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犬 [shǐ quǎn]
1. 清代对沿混同江,西起今依兰县东北,东达黑龙江口海岸及库页岛所居黑斤(今赫哲族)等使犬部落的称呼。各部从事渔猎。冬日乘坐冰橇,用犬驾拽,因称。
使犬 引证解释
⒈ 清 代对沿 混同江,西起今 依兰 县东北,东达 黑龙江 口海岸及 库页岛 所居 黑斤 (今赫哲族)等使犬部落的称呼。各部从事渔猎。冬日乘坐冰橇,用犬驾拽,因称。参阅《清续文献通考·舆地三》。
引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当 明 末季,我大 清 方定 黑龙江,索伦 达瑚拉 及 使犬、使鹿 各部,东北际海,而 俄罗斯 东部曰 罗刹 者,亦踰 外兴安岭,侵偪 黑龙江。”
使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使犬释义:清 代对沿 混同江,西起今 依兰 县东北,东达 黑龙江 口海岸及 库页岛 所居 黑斤(今赫哲族)等使犬部落的称呼。各部从事渔猎。冬日乘坐冰橇,用犬驾拽,因称。
- 2.
北门释义:⒈北向的门。 《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延安 北门外,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⒉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唐 翁绶《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何人为解北门忧。”明 何景明《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⒊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宋 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3.
狗国释义:⒈古国名。⒉指今乌苏里江入黑龙江汇合处至海口一带。因冬日来往使犬,故名。⒊嘲骂他国之词。⒋古星名。
- 4.
猬结蚁聚释义:比喻人众纷纷集结。《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故使蝟結蟻聚,水草有依。”刘良 注:“言 景宗 縱 魏 兵,使如蝟蟻之結聚,而依水草也。”宋 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設使犬羊之衆,蝟結蟻聚,侵邊徼而摩封彊,將何以禦之?”
- 5.
鹿车释义:⒈古代的一种小车。《太平御览》卷七七五引 汉 应劭《风俗通》:“鹿车,窄小裁容一鹿也。”宋 陆游《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诗:“游山尚有平生意,试为闲寻一鹿车。”王闿运《皇朝追赠总督衔调任山西巡抚湖北巡抚谥文节常公神道碑》:“夫人同县 刘氏,孝敬夙闻,贫修鹿车之敬,贵习紘綖之礼。”⒉鹿拉的车子。《南史·东夷传·扶桑》:“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使犬部 在 混同江 以南,其海近 朝鲜;使鹿 诸部在 混同江 以北,其海近 鄂罗斯。故 朝鲜 亦有獒站,而 鄂罗斯 亦有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