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人行道 人行道的意思
rénxíngdào

人行道

简体人行道
繁体
拼音rén xíng dào
注音ㄖㄣˊ ㄒㄧㄥˊ ㄉㄠ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供行人通行的道路,比喻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或标准。

人行道的意思

人行道 [rén xíng dào]

1. 供步行者使用的走道,通常设置在道路的两侧;为步行者铺砌的路面。

[ sidewalk; ]

2. 铺砌的或构筑的人行路面,常带栏杆扶手(如桥上或护墙上的)

[ footwalk; ]

人行道 引证解释

⒈ 供步行者走的路。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溪的此岸是人行道,溪的彼岸是马道。”

⒉ 特指马路两旁供人步行的便道。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他……走到马路那一面的人行道上去了。”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院子里,大街的人行道上都铺满了头夜的西风刮下来的黄叶。”


国语词典

人行道 [rén xíng dào]

⒈ 专供行人通行的骑楼、走廊、地面道路、人行天桥及人行地下道。


人行道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步行街释义:只准人步行、不准车辆通行的街,大都是商业繁华地段。

人行道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车行道释义:(区别于“人行道”)。

人行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烘烘释义:乱哄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我叫化的乱烘烘一陌纸,拾得粗坌坌几根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这里乱烘烘的忙着,那里会做梦想到太太已经动身了呢。”巴金《寒夜》十三:“他走在人行道上,脑子里乱烘烘的。”
    • 2.
      亿中释义:谓料事能中。 语本《论语·先进》:“赐 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三国 魏 何宴 集解:“德不可以亿中,故必有言。”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是以古之人行道而委命,不敢用亿中以为信也。”《明史·解缙传》:“此类非一,颇皆亿中。”
    • 3.
      便道释义:⒈近便的小路;顺便的路:地里一条小道,是贪走便道的人踩出来的。⒉马路两边供人行走的道路;人行道:行人走便道。⒊正式道路正在修建或修整时临时使用的道路。
    • 4.
      刮板释义:⒈一端有一横条的带柄工具,横条上装有皮革或橡胶片,用以在(如人行道、窗玻璃或甲板)面上布开、推开或拭去液体。⒉用来修平新模制的砖的木板。
    • 5.
      南京长江大桥释义: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共长1577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公路桥4589米,铁路桥6772米。正桥两端各有一对高达70米的桥头堡。1968年底建成通车,将原津浦、沪宁两铁路连接为京沪铁路。
    • 6.
      合成词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区别于“单纯词”)。合成词可以分为两类。a)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根合成的,如“朋友、庆祝、火车、立正、照相机、人行道”。b)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如“桌子、瘦子、花儿 、木头、甜头、阿姨”。前一类也叫复合词,后一类也叫派生词。
    • 7.
      堆放释义:成堆地放置:不要在人行道上堆放建筑材料。
    • 8.
      抄近路释义:走近路(如不走大道或人行道而横穿田野或空地)
    • 9.
      护栏释义:⒈设置在路边或人行道与车道之间的铁栅栏。⒉起保护作用的栏杆:草地周围有护栏。
    • 10.
      横坡释义:指的是路幅和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横向坡度。指路面、分隔带、人行道、绿化带等的横向倾斜度。以百分率表示。
    • 11.
      步道释义:指人行道:加宽步道。
    • 12.
      白凉衫释义:宋 代一般未中式的士人的便服。《朱子语类》卷九一:“宣和 末,京师士人行道间犹著衫帽,至渡 江 戎马中乃变为白凉衫。绍兴 二十年间士人犹是白凉衫,至后来军兴又变为紫衫,皆戎服也。”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且休夸 潘安 貌欠十分,子建 才非八斗,单只是白凉衫稳缀着鸳鸯扣,上下无半点儿不风流。”
    • 13.
      盲道释义:在人行道上或其他场所为方便盲人行走而铺设的道路,用特制的砖块铺成,砖块上有凸出的条纹、圆点等。
    • 14.
      缘石释义:砌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交界线上的长条形砖或混凝土块,通常略高出车行道的路面。 也叫牙石。
    • 15.
      行人道释义:即人行道。大道两旁的人行便道。
    • 16.
      车行道释义:(区别于“人行道”)。
    • 17.
      金门大桥释义:世界著名大桥之一。 跨越金门海峡,北连加利福尼亚州,南接旧金山半岛的钢结构悬索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全长19812米,主跨长1280米。桥面宽274米,有六条车行道和两条人行道。桥孔高61米,大型船只均可通行。桥的南北各耸立一座门字形巨型桥塔,塔高3425米。桥塔支持着两根直径各为9042厘米的钢绳,凭借这两根钢绳,把大桥高悬在半空中。为旧金山的象征。1937年建成。
    • 18.
      面层释义:混凝土(如在地面、人行道、车道或路缘上)最后一层的半英寸到一英寸厚的砂浆。
    • 19.
      马路牙子释义:⒈亦作“马路崖子”。 方言。指马路和人行道相接的部分。⒉方言。指街头流浪儿。
    • 20.
      驮道释义:供驮运货物的牲口行走的道路。《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4期:“资源分散,地处深山的地区,应先求有路可通,开辟人行道,驮道。”

人行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烘烘释义:乱哄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我叫化的乱烘烘一陌纸,拾得粗坌坌几根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这里乱烘烘的忙着,那里会做梦想到太太已经动身了呢。”巴金《寒夜》十三:“他走在人行道上,脑子里乱烘烘的。”
    • 2.
      亿中释义:谓料事能中。 语本《论语·先进》:“赐 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三国 魏 何宴 集解:“德不可以亿中,故必有言。”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是以古之人行道而委命,不敢用亿中以为信也。”《明史·解缙传》:“此类非一,颇皆亿中。”
    • 3.
      便道释义:⒈近便的小路;顺便的路:地里一条小道,是贪走便道的人踩出来的。⒉马路两边供人行走的道路;人行道:行人走便道。⒊正式道路正在修建或修整时临时使用的道路。
    • 4.
      刮板释义:⒈一端有一横条的带柄工具,横条上装有皮革或橡胶片,用以在(如人行道、窗玻璃或甲板)面上布开、推开或拭去液体。⒉用来修平新模制的砖的木板。
    • 5.
      南京长江大桥释义: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共长1577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公路桥4589米,铁路桥6772米。正桥两端各有一对高达70米的桥头堡。1968年底建成通车,将原津浦、沪宁两铁路连接为京沪铁路。
    • 6.
      合成词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区别于“单纯词”)。合成词可以分为两类。a)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根合成的,如“朋友、庆祝、火车、立正、照相机、人行道”。b)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如“桌子、瘦子、花儿 、木头、甜头、阿姨”。前一类也叫复合词,后一类也叫派生词。
    • 7.
      堆放释义:成堆地放置:不要在人行道上堆放建筑材料。
    • 8.
      抄近路释义:走近路(如不走大道或人行道而横穿田野或空地)
    • 9.
      护栏释义:⒈设置在路边或人行道与车道之间的铁栅栏。⒉起保护作用的栏杆:草地周围有护栏。
    • 10.
      横坡释义:指的是路幅和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横向坡度。指路面、分隔带、人行道、绿化带等的横向倾斜度。以百分率表示。
    • 11.
      步道释义:指人行道:加宽步道。
    • 12.
      白凉衫释义:宋 代一般未中式的士人的便服。《朱子语类》卷九一:“宣和 末,京师士人行道间犹著衫帽,至渡 江 戎马中乃变为白凉衫。绍兴 二十年间士人犹是白凉衫,至后来军兴又变为紫衫,皆戎服也。”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且休夸 潘安 貌欠十分,子建 才非八斗,单只是白凉衫稳缀着鸳鸯扣,上下无半点儿不风流。”
    • 13.
      盲道释义:在人行道上或其他场所为方便盲人行走而铺设的道路,用特制的砖块铺成,砖块上有凸出的条纹、圆点等。
    • 14.
      缘石释义:砌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交界线上的长条形砖或混凝土块,通常略高出车行道的路面。 也叫牙石。
    • 15.
      行人道释义:即人行道。大道两旁的人行便道。
    • 16.
      车行道释义:(区别于“人行道”)。
    • 17.
      金门大桥释义:世界著名大桥之一。 跨越金门海峡,北连加利福尼亚州,南接旧金山半岛的钢结构悬索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全长19812米,主跨长1280米。桥面宽274米,有六条车行道和两条人行道。桥孔高61米,大型船只均可通行。桥的南北各耸立一座门字形巨型桥塔,塔高3425米。桥塔支持着两根直径各为9042厘米的钢绳,凭借这两根钢绳,把大桥高悬在半空中。为旧金山的象征。1937年建成。
    • 18.
      面层释义:混凝土(如在地面、人行道、车道或路缘上)最后一层的半英寸到一英寸厚的砂浆。
    • 19.
      马路牙子释义:⒈亦作“马路崖子”。 方言。指马路和人行道相接的部分。⒉方言。指街头流浪儿。
    • 20.
      驮道释义:供驮运货物的牲口行走的道路。《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4期:“资源分散,地处深山的地区,应先求有路可通,开辟人行道,驮道。”

人行道造句

1.你在人行道上被车碰伤,真是遭了无翼而飞。

2.你在人行道上被车碰伤,落得个无妄之灾。

3.针对盲人的需要,在人行道的中间铺设了盲道。

4.人行道,也该有种坦然,有种坚强。

5.我踯躅于人行道上,手指拨弄着口袋中的铜币,双眼盯着书摊上的书籍。

6.那辆失事车子冲上人行道,站在香烟摊前的男子便首当其冲被压在了轮下。

人行道是什么意思 人行道读音 怎么读 人行道,拼音是rén xíng dào,人行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人行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