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 [qì wù]
1. 原指尊彝之类。后为各种用具的统称。
3. 器具和货物。
器物 引证解释
⒈ 原指尊彝之类。后为各种用具的统称。
引《周礼·秋官·大行人》:“三岁壹见,其贡器物。”
郑玄 注:“器物,尊彝之属。”
《明史·陈友谅传》:“友谅 豪侈,尝造鏤金牀甚工,宫中器物类是。”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新旧的器物合在一处,使他想起过去,又担心将来。”
⒉ 器具和货物。
引《汉书·食货志下》:“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
国语词典
器物 [qì wù]
⒈ 尊彝之属。
引《周礼·秋官·大行人》:「三岁壹见,其贡器物。」
汉·郑玄·注:「器物,尊彝之属。」
⒉ 各种用具的总称。
引《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
器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房一卧释义:指嫁娶时卧房里应用的器物,即通常所说的妆奁。
- 2.
丁一卯二释义: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 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3.
七宝释义:⒈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⒉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⒊泛指多种宝物。⒋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⒌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⒍指七种特殊的功用。⒎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七宝茶”、“七宝五味粥”、“七宝羹”。
- 4.
三锡释义: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三种器物。
- 5.
上僭释义:谓越位踰制,冒用高于自己身份的名义、礼仪或器物等。
- 6.
上御释义:帝王服用的器物。《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明年,诸王就国,邓太后 特听 清河王 置中尉、内史,赐什物皆取乘舆上御,以 宋衍 等并为 清和 中大夫。”
- 7.
上方宝剑释义: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上方: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也作尚方)。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 8.
不假雕琢释义:不必借助精雕细琢。 指器物天然即具有上好的质地。也比喻艺术品精美而无雕琢的痕迹。
- 9.
不器之器释义:不器:不象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作用,即不同于一般的才能。 指具有全才的人。
- 10.
不打不成器释义: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 11.
不求人释义:器物名。 以骨、角、竹或木削为人爪状,有柄,用以搔痒。不求人与如意相类,古称爪杖。
- 12.
不登释义:⒈歉收。《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汉书·元帝纪》:“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宋 苏轼《许州西湖》诗:“潁川 七不登,野气长苍莽。”清 吴敏树《先考行状》:“今岁颇不登,贷者艰偿,不如放之。”⒉不升。《左传·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於明堂。”⒊不用。《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杨伯峻 注:“不登於器,犹言不用於製成军国之重要器物。”⒋不与,不赞成。《左传·襄公元年》:“於是为 宋 讨 鱼石,故称 宋,且不登叛人也。”杜
- 13.
东园释义:⒈泛指园圃。晋 陶潜《停云》诗之三:“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唐 李白《古风》之四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明 陈汝元《金莲记·同梦》:“草草言非谬,似 庄周,东园蝴蝶两悠悠。”⒉园名。在 江苏省 仪征市 东。宋 施昌言 建。欧阳修 作《真州东园记》,蔡襄 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⒊官署名。秦 汉 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 匽后 ﹞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为丧主,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参见“
- 14.
丹碧释义:⒈泛指涂饰在建筑物或器物上的色彩。 ⒉犹丹青。指绘画。
- 15.
丽物释义:华美的器物。
- 16.
乘舆释义:⒈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⒉借指帝王。⒊泛指车马。
- 17.
九锡宠臣释义:九锡:古代帝王赐给重臣的车马、虎贲等九种器物。形容位高权重,深受皇帝宠信的大臣。
- 18.
九锡释义:⒈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 《公羊传·庄公元年》“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汉 何休 注:“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賁,七曰宫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汉书·武帝纪》:“元朔 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议曰:古者,诸侯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宋 林逋《深居杂兴诗》之四:“三千功行无圭角,可望虚皇九锡表。”明 杨珽《龙膏记·宠赐》:“羣僚皆拱向,九锡足恩光。”⒉魏 晋 六朝 掌政大臣夺取政权、建立新
- 19.
五遁释义:⒈五种逸乐。指沉湎于金(如器物之用)、木(如宫室之盛)、水(如泛舟之乐)、火(如烹调之美)、土(如楼台之高)五种物质享受。⒉道教所称仙人五种借物遁形的方术。即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
- 20.
以资切磋释义:借以帮助共同研究。 资:帮助。切磋:古代把兽骨、象牙磨制成器物,叫切磋。《诗经.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匪,亦作斐,有文采的样子。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器;磨:指加工石头。后用切磋琢磨比喻学习和研讨问题,互相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