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手 [zuǒ yòu shǒu]
1. 比喻得力的助手。
例宇文水相,吾左右手,何可废也!——《北史·周文帝纪》
英[capable assistant;]
左右手 引证解释
⒈ 原以左手和右手最能为自己所支配来比喻二者互相配合、帮助。后转以喻得力的助手。
引语出《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 何 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明史·朱能传》:“能 於诸将中年最少,善战; 张玉 善谋,帝倚为左右手。”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人民的游击战争,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象一个独臂将军。”
国语词典
左右手 [zuǒ yòu shǒu]
⒈ 语出比喻得力的助手。
引《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
《明史·卷一四五·朱能传》:「能于诸将中年最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
左右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脉释义:⒈中医切脉的六个部位。人的左右手腕各分寸、关、尺三脉,合称六脉。⒉中医对浮、沉、长、短、滑、涩六种脉象的总称。
- 2.
内史释义:⒈官名。西周 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 春秋 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左传·襄公十年》:“使 周 内史选其族嗣,纳诸 霍 人,礼也。” 杜预 注:“内史,掌爵禄废置者。”《孔子家语·执辔》:“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⒉官名。 秦 官,掌治理京师。 汉景帝 分置左右内史。 汉武帝 太初 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二十六年, 蒙恬 因家世得为 秦 将,攻 齐 ,大破之,拜为内史。”《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景帝
- 3.
同舟共济释义:大家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在艰险的处境中团结互助,共同战胜困难。《淮南子·兵略训》:“同舟而济于江,卒遇风波,百族之子,捷捽招杼船,若左右手,不以相德,其忧同也。” 济:渡河。
- 4.
四枝释义:同“四肢”。 《逸周书·武顺》:“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履五,曰四枝。”孔晁 注:“四枝,手足。”《管子·内业》:“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庄子·达生》:“齐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 5.
如左右手释义: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 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 6.
左右手释义:比喻得力的助手:儿子已长大成人,成了他的左右手。
- 7.
白头亲释义:年老的父母。 宋 黄庭坚《留王郎》诗:“留我左右手,奉承白头亲。”宋 张孝祥《念奴娇·欲雪再和朱漕元顺》词:“只要东归,归心入梦,梦泛寒江月。不因蓴鱠,白头亲、望真切。”
- 8.
白玉莲花杯释义:比喻妇女的手。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七:“永年(王永年)常置酒延 卞(竇卞)绘(杨绘)於私室,出其妻间坐,妻以左右手掬酒以饮,卞 绘 谓之曰白玉莲花杯。”宋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载此事,作“白玉莲花盏”。
- 9.
相恶释义:彼此憎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貙 为少司马,多僚 为御士,与 貙 相恶。”《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孔子家语·颜回》:“小人於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唐 韩愈《南山诗》:“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 10.
铁砂掌释义:武功之一。练习时在凳子上放置铁沙袋,摆马步用左右手交相批击,以沙袋破裂为度。相传功深者着手可以碎骨。
- 11.
铃钹释义:即碰铃。 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似小碗,两个为一副,左右手各持一个,相碰发音。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
- 12.
阔绝释义:⒈指长时间断绝音讯、往来。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七:“昔移入湖,阔絶三年。”清 顾炎武《赠于副将元剀》诗:“归家二载餘,阔絶无音书。”清 刘大櫆《江贞女传》:“其后 顾君 罢去,携其子归里,江君 亦被议入京补官,两家音问阔絶。”⒉相差很远;差别很大。宋 苏轼《上曾丞相书》:“王公大人,不可以无贫贱之士居其下风而推其后,大其声名而久其传。虽其贵贱之阔絶,而其相须之急,不啻若左右手。”清 黄宗羲《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盖文章之道,臺阁山林,其体阔絶。”严复《原强》:“其降而日异者,大抵以牵天繫地之不同,与夫
- 13.
风雨同舟释义:《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后以“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诸公热诚毅力,十部 仲愷,当有善法,济此艰难。庶几风雨同舟,危亡共拯。”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共进会文学社协商合作》:“合则两美,离则两伤;譬如风雨同舟,大家只期共济,到达彼岸就得了,有什么不可商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但他们两人平日不和,互不相下,则是千真万确的,人人都很明白。古语云‘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