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惑乱 惑乱的意思
huòluàn

惑乱

简体惑乱
繁体惑亂
拼音huò luàn
注音ㄏㄨㄛˋ ㄌ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ò,(1) 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组词】:疑惑。困惑。惶惑。智者不惑。(2) 使迷乱。【组词】:迷惑。惑乱。惑人耳目。蛊惑人心。

luàn,(1) 没有秩序。【组词】:乱套。紊乱。凌乱。(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组词】: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3) 混淆。【组词】:乱伦。败常乱俗。(4) 任意随便。【组词】:乱吃。乱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组词】:淫乱。(6) 横渡。【组词】:乱流。(7) 治理。【组词】:乱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组词】:乱曰。

基本含义

迷惑、混乱、困惑

惑乱的意思

惑乱 [huò luàn]

1. 迷惑扰乱。

惑乱民众。
事到如今你还在惑乱弟兄们,休想。

[delude; entice;]

惑乱 引证解释

⒈ 迷乱,混乱。

《左传·昭公元年》:“赵孟 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旧唐书·韦思谦传》:“独有往之论法,或未尽善,皆由主司姦兇,惑乱视听。”
宋 范仲淹 《祭尹师鲁舍人文》:“神不惑乱,言皆名理。”
郁达夫 《过去》:“这一年旧历新年前后的我的心境,当然是惑乱不堪,悲痛非常。”


国语词典

惑乱 [huò luàn]

⒈ 妄造谣言,使人陷于混乱。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惑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羣释义:惑乱百姓。三国 蜀 诸葛亮《论来敏》:“来敏 乱羣,过於 孔文举。”晋 葛洪《抱朴子·明本》:“或曰惑众,或曰乱羣。”
    • 2.
      乱群释义:惑乱百姓。
    • 3.
      交眩释义:谓交相惑乱而不明。
    • 4.
      倒惑释义:颠倒惑乱。
    • 5.
      倚惑释义:犹惑乱。倚,偏曲。
    • 6.
      倾诡释义:惑乱。
    • 7.
      参市释义:谓在交易中,第三者从旁抬高或压低价格,惑乱当事者,从中牟利。《唐律·杂律·卖买不和较固》:“若参市,而规自入者,杖八十。已得赃重者,计利準盗论。”长孙无忌 疏议:“参市谓负贩之徒,共相表里,参合贵贱,惑乱外人。”
    • 8.
      反情释义:⒈恢复正常的本性,以防惑乱。⒉内省。⒊违反人情。
    • 9.
      变惑释义:惑乱。
    • 10.
      嗤嗤释义:⒈嘲笑貌。⒉敦厚貌。⒊喧扰貌;惑乱貌。
    • 11.
      底老释义:旧时市井隐语。指妻子。明 朱权《卓文君》第三折:“闻知此间有个秀才,引着个底老,十分放浪。”清 翟灏《通俗编·识馀》:“江湖人市语尤多,坊间有《江湖切要》一刻,事事物物悉有隐称,诚所谓惑乱听闻,无足採也。其间有通行市井者,如官曰孤司,店曰朝阳,夫曰盖老,妻曰底老。”
    • 12.
      弗营释义:⒈不惑乱。 营,通“荧”。⒉无所营屈。
    • 13.
      悖乱释义:惑乱。
    • 14.
      惑乱释义:使迷惑混乱:惑乱人心。 惑乱军心。
    • 15.
      惑志释义:⒈疑心。 ⒉惑乱之心。
    • 16.
      惑疾释义:⒈迷乱之病。 谓精神失常。《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不然,其有惑疾,将死而忧也。”杨伯峻 注:“惑疾即迷惑之疾,谓心情不安,疑神疑鬼。”⒉指沉湎女色,丧失心志之病。《左传·昭公元年》:“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杜预 注:“晦,夜也。为宴寝过节,则心惑乱。”
    • 17.
      惛渎释义:惑乱亵渎。
    • 18.
      或乱释义:昏乱;惑乱。 或,通“惑”。
    • 19.
      挠滑释义:扰乱;惑乱。
    • 20.
      无眩释义:不受惑乱。

惑乱(huol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惑乱是什么意思 惑乱读音 怎么读 惑乱,拼音是huò luàn,惑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惑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