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非攻 非攻的意思
fēigōng

非攻

简体非攻
繁体
拼音fēi gōng
注音ㄈㄟ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i,(1) 不,不是。【组词】: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2) 不对,过失。【组词】: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例句】:我非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例句】: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组词】:东非。西非。

gōng,(1) 打击,与“守”相对。【组词】: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2) 指责,驳斥。【例句】:攻难(nàn)。群起而攻之。(3) 治病。【组词】:以毒攻毒。(4) 致力学习或研究。【组词】: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非攻的意思

非攻 [fēi gōng]

1. “非攻”是墨学的重要范畴,是墨子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科学、文化、伦理思想。


非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辜释义:⒈无罪。《墨子·非攻上》:“至杀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吕氏春秋·听言》:“诛不辜之民以求利。”《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为奴虏。”吕延济 注:“言 巴蜀 父老无罪被杀,掠取孤幼,缚束以为奴僕。”⒉指无罪之人。《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孔 传:“辜,罪。”唐 刘禹锡《天论上》:“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⒊不必,不一定。《大戴礼记·夏小
    • 2.
      主后释义:⒈古代主祭社稷宗庙的继承人。⒉同“主后”。《墨子·非攻中》:“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亦不可胜数。”孙诒让间诂:“后与后,字通。”
    • 3.
      兼爱非攻释义:“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兼爱便必须非攻,非攻即反对攻战。
    • 4.
      冥阨释义:亦作“冥隘”。 亦作“冥阸”。古隘道名。即今 河南省 信阳县 东南 平靖关。为古九塞之一。与附近 大隧、直辕 二隘并为 淮 汉 间兵争要害。《左传·定公四年》:“我悉 方城 外以毁其舟,还塞 大隧、直辕、冥阨。”杜预 注:“三者,汉 东之隘道。”《墨子·非攻中》:“古者 吴 闔閭 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 注林,出於 冥隘 之径,战於 柏举。”《史记·魏世家》:“伐 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 冥阸 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 又不为也。”章炳麟《冥阸歌》:“苕苕古 冥阸,一夫当梟棊。”
    • 5.
      十字路释义:十字街。明 袁宏道《横塘渡》诗:“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
    • 6.
      告帮释义:请求帮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前天有两位朋友商量着,只好在同寅里面告个帮,为此特来求 吴老爷 设个法。”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的太多了!”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三章:“彭亮 是个不愿向人告帮的人。”
    • 7.
      堂下释义:⒈宫殿、厅堂阶下。《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 赵盾 而入,放乎堂下而立。”汉 桓宽《盐铁论·刺权》:“中山 素女抚流徵於堂上,鸣鼓 巴俞 作於堂下。”鲁迅《故事新编·非攻》:“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⒉殿堂下的人。借指侍从。《韩非子·内储说下》:“乃召其堂下而譙之,果然,乃诛之。”陈奇猷 集释:“《説文》:‘堂,殿也。’堂下,盖谓殿堂下之人。”⒊神名。《史记·封禅书》:“荆 巫,祠 堂下、巫先、司命、施糜 之属。”
    • 8.
      墨子释义:⒈(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创始人。 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刻苦学习,反对不劳而食,是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承认天地鬼神的存在,有宗教色彩。长于辩论,对古代逻辑学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其主要思想保存于《墨子》一书中。⒉书名。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现存五十三篇。其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节用》等篇反映了墨子的思想。《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是后期墨家的哲学、逻辑学和科学论著。
    • 9.
      墨学释义:墨家的学说,主要由墨翟提出,有“兼爱”,“非攻”,“明鬼”等。
    • 10.
      墨家释义:先秦时期的一个政治思想派别,以墨子(名翟dí)为创始人。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墨家同时也是有组织的团体,在战争中扶助弱小抵抗强暴。但相信有鬼(明鬼),相信天的意志(天志)。墨家后期发展了墨翟思想的积极部分,对朴素唯物主义、古代逻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贡献。
    • 11.
      墨家流释义:战国时一个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翟。这个学派以兼爱非攻为本。
    • 12.
      姑苏台释义:亦作“姑胥臺”。 台名。在 姑苏山 上,相传为 吴王 夫差 所筑。《墨子·非攻中》:“﹝ 夫差 ﹞遂筑 姑苏之臺,七年不成。”孙诒让 间诂:“按《国语》以筑 姑苏 为 夫差 事,与此书正合……《越絶》以 姑苏 为 闔閭 所筑,疑误。”汉 袁康《越绝书·外记传吴地传》:“胥门 外有九曲路,闔閭 造以游 姑胥之臺,以望 太湖。”元 萨都剌《登姑苏台》诗之二:“姑苏臺 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清 孙枝蔚《姑苏台》诗:“姑苏臺 上春可怜,姑苏臺 下草芊芊。”
    • 13.
      少少释义:⒈不久。《墨子·非攻下》:“少少有神来告曰:夏 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⒉很少。《后汉书·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宋 罗志仁《姑苏笔记·题梁》:“文本不工,然吐辞超胜,以少少胜多多。”清 吴骞《拜经楼诗话》卷四:“适有老词林过其庽,曰:‘可持酒来。’大噉,留其少少而去,不言其故。”⒊稍微。宋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札子》:“譬如有人误饮毒药,致成大疾,苟知其毒,斯勿饮而已矣,岂可云姑少少减之,俟积以岁月,然后尽捨之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儿》:“儿微啟下裳,少少露其假尾。”⒋轻视
    • 14.
      甲楯释义:⒈亦作“甲盾”。 盔甲和盾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兵、甲楯之数。”《墨子·非攻中》:“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居无何,条侯 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宋史·外戚传中·李昭亮》:“昭亮 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⒉泛指武器。清 唐甄《潜书·卿牧》:“无征伐转输之劳,以造舟车,增甲楯。”⒊指披甲持盾的士兵。《左传·哀公元年》:“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宋 李纲《议国是》:“夫 吴 伐 越,勾践 以甲
    • 15.
      离罢释义:涣散而疲惫。《墨子·非攻中》:“自恃其力,伐其功,誉其志,怠於教,遂筑 姑苏之臺,七年不成。及若此,则 吴 有离罢之心。”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罢,读如疲。”
    • 16.
      织纴释义:⒈亦作“织絍”。指织作布帛之事。《墨子·非攻下》:“农夫不暇稼穡,妇人不暇纺绩织紝。”《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孔颖达 疏:“紝为繒帛。”唐 元稹《桐花》诗:“剑士还农野,丝人归织紝。”清 王韬《兴利》:“织絍必以机器为先,事半而功倍,功捷异常,而其利无穷。”⒉指织布帛的工人。《左传·成公二年》:“孟孙 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鍼、织紝,皆百人,公衡 为质,以请盟。”杜预 注:“织紝,织繒布者。”
    • 17.
      贼灭释义:残害诛灭。 《墨子·非攻下》:“此其为不利於人也,天下之害厚矣;而王公大人乐而行之,则此乐贼灭天下之万民也,岂不悖哉。”
    • 18.
      非攻释义:“非攻”是墨学的重要范畴,是墨子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科学、文化、伦理思想。

非攻(fei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非攻是什么意思 非攻读音 怎么读 非攻,拼音是fēi gōng,非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非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