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诬 [qī wū]
1. 欺罔。
欺诬 引证解释
⒈ 欺罔。
引《荀子·性恶》:“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迷罔百姓,欺诬天地。”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申盟誓则慷慨有餘,称譎诈则欺诬可见。”
宋 曾巩 《上欧蔡书》:“不顾四方人议论,不畏天地鬼神之临己,公然欺诬,骇天下之耳目,令人感愤痛切。”
国语词典
欺诬 [qī wū]
⒈ 欺瞒诈骗。
引《荀子·性恶》:「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
汉·王符《潜夫论·忠贵》:「迷罔百姓,欺诬天地。」
欺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顺释义:⒈忠信而顺从。⒉谓诚信不欺,顺应物理。语出《易·繫辞上》:“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后汉书·袁术传论》:“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归於信顺乎!”唐柳宗元《零陵郡复乳穴记》:“今吾刺史令明而志洁,先赖而后力,欺诬屏息,信顺休洽,吾以是诚告焉。”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今二圣躬信顺以先天下,而用司马公以致天下士,应是三德矣。”⒊真实而通达。
- 2.
简诬释义:谓傲慢欺诬。
- 3.
迷罔释义:⒈神经失常。《列子·周穆王》:“秦 人 逄氏 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饗香以为朽,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宋 洪迈《夷坚丁志·金陵邸》:“士肝胆皆震,欲走而足不能步,欲呼而声不能出。移时,僕自外至,急徙於客邸,迷罔者终日。”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二:“一女年十许岁,未适人,骤得迷罔之疾。”⒉迷惑,欺罔。汉 王符《潜夫论·忠贵》:“迷罔百姓,欺诬天地。”《晋书·庾旉传》:“旉 等侵官离局,迷罔朝廷。”清 陆师《之官真州述怀》诗
- 4.
面欺释义:当面欺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