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薇蕨 薇蕨的意思
wēijué

薇蕨

简体薇蕨
繁体
拼音wēi jué
注音ㄨㄟ ㄐ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ēi,(1) 〔紫薇〕a.落叶小乔木。开紫红色或白色花,结球形蒴果。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花。均通称“满堂红”。(2)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野豌豆”。

jué,(1) 〔蕨类植物〕植物的一大类,草本,很少木本,有根、茎和叶,用孢子繁殖,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如“蕨”、“石松”等。(2)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长。嫩叶可食,根茎可制淀粉,其纤维可制绳缆,耐水。全株入药。

基本含义

指微小、细碎的事物。

薇蕨的意思

薇蕨 [wēi jué]

1. 薇和蕨。嫩叶皆可作蔬,为贫苦者所常食。

薇蕨 引证解释

⒈ 薇和蕨。嫩叶皆可作蔬,为贫苦者所常食。

汉 张衡 《西京赋》:“草则葴莎菅蒯,薇蕨荔苀。”
唐 孟郊 《长安羁旅》诗:“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
清 方文 《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诗:“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还杖藜。”


国语词典

薇蕨 [wēi jué]

⒈ 薇与蕨,贫人所常采食的野菜。

晋·刘琨〈扶风歌〉:「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唐·杜甫〈解闷〉诗一二首之三:「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州瓜。」


薇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历聘释义:谓游历天下以求聘用。唐 杜甫《早发》诗:“薇蕨饿 首阳,粟马资歷聘。”仇兆鳌 注:“旧注,苏秦、张仪 歷聘六国,诸侯皆以粟马迎之。”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所至輒携门生十数人,习为 春秋、战国 之态,妄希 孔 孟 歷聘之风。”宋 姜夔《鹧鸪天》词:“曾共君侯歷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
    • 2.
      祖堂释义:⒈佛教祀祖师之堂。五代 齐己《寄武陵微上人》诗:“善卷臺边寺,松筠遶祖堂。”明 胡玉昆 有《祖堂》诗云:“一领袈裟挂屋西,相传一祖凿幽栖。山留雨露滋薇蕨,寺儼 羲皇 絶鼓鼙。”⒉祭祀祖先的厅堂。王鲁彦《开门炮》:“送年是最敬虔的事。那一天……我老是睡眼蒙矓地在祖堂的角隅里暗暗的战慄着。”
    • 3.
      菰蒋释义:⒈菰,茭白。唐 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诗:“海月破圆景,菰蒋生緑池。”《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钟泰章 将精兵三百为殿,多树旗帜於菰蒋中,追兵不敢进而还。”清 方文《自题采药图用谈长益韵》:“苗分薇蕨春烟冷,米聚菰蒋秋水澄。”⒉指菰叶。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作乾枣法:新菰蒋,露於庭,以枣著上,厚二寸;復以新蒋覆之。”石声汉 注:“菰蒋是‘茭瓜’(茭白)的叶子。”唐 陆龟蒙《田舍赋》:“屋以菰蒋,扉以籧篨。”
    • 4.
      采薇释义:殷 末,孤竹君 二子 伯夷、叔齐,反对 周武王 伐 纣,曾叩马而谏。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神农、虞、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 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採薇”指归隐。其歌称《採薇歌》,后人谱为琴曲,称《採薇操》,亦省称《採薇》。见《乐府诗集·瑟曲歌辞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乐府解题》。晋 葛洪《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升利见之涂

薇蕨(weij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薇蕨是什么意思 薇蕨读音 怎么读 薇蕨,拼音是wēi jué,薇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薇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