦章 过失以闻於 梁 主。”
- 8.
牙帐释义:指中国古代将帅所居营帐,也指边境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的“首都”。
- 9.
牧圉释义:⒈牛马。借指播迁中的君王车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杜预 注:“牛曰牧,马曰圉。”《旧唐书·杜让能传》:“沙陀 逼京师,僖宗 苍黄出幸。是夜 让能 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 让能 谢曰:‘臣家世歷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扞牧圉,臣之幸也。’”明 张煌言《北征录》:“众以 李将军 无兵,恐虏骑突至,则无以捍牧圉,留余保障。”⒉指养牛马的人。《左传·襄公十四年》:“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暱。”《
- 10.
针芒释义:⒈亦作“鍼芒”。⒉针头如芒。常以喻微细之物。《后汉书·陈忠传》:“隄溃蚁孔,气洩鍼芒。”《新唐书·沙陀传》:“因豪桀大会驰射,百步外针芒木叶无不中。” 清 钱谦益 《归来泉歌答金坛于惠生曹汝真》:“沾濡乍与针芒应,滭沸俄随锄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