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八 [nán bā]
1. 即唐南霁云,因行八,故称。
南八 引证解释
⒈ 即 唐 南霁云,因行八,故称。
引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城陷,贼以刃胁降 巡(张巡 ), 巡 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 霽云,云 未应, 巡 呼 云 曰:‘ 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云 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 云 敢不死?’即不屈。”
宋 谢枋得 《初到建宁赋诗》:“南八 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清 顾炎武 《答原一公肃两甥书》:“酸枣 之陈词慷慨,尚记 臧洪 ; 睢阳 之断指淋漓,最伤 南八。”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七:“漫学 东方 耽戏謔,好呼 南八 是男儿。”
南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里桥释义:桥名。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 架 大江 水,在县南八里,蜀 使 费禕 聘 吴,诸葛 祖之。禕 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 杜甫《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百花潭 水即沧浪。”
- 2.
井陉释义: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又称 土门关。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高诱 注:“井陘,在 常山 井陘县。”《元和郡县图志·恒州》:“井陘县,六国 时 赵 地,秦始皇 十八年,王翦 兴兵攻 赵,下 井陘。汉高帝 三年,韩信、张耳 东下 井陘,擒 成安君(陈餘),即此地也。陘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今名 土门口,县(获鹿县)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明 梅鼎祚
- 3.
吕梁释义:⒈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吕梁 未发,河 出 孟门,大溢逆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陈毅《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⒉水名。也称 吕梁洪。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
- 4.
天节释义:⒈天运之节律、周期。《国语·越语下》:“天节固然,唯谋不迁。”《国语·越语下》:“天节不远,五年復反。”韦昭 注:“节,期也。”⒉天然的节奏。宋 苏轼《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诗:“簣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⒊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毕附耳南八星曰天节,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 5.
尸宅释义:指躯壳,肉体。 南朝 梁 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二:“我尝学道於 嵩 南八十餘年,蒙得神芝服之而化。虽得神涉仙阶而尸宅无寄,今犹在 嵩 南石室中。”
- 6.
正南巴北释义:⒈亦作“正南八北”。亦作“正南靠北”。方言。地道的,确实的。⒉方言。正经的,正式的。
- 7.
毗骞释义:毗骞国 古代国名顿逊之外大海洲中,去扶南八千里。
- 8.
牙税释义:⒈牙契税。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经制钱》:“三年冬,遂命东南八路提刑司,收五色经制钱赴行在……增添田宅牙税钱。”⒉向牙商征收的捐税。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牙税》:“牙税,乃市侩之身帖。”《清史稿·高宗纪一》:“己亥,免 江苏 山阳 等十三州县牙税。”
- 9.
钺星释义:星名。即天枪三星。在北斗杓东。也称天钺。《南齐书·天文志上》:“﹝ 永元 十一年﹞十一月……辛酉,月行在东井鉞星南八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