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湿 [rùn shī]
2. @&{英*moist;*英}
2. 潮湿而润泽的;湿润。
例清晨,一切都沉浸在润湿的雾气里。
英[ 土壤、空气等; ]
3. 沾湿;浸湿。
例小雨润湿了她的长发。
润湿 引证解释
⒈ 潮湿;湿润。
引《逸周书·文传》:“土可犯材,可蓄润湿。”
《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茅盾 《子夜》八:“同时幻象在他润湿的眼前浮起来:那娇红的竟不是杜鹃,而是他女儿的笑靥。”
⒉ 使湿润。
引巴金 《灭亡》第四章:“我要用我底真诚的、纯洁的爱底眼泪来润湿它。”
国语词典
润湿 [rùn shī]
⒈ 潮湿。
引《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
反干涸
润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潮湿释义: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雨后新晴的原野,潮湿而滋润。
- 2.
湿润释义:潮湿润泽:湿润的土地。 空气清新湿润。他有点激动,眼睛也湿润了。
- 3.
润泽释义:⒈滋润;不干枯:润泽如玉。 雨后荷花显得更加润泽可爱了。⒉使滋润:用油润泽轮轴。
润湿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干涸释义: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涸(hé)。
润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沫相濡释义:沫:唾沫;濡:沾湿,湿润。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 2.
傅鹰释义:化学家。福建福州人。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曾任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提出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方法;利用热力学理论考察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吸附层的性质,设计出一种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与人合作研究鸡蛋清蛋白溶液的表面张力,并根据吉布斯公式计算出鸡蛋清蛋白分子的横截面积等。著有《化学热力学导论》、《普通化学》等。
- 3.
唾液释义:唾液腺分泌的液体、口腔壁上的许多小腺所分泌的黏液,在口腔里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液体。有防止口腔干燥、润湿食物和分解淀粉等作用。
- 4.
均湿释义:在拉软以前进行润湿(皮革);使粗鞣的皮革整个均匀地潮湿。
- 5.
悲哽释义:亦作“悲梗”。悲伤哽咽。《隋书·虞世基传》:“世基 食輒悲哽,不能下。”唐 崔橹《过蛮溪渡》诗:“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值钱。”宋 陆游《跋<朝制要览>》:“先君捐舘舍三十有四年,统得此於故庐,伏读悲哽,敬识卷末。”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王 泫然悲哽。”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法忍 闻余言……以悲梗之声,百端解慰。”沙汀《淘金记》八:“她的声调带点悲哽,她的眼睛已经润湿了。”
- 6.
拌衣释义:将药物表面用水润湿。
- 7.
柔露释义:润湿的露水。
- 8.
桃花饭释义:以梅红纸盛饭,润湿后去纸,搅拌和匀而成的一种红白相间的饭。
- 9.
浥浥释义:⒈润湿貌。⒉形容香气浓郁。
- 10.
润滋滋释义:润湿貌。
- 11.
漫湿释义:大面积润湿,浸润,湿透。
- 12.
煦沫释义:⒈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谓用唾沫互相润湿。比喻互相救助于困境中。⒉引申为互相吹嘘。
- 13.
皂粒释义:皂粒主要指脂肪酸钠盐的复杂混合物,具有优良的润湿、分散和净洗能力,适用于纺织品染色后的皂洗和生产设备的快速洗涤。
- 14.
础润知雨释义:看到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兆。 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 15.
磨墨吮毫释义: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 16.
磨墨濡毫释义:濡:湿;毫:毛笔。 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 17.
表面活性剂释义: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常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组成。在液体中趋向集中于该液体和另一相的交界面而起润湿、乳化、分散等作用。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等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作洗涤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发泡剂等。
- 18.
青渌释义:青而润湿。
- 19.
饮湿释义:润湿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