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讲诵 讲诵的意思
jiǎngsòng

讲诵

简体讲诵
繁体講誦
拼音jiǎng sòng
注音ㄐㄧㄤˇ ㄙ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ǎng,(1) 说,谈。【组词】:讲话。讲叙。(2) 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组词】:讲说。讲学。讲武。讲演。讲义。讲师。讲坛。(3) 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组词】:讲求。讲团结。(4) 和解。【例句】:“而秦未与魏讲也”。(5) 商量,商议。【组词】:讲价儿。讲条件。

sòng,(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组词】:诵读。背诵。诵诗。(2) 称述,述说。【例句】:“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3) 诗歌。【例句】:作诵(作诗)。(4) 怨谤。

基本含义

讲授诵读。《史记·儒林列传》:“ 董仲舒 , 广川 人也。以治《春秋》, 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正法华经·安行品》:“其人常屏,贡高自大,数数讲诵,佛之典誥,未曾以此,持作懈倦。” 明 黄佐 《广州人物传·知府翟公溥福》:“年六十六,即投老归,闭门却扫,惟观书教子孙讲诵而已。”

讲诵的意思

讲诵 [jiǎng sòng]

1. 讲授诵读。

讲诵 引证解释

⒈ 讲授诵读。

《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广川 人也。以治《春秋》, 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正法华经·安行品》:“其人常屏,贡高自大,数数讲诵,佛之典誥,未曾以此,持作懈倦。”
明 黄佐 《广州人物传·知府翟公溥福》:“年六十六,即投老归,闭门却扫,惟观书教子孙讲诵而已。”


讲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年不窥园释义:《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颜师古 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后以“三年不窥园”为专心苦学之典。元 马祖常《壮游八十韵》:“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苏曼殊《焚剑记》:“生专心篤学,三年不窥园。”
    • 2.
      下帷释义:⒈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无置酒之乐。”⒉引申指闭门苦读。南朝 梁 任昉《赠王僧孺》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南史·王僧虔传》:“汝(僧虔 子 慈)年入立境,方应从宦,兼有室累,何处復得下帷如 王郎 时耶?”唐 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宋 晁冲之《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
    • 3.
      不衰释义:⒈不衰退;不减弱。 《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王逸 注:“衰,懈也。”汉 张衡《思玄赋》:“潜服膺以永靚兮,緜日月而不衰。”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有 大梁 夙将 超唯 为岭外刺史,年将九十矣,耳目不衰。”清 徐士銮《宋艳·奇异》:“平日嗜酒,膳食尽废,清瘦柴立,而精明殊不衰。”⒉不止。《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讲诵弦歌不衰。”
    • 4.
      久次释义:⒈指年资长短。 《史记·儒林列传》:“孝景 时﹝ 董仲舒 ﹞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⒉久居鲁官次。《后汉书·黄琬传》:“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李贤 注:“久次,谓久居官次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内阁中书外补》:“序班十人,久次当迁。”
    • 5.
      俦党释义:⒈同辈;众人。晋 袁宏《后汉纪·和帝纪论》:“年十五,与弟俱居太学,诣博士受业,闭门讲诵,不随儔党,兄弟知名,为学者所宗。”⒉指因乡里、亲族或其他关系结成的群体。《文选·左思<蜀都赋>》“养交都邑,结儔附党”唐 吕向 注:“养其交道,结附儔党。”
    • 6.
      窥园释义:⒈观赏园景。《汉书·董仲舒传》:“﹝ 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颜师古 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晋 葛洪《抱朴子·守塉》:“追下帷之绩者,不以窥园涓目。”清 蒋恭棐《景州董子故里》诗:“下帷絶窥园,精心究典謨。”参见“目不窥园”。⒉闚園:指到园中嬉戏。《汉书·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董仲舒 三年不闚园,谓勤苦不游嬉也。馆中著庭有园,每会饭罢,輒相语曰:‘今
    • 7.
      絃歌释义:古代传授《诗》学,圴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因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韩诗外传》卷一:“原宪 居 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絃歌。”《孔子家语·在厄》:“孔子 不得行。絶粮七日,外无所通,蔾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 愈慷慨讲诵,絃歌不衰。”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洙 泗 上,絃歌地,亦羶腥。”元 李冶《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口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絃歌也。古人读《诗》者皆然。”清 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比屋闻絃歌
    • 8.
      舍园释义:宅内庭院。 《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
    • 9.
      董帷释义:《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明 高启《送殷孝章赴咸阳教谕》诗:“独抱遗经出 董 帷,秋风送骑入关迟。”
    • 10.
      讲诵释义:讲授诵读。《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广川 人也。以治《春秋》,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正法华经·安行品》:“其人常屏,贡高自大,数数讲诵,佛之典誥,未曾以此,持作懈倦。”明 黄佐《广州人物传·知府翟公溥福》:“年六十六,即投老归,闭门却扫,惟观书教子孙讲诵而已。”
    • 11.
      讲钞释义:讲诵与疏抄。
    • 12.
      诵絃释义:⒈诵读诗歌。 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詔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宋 范成大《范村午坐》诗:“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⒉指礼乐教化。清 陈梦雷《癸亥春日即事》诗之二:“陪金佳气自葱芊,比户销兵讲诵絃。”
    • 13.
      闚园释义:指到园中嬉戏。《汉书·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董仲舒 三年不闚园,谓勤苦不游嬉也。馆中著庭有园,每会饭罢,輒相语曰:‘今日闚园乎?’”

讲诵(jiangs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讲诵是什么意思 讲诵读音 怎么读 讲诵,拼音是jiǎng sòng,讲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讲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