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删订 删订的意思
shāndìng

删订

简体删订
繁体刪訂
拼音shān dìng
注音ㄕㄢ ㄉ一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ān,(1) 削除文辞中的某些字句。【组词】:删除。删改。删减。删定。删节。删夷(亦作“删刈”)。删繁就简。

dìng,(1) 改正,修改。【组词】:订正。考订。校(jiào )订。修订。(2) 约定,立(契约)。【组词】:订立。订购。订约。(3) 用线、铁丝、书钉把书页、纸张连在一起。【组词】:装订。(4) 制定。【组词】:订计划。(5) 评议。【例句】:“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基本含义

编辑、删除和修订。

删订的意思

删订 [shān dìng]

1. 删改修订。

删订 引证解释

⒈ 删改修订。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诗》:“放翁 六十三岁在 严州 刻诗,已将旧稿痛加删汰。六十六岁家居,又删订诗稿。”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经 孔子 删订六经,聚徒讲学,不仅造成了整套的思想体系,而且培养了大批儒学传播者。”


删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百篇释义:相传《诗》三千余篇,经 孔子 删订存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有目无诗,实有诗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称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为《诗经》代称。
    • 2.
      删书释义:孔子 删订《尚书》之说。据《尚书璿玑钤》称:孔子 得 黄帝 玄孙 帝魁 之《书》,至 秦穆公 为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其中一百零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又据《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贞 索隐引《尚书纬》云:孔子 得 帝魁 之《书》三千三百三十篇,删定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
    • 3.
      素王之业释义:素王:旧称孔子有德无位,故称素王。旧指孔子删订《春秋》的事业。
    • 4.
      讨删释义:研讨删订。

删订(shan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删订是什么意思 删订读音 怎么读 删订,拼音是shān dìng,删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删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