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骑射 骑射的意思
shè

骑射

简体骑射
繁体騎射
拼音qí shè
注音ㄑㄧˊ ㄕ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1)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组词】:骑马。骑射。骑兵。骑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2) 兼跨两边。【组词】:骑缝盖章。(3)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jì)。【组词】:坐骑。(4)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组词】:轻骑。铁骑。车骑。(5)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组词】:千骑。千乘万骑。

shè yè yì,(1) 放箭。【组词】:射箭。后羿射日。(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组词】: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组词】:喷射。注射。(4) 放出光、热、电波等。【组词】: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5) 有所指。【组词】:暗射。影射。(1) 〔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2) 〔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1) 〔无射〕①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②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基本含义

骑着马射箭。形容马上射箭的勇敢和矫健。

骑射的意思

骑射 [qí shè]

1. 骑马和射箭。

骑射 引证解释

⒈ 骑马和射箭。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议寡人矣。”
《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龑》:“龑,初名 巖,……及长,善骑射,身长五尺,垂手过膝。”
《花月痕》第七回:“不特琵琶絃索,能以己意谱作新声,且精骑射,善画工书,以此名重 鴈门。”


国语词典

骑射 [qí shè]

⒈ 骑马和射箭。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善能骑射,屡立大功。」


骑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介乘释义:谓披甲乘马习骑射。
    • 2.
      修习释义:⒈演习;练习。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山西 天水、陇西、安定、北地 处势迫近 羌 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晋 葛洪《抱朴子·省烦》:“至乃讲试累月,督以楚挞,昼夜修习,废寝与食。”⒉学习;研习。《南史·陈新安王伯固传》:“为政严苛,国学有墯游不修习者,重加檟楚,生徒惧焉,由是修业颇进。”唐 白居易《六十救学者之失》:“此由官失其业,师非其人,故但有修习之名而无训导之实也。”元 郑廷玉《金凤钗·楔子》:“小生造物低,闭了选场,在状元店修习一年,今年春榜动,却去应举去。”⒊修行。晋 葛
    • 3.
      健勇释义:⒈强健勇猛。《荀子·王制》:“材技股肱,健勇爪牙之士,彼将日日挫顿竭之於仇敌,我将来致之,并閲之,砥礪之於朝廷。”《新五代史·梁臣传·王虔裕》:“﹝ 王虔裕 ﹞为人健勇善骑射。”⒉借指士兵。夏燮《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引 咸丰 十年八月十一日《上谕》:“蒙古 京旂 兵丁不能奋身击刺,惟 川 楚 健勇,能俯身猱进,与贼相搏。”
    • 4.
      善佞释义:⒈谓口才敏捷而所言皆善。 《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不佞”唐 孔颖达 疏:“佞是口才捷利之名,本非善恶之称。但为佞有善有恶耳,为善敏捷是善佞,为恶敏捷是恶佞。”⒉善于阿谀。《史记·佞幸列传》:“嫣 善骑射,善佞。”
    • 5.
      坐马衣释义:古代一种套在外面的无袖戎衣。因便于骑射,故名。
    • 6.
      孑孑释义:⒈特出、独立貌。《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 浚 之郊。”朱熹 集传:“孑孑,特出之貌。”陈奂 传疏:“孑孑,犹桀桀,特立之意。”唐 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孑孑三旐,连舳归飞,遥遥 百越,经途瞻叹。”宋 司马光《送茹屯田孝标知无为军》诗:“叠鼓鸣鐃迎候新,军牙孑孑倚 淮 津。”⒉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今 绪 猜刻不仁,妄杀无辜,军中孑孑者受诛且尽,子须眉若神,骑射絶伦,又为前锋,吾窃为子危之!”胡三省 注:“孑孑,特立之貌。”宋 沉辽《宋太子中舍张传师
    • 7.
      宂弱释义:亦作“冗弱”。羸弱;卑弱。《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三年》:“甲子,大閲於西郊。帝谓近臣曰:‘晋 汉 以来,卫士不下数十万,然可用者极寡,朕顷按籍閲之,去其宂弱,亲校其击刺骑射之艺,今悉为精鋭矣。’”清 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北征》《南山》皆用仄韵,故气力健举;此但用平韵,而逐层舖叙,沛然有餘,无一语冗弱,觉更难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明 初,有 钱唐 瞿佑 字 宗吉,有诗名,又作小説曰《剪灯新话》,文题意境,并抚 唐 人,而文笔殊冗弱不相副。”
    • 8.
      寇钞释义:亦作“寇抄”。劫掠。《后汉书·东夷传·夫馀》:“至 安帝 永初 五年,夫餘王 始将步骑七八千人寇钞 乐浪,杀伤吏民,后復归附。”《陈书·世祖纪》:“侯景 之乱,乡人多依山湖寇抄,世祖 独保家无所犯。”清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衅始》:“江、浙、山东 沿海寇钞之祸起于 嘉靖 閒,歷数十年而后定。”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回纥 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善骑射,以寇抄为生。”
    • 9.
      射生手释义:⒈精于骑射的武士。《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禄山 先遣将军 何千年、高邈 将 奚 骑二十,声言献射生手,乘驛诣 太原。”⒉指善骑射的军队。《新唐书·兵志》:“择便骑射者置衙前射生手千人,亦曰供奉射生官,又曰殿前射生手。”参见“射生军”。
    • 10.
      带剑释义:⒈佩剑。《韩非子·入奸》:“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史记·秦本纪》:“简公 六年,令吏初带剑。”唐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读书復骑射,带剑游 淮阴。”⒉佩带的剑。《东观汉记·虞延传》:“赐 延 钱及带剑佩刀。”⒊投壶的一种招数。把箭投插入壶耳中。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投壶之礼,近世愈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今则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之名。”王利器 集解引 司马光《投壶格》:“倚竿,箭斜倚壶口中,带剑,贯耳不至地者。”
    • 11.
      弓马释义:骑射。亦泛指武事。
    • 12.
      引弓释义:⒈拉弓。⒉持弓。谓善于骑射。
    • 13.
      弧骑释义:指骑射。
    • 14.
      彀骑释义:⒈持弓弩的骑兵。 ⒉指骑射。
    • 15.
      战骑释义:⒈谓骑兵作战。 《六韬·战骑》:“武王 问 太公 曰:‘战骑奈何?’”⒉骑兵。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闔閭 復使 子胥 屈 盖餘、烛佣,习术战骑射御之巧。”《新唐书·曹王皋传》:“练兵峙粮,市 回鶻 马以益战骑,岁时大畋以教士。”⒊战马。《宋史·程之邵传》:“以羡茶入 熙 秦 易战骑,得良马益多。”陈毅《在天津新河某部营房夜宿》诗:“练兵要练在平时,不忘一朝跨战骑。”
    • 16.
      杨令公释义:对 北宋 名将 杨业 的誉称。业 初为 五代 北汉 将领,善骑射,人称“无敌”。归 宋 后,任知 代州 兼 三交 驻泊兵马都部署。屡败 契丹,战功卓著。雍熙 三年(公元986年)宋 军北征,业 因矢尽援绝,被俘,绝食死。《宋史》有传。后来小说、戏剧中以 杨业 事迹为引线演为 杨 家将故事。元 徐大焯《烬余录》甲编:“兴国 五年,太宗 莫州 之败,赖 杨业 护驾,得脱险难。业,太原 人,世称 杨令公。”明 秦淮墨客《<杨家将演义>序》:“宋 起鼎沸之后,一时韜鈐介胄之士,师师济济,忠勇如 杨令公 者,盖举世
    • 17.
      林胡释义:⒈古族名。战国 时分布在今 山西 朔县 北至 内蒙古自治区 内。从事畜牧,精骑射。战国 末为 赵 将 李牧 击败,遂归附于 赵。《史记·匈奴列传》:“晋 北有 林胡、楼烦 之戎。”司马贞 索隐引 如淳 曰:“林胡 即 儋林,为 李牧 所灭也。”⒉唐 代借指 奚、契丹 等族。唐 张谓《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诗:“犹希虏尘动,更取 林胡 帐。”唐 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序》:“开元 二十年,国家有事 林胡,詔礼部尚书 信安王 总戎大举。”
    • 18.
      楼烦释义:古代北方部族名,精于骑射。因以代指善射的将士。
    • 19.
      比甲释义:⒈古时一种便于骑射的服装。类似后来的背心。⒉指背心。
    • 20.
      法算释义:⒈古代军队中主会计之事者。《六韬·王翼》:“法算二人,主会计三军营垒、粮食、财用出入。”⒉算学。《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上好骑射、剑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无不精妙。”胡三省 注:“唐 国子监有算学博士,掌教《九章》、《海岛》、《孙子》……《周髀》、《五经算》、《缀术》、《缉古》,为专业,皆法算也。”⒊指僧人的年龄。元 杨讷《西游记》第一本第三折:“‘师父,你法算多少了?’[ 唐僧 云]‘小僧年一十八岁也。’”

骑射(qis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骑射是什么意思 骑射读音 怎么读 骑射,拼音是qí shè,骑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骑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