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 [tī hóng]
1. 漆器工艺的一种,即雕红漆。
剔红 引证解释
⒈ 漆器工艺的一种,即雕红漆。
引明 曹昭 《格古要论·剔红》:“剔红器皿,无新旧,但看硃厚色鲜红润坚重者为好。”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漆器﹞有剔红、填漆两种。”
国语词典
剔红 [tī hóng]
⒈ 一种雕漆。古代雕漆依漆色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用红色堆漆所刻成的就称为「剔红」。明代雕漆中以剔红漆器最著称,故剔红也渐用作雕漆的别称。
剔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填漆释义:漆器制作工艺的一种。即在漆器上雕刻花纹,在刻纹处填以彩漆。填漆有两种工艺:一是填彩和漆面相平;二是雕填后花纹凹陷,不与漆面平,显出刀刻味。清 高士其《金鳌退食笔记》卷下:“明 永乐 年製漆器,以金银锡木为胎,有剔红、填漆二种……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久而愈新。其合製贵小,深者五色灵芝边,浅者回文戧金边。古色苍莹,器传絶少,故价数倍於剔红。”《红楼梦》第六回:“平儿 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
- 2.
螺蜔释义:即螺钿。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隍庙市》:“隆庆 中,方信川 之堆漆螺蜔,黄平沙 之剔红,人物精采,刀法圆滑。”参见“螺鈿”。
- 3.
雕漆释义:中国传统的特 种工艺品之一。先将调好的漆料涂在铜胎或木胎上,一般涂八九十层至数百层,趁漆未干时进行浮雕,然后再烘干、磨光制成。以朱红色为主,故又名剔红。
- 4.
雕红漆释义:见〖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