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晏起 晏起的意思
yàn

晏起

简体晏起
繁体
拼音yàn qǐ
注音ㄧㄢˋ ㄑ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àn,(1) 迟,晚。【组词】:晏起。晏驾。(2) 天清无云。【组词】:天清日晏。(3) 鲜艳。(4) 同“宴”(5) 安定,安乐。【例句】:晏宁晏处(chù)(安然处之)。晏安。晏然。(6) 〔晏晏〕温柔,和悦,如“言笑晏晏”。(7) 姓。

qǐ,(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组词】:起床。起立。起居。起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组词】:起身。起运。起跑。(3) 开始。【组词】: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4) 拔出,取出。【组词】:起锚。起获。(5) 领取(凭证)。【组词】:起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组词】:起伏。起劲。起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组词】: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8) 长出。【组词】:起痱子。(9) 拟定。【组词】:起草。(10) 建造,建立。【组词】:起房子。白手起家。(11) 群,组,批。【例句】:一起(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组词】:一起案件。(13) 自,从。【例句】:起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想起。掀起。兴(xīng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组词】:唱起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组词】: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基本含义

指晏婴,晏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贵族子弟,也是晋文公的儿子。成语“晏起”表示晏婴起床,比喻懒散无为,不思进取。

晏起的意思

晏起 [yàn qǐ]

1. 很晚才起床。

[get up late;]


国语词典

晏起 [yàn qǐ]

⒈ 晚起床。

《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自从那日早起不见媳妇煮朝饭,潘婆只道,又是晏起。」

早起


晏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不宜释义:宋 俗,京城二月社日不宜晏起,女子不宜食齑,学生、幼女不宜不休息,谓之“三不宜”。
    • 2.
      旁行书释义: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新唐书·隐逸传·陆羽》:“﹝ 陆羽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新唐书·西域传下·康》:“﹝ 康 人﹞习旁行书。”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人年七八十,幸身康宁,当退藏一室,早睡晏起,繙贝多旁行书,与三生结愿。”
    • 3.
      睡债释义:谓倦极必睡如欠债必偿。宋 陆游《秋日山居·晏起》诗:“年年睡债苦相关,好梦常随苦角残。”
    • 4.
      脱簪珥释义:取下簪珥等首饰,表示自责请罪。 《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 鉤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汉 刘向《列女传·周宣姜后》:“宣王 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 脱簪珥,待罪於永巷。”亦省作“脱簪”。《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皇后闻之,脱簪请罪。”《明史·左光斗传》:“选侍事先皇无脱簪戒旦之德,於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清史稿·后妃传·世祖孝献皇后》:“及闻 姜后 脱簪事,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 5.
      辅主释义:谓辅佐君主。《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宣王 晏起,姜后 脱簪。齐王 好乐,衞姬 不音。皆辅主以礼,扶君以仁。”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於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北史·周室诸王传论》:“其餘虽地惟叔父,亲则同生,假文能辅主,武能威敌,莫不谢卿士於当年。”
    • 6.
      鋭挫气索释义:谓因受挫而气势丧尽。 清 魏源《圣武记》卷七:“任舉 敗没,鋭挫氣索,晏起偷安,將士不得一見。”
    • 7.
      鴳鴳释义:亦作“鷃鷃”。鴳雀。《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晋 杜预 注:“老扈,鷃鷃。”孔颖达 疏:“贾服 皆云,鷃鷃亦声音为名也。贾逵 云……老扈鷃鷃,趣民收麦,令不得晏起者也。”

晏起(yan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晏起是什么意思 晏起读音 怎么读 晏起,拼音是yàn qǐ,晏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晏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