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边屯 边屯的意思
biāntún

边屯

简体边屯
繁体邊屯
拼音biān tún
注音ㄅㄧㄢ ㄊ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iān bian,(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组词】:边缘。边沿。(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组词】: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例句】:等边三角形。(4) 旁侧,近旁。【组词】:身边。边锋。(5) 方面。【例句】:边干(gàn )边学。(6) 表示方位。【组词】:上边。外边。(7) 姓。

tún zhūn,(1) 聚集,储存。【组词】:屯粮。屯积。屯聚。(2) 驻军防守。【组词】:屯兵。屯垦。屯田(驻军开垦田地)。(3) 村庄。【组词】:皇姑屯。屯子(村庄)。 ◎ 困难。【例句】:屯蹇(不顺利,艰难困苦)。

基本含义

指边疆地区的屯田、屯兵,也用来形容边界地区的军事活动。

边屯的意思

边屯 [biān tún]

1. 亦作“邉屯”。

2. 指戍边屯田。

4. 指戍边屯田的军队。

边屯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邉屯”。

⒉ 指戍边屯田。

《后汉书·杨终传》:“帝从之,听还徙者,悉罢边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吴 以草创之国,信不坚固,边屯守将,皆质其妻子,名曰保质。”
宋 秦观 《边防上》:“边屯吏士攘袂切齿,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閭。”
明 张居正 《答某巡抚》:“辱示大疏,俱於边屯切要,已下所司,次第题覆。”

⒊ 指戍边屯田的军队。

《后汉书·班超传》:“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
宋 朱熹 《送张彦辅赴阙》诗:“朝纲清夷军律举,边屯不惊卧哮虎。”
明 孙传庭 《辞剿饷借充盐本疏》:“臣查兵部原派臣应统兵一万,今臣募练兵数合边屯计之,约一万五千餘。”


边屯是什么意思 边屯读音 怎么读 边屯,拼音是biān tún,边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边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