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意思
luóménjiào

婆罗门教

简体婆罗门教
繁体
拼音pó luó mén jiào
注音ㄆㄛˊ ㄌㄨㄛˊ ㄇㄣˊ ㄐ一ㄠ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ó,(1) 年老的妇女。【组词】:老太婆。苦口婆心。(2) 丈夫的母亲。【组词】:公婆。婆媳。婆家。婆婆。(3) 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组词】:姑婆。姨婆。外婆。(4) 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亦称妻子。【组词】:婆娘。婆姨。(5) 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组词】:媒婆。收生婆。

luó,(1) 捕鸟的网。【组词】:罗网。(2) 张网捕捉。【例句】: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组词】: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组词】:罗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组词】:绢罗。(6) 用罗筛东西。【组词】:罗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组词】:罗绮。罗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脶”。(10) 姓。

mén,(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组词】:门儿。门口。开门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组词】:电门。(3) 途径,诀窍。【组词】:门径。门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组词】: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5) 事物的分类。【组词】:分门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组词】:教门。门徒。(7) 量词。【组词】:一门大炮。(8) 姓。

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基本含义

婆罗门教是指古印度的婆罗门教派,也泛指印度教。

婆罗门教的意思

婆罗门教 [pó luó mén jiào]

1. 印度古代宗教之一。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因以崇拜婆罗贺摩(梵天)而得名。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信奉多神。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以及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公元前6-前5世纪一度衰微。公元8-9世纪经改革后成为“印度教”。


婆罗门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僧侣释义:僧徒,也借来称某些别的宗教(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的修道人。
    • 2.
      功德天释义:即 吉祥天女。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命运、财富女神。最早见于《梨俱吠陀》。佛教将此神列为护法天神,四大天王之一 毗沙门天 之妹,有大功德于众,故称“功德天”。又传说 功德天 能使人增益财宝,黑暗女 能使人耗尽财富,二女为姐妹,常不相离。
    • 3.
      印度教释义:也叫新婆罗门教。经过改革的婆罗门教。为多数印度居民所信奉。
    • 4.
      吉祥天女释义:梵语的意译。原为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财富、美丽女神。佛教将此神列为护法天神,为四大天王之一 毗沙门天 之妹,有“大功德”于众,故也称“功德天”。
    • 5.
      吠陀释义:意为“知识”。 古 印度 婆罗门教的早期文献,包括《黎俱》、《夜柔》、《娑摩》和《阿闼婆》四部本集及《森林书》、《奥义书》、《法经》等。“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 印度 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 6.
      吠陀教释义:一般认为,古婆罗门教的前身是吠陀教。
    • 7.
      婆罗门释义:即婆罗门教僧侣。其地位位居古印度四个种姓(等级集团)之首。他们掌握教权,垄断知识,享有种种特权,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
    • 8.
      婆罗门僧释义:佛教术语,指印度婆罗门种姓之修行僧,或原信仰婆罗门教之外道,转而依佛陀出家入佛道者。
    • 9.
      摩录多释义:印度婆罗门教之风神。
    • 10.
      湿婆释义:梵语音译,意译“自在”。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为毁灭之神、苦行之神、舞蹈之神。佛经中称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
    • 11.
      白萝门书释义:古 印度 婆罗门教的经书。如《奥义书》、《梨俱吠陀》等。均用梵文写成。白萝门,即婆罗门。
    • 12.
      神我释义:古 印度 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中数论派的主要学说。该派以“神我”为产生一切物质运动和生命现象的精神本体,居“二十五諦”之首。见《金七十论》。佛教斥为“神我外道”。
婆罗门教是什么意思 婆罗门教读音 怎么读 婆罗门教,拼音是pó luó mén jiào,婆罗门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婆罗门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