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 [yán qī]
1. 推迟到较后。
例延期执行。
延期审讯。
英[postpone; defer; put off; extend a time limit; lay over;]
延期 引证解释
⒈ 延长或推迟时日。
引《汉书·王莽传中》:“予前在大麓,至于摄假,深惟 汉氏 三七之阸,赤德气尽,思索广求所以辅 刘 延期之术,靡所不用。”
三国 魏 高堂隆 《谏明帝疏》:“灾异既发,惧而修政,未有不延期流祚者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自 元丰 二年正月七日以前,本息之外所负罚钱悉蠲之,凡数十万緡,负本息者延期半年。”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住至月底,我想走了,倘不收到我延期之信,你至二十六止,便可以不寄信来。”
国语词典
延期 [yán qī]
⒈ 延缓或延长期限。
引汉·王充《论衡·异虚》:「高宗见妖改政,安能除祸?除祸且不能,况能招致六国,延期至百年乎?」
近脱期 改期 宽限 缓期
延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宽限释义:放宽限期:我们借的东西还要用,请你宽限几天。
- 2.
改期释义:改变预定的日期:会议改期举行。
- 3.
缓期释义:把预定的时间向后推:缓期执行。 缓期付款。
- 4.
脱期释义:延误预定的日期,特指期刊延期出版:脱期交货。由于装订不及,造成杂志脱期。
延期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如期释义:按照期限:如期完成。 如期抵达目的地。
- 2.
按时释义:依照规定的时间:按时完成。 按时吃药。
延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届任期五年,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延长本届任期,或提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在必要时也可提前或延期。亦省称“全国人大”。
- 2.
出头面释义:犹言出面;出头露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政友会诸人,如 犬养氏、长冈氏 诸人,且出头面以任调停,先请延期而后徐图取消。”许地山《东野先生》:“因为从小就被娇养惯,而且她又常在交际场上出头面,家里底事不得不雇人帮忙。”
- 3.
地雷释义:布设在地面或地面 下的专用爆炸性武器。由雷壳、装药和引信组成。分防坦克地雷、防步兵地雷和特种地雷。引信可设置 成压发的、松发的、绊发的、震发的、延期的和操纵(有线电操纵、无线电操纵和绳索操纵)的。
- 4.
展日释义:延期。
- 5.
延期毕业释义:指根据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基本学习期限已满、因故未能如期毕业,经学校批准同意延期毕业的研究生。
- 6.
延期释义:推迟原来规定的日期:延期交货。会议延期举行。
- 7.
弛期释义:缓期,延期。
- 8.
短期外债释义: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它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它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买方信贷、外国企业贷款、发行外币债券、国际金融租赁、延期付款、补偿贸易中直接以现汇偿还的债务、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
- 9.
脱期释义:延误预定的日期,特指期刊延期出版:脱期交货。由于装订不及,造成杂志脱期。
- 10.
赊欠释义:买卖货物时买方延期交款,卖方延期收款。
- 11.
赊卖释义:买卖货物时,卖方延期收款。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今富户先已残破,中民又有积欠,谁敢赊卖物货?则商贾自然不行。”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赊卖--伴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商业组织的发达,北宋 市场开始出现信用交易,叫做‘赊’或‘赊卖’。”
- 12.
赊账释义:把买卖的货款记在账上延期收付;赊欠:现金买卖,概不赊账。
- 13.
赊帐释义:亦作“赊账”。 把买卖的货款记在帐上延期收、付。《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我入城收拾机户赊帐,回来算你日逐卖帐。”《三侠五义》第六一回:“就是他来此喫酒,也是白喫白喝,儘赊帐,从来不知还钱。”茅盾《林家铺子》二:“下午卖了十六元八角五分,八块钱是赊账。”
- 14.
顺延释义:顺着次序向后延期:划船比赛定于7月9日举行,遇雨顺延。
延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届任期五年,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延长本届任期,或提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在必要时也可提前或延期。亦省称“全国人大”。
- 2.
出头面释义:犹言出面;出头露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政友会诸人,如 犬养氏、长冈氏 诸人,且出头面以任调停,先请延期而后徐图取消。”许地山《东野先生》:“因为从小就被娇养惯,而且她又常在交际场上出头面,家里底事不得不雇人帮忙。”
- 3.
地雷释义:布设在地面或地面 下的专用爆炸性武器。由雷壳、装药和引信组成。分防坦克地雷、防步兵地雷和特种地雷。引信可设置 成压发的、松发的、绊发的、震发的、延期的和操纵(有线电操纵、无线电操纵和绳索操纵)的。
- 4.
展日释义:延期。
- 5.
延期毕业释义:指根据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基本学习期限已满、因故未能如期毕业,经学校批准同意延期毕业的研究生。
- 6.
延期释义:推迟原来规定的日期:延期交货。会议延期举行。
- 7.
弛期释义:缓期,延期。
- 8.
短期外债释义: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它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它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买方信贷、外国企业贷款、发行外币债券、国际金融租赁、延期付款、补偿贸易中直接以现汇偿还的债务、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
- 9.
脱期释义:延误预定的日期,特指期刊延期出版:脱期交货。由于装订不及,造成杂志脱期。
- 10.
赊欠释义:买卖货物时买方延期交款,卖方延期收款。
- 11.
赊卖释义:买卖货物时,卖方延期收款。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今富户先已残破,中民又有积欠,谁敢赊卖物货?则商贾自然不行。”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赊卖--伴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商业组织的发达,北宋 市场开始出现信用交易,叫做‘赊’或‘赊卖’。”
- 12.
赊账释义:把买卖的货款记在账上延期收付;赊欠:现金买卖,概不赊账。
- 13.
赊帐释义:亦作“赊账”。 把买卖的货款记在帐上延期收、付。《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我入城收拾机户赊帐,回来算你日逐卖帐。”《三侠五义》第六一回:“就是他来此喫酒,也是白喫白喝,儘赊帐,从来不知还钱。”茅盾《林家铺子》二:“下午卖了十六元八角五分,八块钱是赊账。”
- 14.
顺延释义:顺着次序向后延期:划船比赛定于7月9日举行,遇雨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