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服 [yuán fú]
1. 指冠。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
元服 引证解释
⒈ 指冠。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
引《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汉书·昭帝纪》:“﹝ 元凤 ﹞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
颜师古 注:“元,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
《梁书·昭明太子传》:“太子自加元服, 高祖 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於前。”
国语词典
元服 [yuán fú]
⒈ 冠。
引《汉书·卷七·昭帝纪》:「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见于高庙。」
《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冠称元服,衣曰章身。」
元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令月释义:⒈吉月。《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郑玄 注:“令、吉,皆善也。”《后汉书·明帝纪》:“二年春正月辛未……使尚书令持节詔驃骑将军、三公曰:‘今令月吉日,宗祀 光武皇帝 於明堂,以配五帝。’”⒉指夏历二月。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二月》引 明 彭大翼《山堂肆考》:“二月曰仲阳,曰令月。”
- 2.
元服释义:指冠。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汉书·昭帝纪》:“﹝ 元凤 ﹞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颜师古 注:“元,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梁书·昭明太子传》:“太子自加元服,高祖 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於前。”
- 3.
啓发释义:⒈谓开导其心,使之领悟。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启发 和帝,诛讨 竇氏。”《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麟 屡进策画,启发 垂 意,垂 更奇之,宠待与诸子均矣。”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老李 的话,给了我启发。”⒉阐明;发挥。汉 班固《西都赋》:“启发篇章,校理秘文。”《晋书·隐逸传·索袭》:“游思於阴阳之术,著天文地理十餘篇,多所启发。”⒊谓掀开覆盖物,使暴露在外。宋 王禹偁《金吾》:“享年六十九,固不为夭折,考终北牖
- 4.
幼志释义:幼年时的志向。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弃尔幼志。”《楚辞·九章·橘颂》:“嗟尔幼志,有以异兮。”朱熹 集注:“幼志,言自幼而已有此志,盖其本性然也。”晋 张华《博物志》卷五:“推远童稚之幼志。”
- 5.
成德释义:⒈盛德。 《易·乾》:“君子以成德为行。”《左传·成公十三年》:“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唐 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几八十,坚悍不衰,事可传载,可谓成德。”宋 王安石《枢密使张昪父惠赠太师可赠中书令制》:“积仁之庆,实在其子,终有成德,为吾宗工。”⒉成年人应有的品德。《仪礼·士冠礼》:“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郑玄 注:“既冠为成德。”贾公彦 疏:“案冠义,既冠,责以父子君臣长幼之礼,皆成人之德。”⒊成就品德。汉 王充
- 6.
收举释义:⒈收养。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俗説:元服 父字 伯楚,为光禄勋,於服中生此子。时年长矣,不孝莫大於无后,故收举之。”⒉收系弹劾。《后汉书·酷吏传·阳球》:“阳球 出为 高唐 令,以严苛过理,郡守收举。”李贤 注:“收繫举劾之也。”《后汉书·第五种传》:“中常侍 单超 兄子 匡 为 济阴 太守,负埶贪放,种 欲收举,未知所使。”⒊荐举任用。《北齐书·高季式传》:“(高永乐)子 长命,本自贱出,年二十餘始被收举。”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若加礼收举,必 苏氏 之令子也。”宋 王安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