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见恶 见恶的意思
jiànè

见恶

简体见恶
繁体見惡
拼音jiàn è
注音ㄐㄧㄢˋ 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 xiàn,(1) 古同“现”,出现,显露。(2) 古同“现”,现存。

è wù ě wū,(1) 不好。【组词】: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2) 凶狠。【组词】:恶霸。恶棍。险恶。凶恶。(3)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组词】:恶贯满盈。 ◎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组词】:可恶。厌恶。好(hào)恶。(1)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2) (噁)(1)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2)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基本含义

指能够看到恶劣的行为或事物,并能够辨别出来。

见恶的意思

见恶 [jiàn è]

1. 看到坏的事物。

见恶 引证解释

⒈ 看到坏的事物。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⒉ 被憎嫌。

《左传·哀公二十年》:“黯 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
《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见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斗尘释义:⒈指令人难食之物。 三斗,极言其多。《新唐书·权怀恩传》:“﹝ 权怀恩 ﹞擢 万年 令。赏罚明,见恶輒取。时语曰:‘寧饮三斗尘,无逢 权怀恩。’”宋 陈与义《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诗:“寧食三斗尘,有手不揖无诗人。”⒉比喻抑郁之气。宋 王炎《夜半闻雨再用前韵》:“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哦吟无好语。”
    • 2.
      怨慕释义:《孟子·万章上》:“万章 问曰:‘舜 往於田,号泣於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 曰:‘怨慕也。’”赵岐 注:“言 舜 自怨遭父母见恶之厄而思慕也。”朱熹 集注:“怨慕,怨己之不得其亲而思慕也。”后泛指因不得相见而思慕。
    • 3.
      恶物释义:⒈怪物。《左传·文公十八年》:“好行凶德,丑类恶物。”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其气中有恶物,不见其形,其似有声,如有所投击。内中木则折,中人则害,土俗号为‘鬼弹’。”明 刘基《郁离子·蛇蝎》:“故见恶物而曲为之容,私於其身为之,而不顾其为人之害,其操心之不仁可见。”《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夜叉揭开盒盖,去那殿角头叫恶物过来。只见一件东西,似龙无角,似虎有鳞,入於盒内。”⒉坏的事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
    • 4.
      护解释义:⒈犹护脱。《新唐书·王纬传》:“泌 见恶於 元载,嗣恭 希意欲杀之,纬 护解,仅免。”⒉旧指官方派人护卫解送罪人或钱物。清 沉葆桢《同治三年十月十三日奏》:“初五日,据 席宝田 派训导 唐家桐 等将 洪福瑱 护解到省,臣亲提研鞫。”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他如皂快、民壮人等,亦有犇走专责,如护解银两,承领牌票,缉拿逃盗,巡察奸宄。”
    • 5.
      授赏释义:给予奖赏。《公羊传·隐公三年》“世卿,非礼也”汉 何休 注:“明君案见劳授赏,则众誉不能进无功;案见恶行诛,则众谗不能退无罪。”《魏书·彭城王勰传》:“功为羣将之最也,别当授赏,不替厥庸。”
    • 6.
      斩草除根释义:也说剪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 7.
      本根释义:⒈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宋 李纲《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清 邵曾训《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⒉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宋 司马光《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明 李东阳《
    • 8.
      蕰崇释义:积聚;堆积。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杨伯峻 注:“蕰崇,积聚也……堆积附着苗根,让其发酵肥田也。”
    • 9.
      藴崇释义:⒈积聚;堆积。《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杜预 注:“藴,积也;崇,聚也。”汉 张衡《东京赋》:“其遇民也,若薙氏之芟草,既藴崇之,又行火焉。”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狐猨竞驰,衔草曳木,既已藴崇,猛焰将炽。”清 钱谦益《忠烈杨公墓志铭》:“﹝羣小﹞浸淫藴崇,而发作於鼎革之交。”⒉指邪恶。南朝 梁 沉约《梁武帝践祚后与诸州郡敕》:“亿兆与崑冈并燎,縉绅与藴崇共日。”
    • 10.
      见恶释义:⒈看到坏的事物。《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⒉被憎嫌。《左传·哀公二十年》:“黯 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 11.
      通范释义:普遍的标准。 宋 程大昌《考古编·年四十而见恶焉》:“自童年进修,积至四十,在 孔子 以身立教,则为不惑;在世人通范,则为强仕。”

见恶(jian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见恶是什么意思 见恶读音 怎么读 见恶,拼音是jiàn è,见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见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