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相 [xián xiàng]
1. 贤明的宰相。
贤相 引证解释
⒈ 贤明的宰相。
引《荀子·富国》:“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文学》:“承上问而不蔽下臣之美,贤相之盛节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我们的学者也曾说过:要征服 中国,必须征服 中国 民族的心。其实, 中国 民族的心,有些是早给我们的圣君贤相武将帮闲之辈征服了的。”
国语词典
贤相 [xián xiàng]
⒈ 具有才德,能辅佐君王的臣子。
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
贤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从使释义:⒈指役使人员;随从。《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及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一从使都是浑身绣织,一将军怎倒着縞素裳衣?”⒉随从出使。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建炎 兵兴,从使絶域者,厮舆辈亦补官。”⒊纵使,即使。唐 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从使千百年外谓阁下与 裴兵部 为交相短长,亦足为贤相矣。”
- 2.
伊傅释义:伊尹 和 傅说 的合称。 均为 商 代的贤相。相传 傅说 曾筑于 傅岩 之野,武丁 访得,举之为相。
- 3.
刮垢磨光释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 原 指培养人才时磨砺而使之高尚纯洁。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 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后比喻使旧事业重显光辉或仔细琢 磨,精益求精。
- 4.
剖破释义:⒈切开;破开。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君病根深,应当剖破腹。”《太平广记》卷一三一引《祥异记·元稚宗》:“剖破解切,若为膾状。”明 高明《琵琶记·两贤相遇》:“容瀟洒,照孤鸞,嘆菱花剖破。”⒉摧毁。晋 左思《吴都赋》:“颠覆巢居,剖破窟宅。”⒊分判;点破。汉 王充《论衡·案书》:“孰与剖破浑沌,解决乱丝,言无不可知,文无不可晓哉?”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终年为外好高之病。”
- 5.
宣昭释义:宣扬;显扬。《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中》:“宣昭犹言明昭。”《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 文 之业,弛 周 室之忧,徼 文 武 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唐 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诗:“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经义之设,本以扬搉大义,剔发微言,或且推广事理,以宣昭实用。”
- 6.
廊房释义:⒈厅堂周围的房舍。《再生缘》第七回:“清幽庭院飞春燕,寂静廊房掛綉帘。”⒉明 自 永乐 十八年建都 北京,于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修建几千间民房和铺房,召民、商居住或居货,谓之廊房。明 高明《琵琶记·两贤相遘》:“小人管许多廊房,并没有这个人。”参阅 明 沉榜《宛署杂记·河》。
- 7.
异骨释义:⒈不同凡人的骨骼。旧多谓圣君贤相或神仙的形貌品格。⒉特殊的骨头。
- 8.
房魏释义:⒈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与魏徵的并称。 两人皆出河汾门下,并为唐初敢于直谏的大臣。⒉以房魏代称贤相。
- 9.
指挥若定释义: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原诗为对诸葛亮功业的评价,意思是说他和商、周的贤相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处事的决断能力更在汉高祖的丞相萧何和曹参之上。后用以形容指挥员沉着、冷静、很有把握的样子。
- 10.
掗靶释义:亦作“掗摆”。 把持;摆布。明 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不想道相掗靶,这做作难禁架。”明 高明《琵琶记·两贤相遘》:“但得他似你能掗靶,我情愿让他居他下。”明 徐渭《南词叙录》:“掗摆,把持也。今人云‘掗摆不下’,即此二字。”明 徐复祚《投梭记·鬻女》:“既然是嫡派根芽,为甚的卖向他方,将他掗靶。”
- 11.
无口匏释义:没口葫芦。宋 贤相 李沆 素寡言,时称之“无口匏”。宋 文莹《续湘山野录》:“李相 简穆公 沆,尝被同年 马亮 责之曰:‘外议以兄为无口匏。’公笑曰:‘吾居政府,然无长才,但中外所陈利害,一切报罢,聊以此补国尔。’”《宋史·李沆传》:“沆 为相,接宾客,常寡言。马亮 与 沆 同年生,又与其弟 维 善,语 维 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维 乘间达 亮 语,沆 曰:‘吾非不知也。’”
- 12.
木妖释义:⒈指在兴造宅邸、宫殿等建筑上穷奢极侈。妖,反常怪异的现象。宋 孔平仲《续世说·汰侈》:“安 史 大乱之后,法度隳弛,内臣、戎帅竞务豪奢,亭馆第宅,力穷乃止,时谓木妖。”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二贤相之清风,可以媿木妖之习。”明 陶宗仪《辍耕录·宫阙制度》:“秦、汉、隋、唐 之宫闕,其宏丽可怖也,高者七八十丈,广者二三十里,而离宫别馆,緜延联络,弥山跨谷,多或至数百所。嘻,真木妖哉!”⒉指草木发生的怪异现象。《宋史·五行志三》:“绍兴 十四年四月,虔州 民毁欹屋析柱,木理有文曰‘天下太平’,时守臣
- 13.
梦説释义:《书·说命上》:“王 庸作书以誥曰:‘……梦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説 筑 傅巖 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置诸其左右。”后因以“梦説”比喻帝王求得贤相。唐 黄滔《祭崔补阙道融文》:“既而大君之思梦 説,四辅之急荐 雄。”明 张居正《题孙公遗爱祠》诗:“生 申 鐘岳秀,梦 説 起 巖 居。”犹梦话。空话。张难先《共进会始末》:“或指为理想,或斥为梦説。”
- 14.
河目释义: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 古以为圣贤相貌。
- 15.
治具释义:⒈治国的措施。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宋曾巩《中书令制》:“某敏於学术,优有时材。以经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⒉备办酒食;设宴。⒊准备。
- 16.
治要释义:⒈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灋以治要。”郑玄 注:“治要,若岁计也。”孙诒让 正义:“谓都计诸凡之总簿书也。”⒉施政之要领。《史记·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 黄 老 术,故相 齐 九年,齐国 安集,大称贤相。”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诏策》:“魏武 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⒊施政之需求。《宋书·裴松之传》:“今使兼散骑常侍 渝 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亲见刺史二千石官长,申述至诚,广询治要。”⒋摘录主要部分。如 唐 初 魏徵 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
- 17.
皋伊释义:亦作“皐伊”。皋陶 和 伊尹 的并称。传说 皋陶 是 虞舜 时刑官,伊尹 是 商汤 时贤相。
- 18.
皋傅释义:亦作“皐傅”。皋陶 和 傅说 的并称。传说 皋陶 是 虞舜 时刑官,傅说 是 商高宗 时贤相。
- 19.
筑岩钓渭释义:傅说 初隐于 傅岩,为胥靡版筑以供食,后为 殷高宗 贤相。吕尚 钓于 渭 滨,后为 周文王 师。后因以“築巖釣渭”指贤士隐居待时。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八:“史臣至比之爲築 巖 釣 渭,亦過矣哉!”一本作“築岩釣渭”。
- 20.
虎皮释义:⒈老虎的皮。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胥臣 蒙马以虎皮,先犯 陈 蔡。”《礼记·曲礼上》:“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孔颖达 疏:“若见前有兵众,则举虎皮於竿首,使兵众见以为防也。”唐 王绩《游仙》诗之四:“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⒉讲席的代称。语出《宋史·道学传一·张载》:“﹝ 张载 ﹞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宋 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先生负山斗之望,抱天人之学,敢撤虎皮而就正有道,愿为假馆以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