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涯涘 涯涘的意思

涯涘

简体涯涘
繁体
拼音yá sì
注音ㄧㄚˊ ㄙ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1) 水边,泛指边际。【组词】:涯涯。涯际。涯岸。涯垠。“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2) 范围,限度。【组词】:生涯。涯分(fèn )(限度,本分)。

sì, ◎ 水边。【例句】:“在水之涘”。

基本含义

涯涘指的是河流的两岸,也可以比喻两个相隔很远的地方。

涯涘的意思

涯涘 [yá sì]

1. 水边;岸。

2. 边际;界限。

3. 引申为尽头。

5. 限量;穷尽。

涯涘 引证解释

⒈ 水边;岸。

《庄子·秋水》:“今尔出於涯涘,观於大海。”
《西京杂记》卷六:“昆明池 中有戈船楼船……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
南朝 梁 沉约 《与范述曾论竟陵王赋书》:“夫渺汎沧流,则不识涯涘。”
宋 王禹偁 《谢圣惠方表》:“窥天愈觉於高明,观海莫知其涯涘。”

⒉ 边际;界限。

南朝 齐 谢朓 《辞随王笺》:“荣立府庭,恩加颜色。沐髮晞阳,未测涯涘。”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后世之士不务守经合道而好论其变化,渺茫不见涯涘。”
明 高攀龙 《侪鹤赵先生小传》:“先生磊落英迈,卓然物表,了无盖藏,浑无涯涘。”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先生於书,无所不读,函盖充周,不见涯涘。”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一个人在马路上从狭隘的深蓝天空里看看群星,慢慢的向前行走,一边作些漫无涯涘的空想。”

⒊ 引申为尽头。

唐 颜真卿 《<干禄字书>序》:“綆短汲深,诚未达於涯涘。”

⒋ 限量;穷尽。

《朱子全书》卷四:“吾辈不用有忿世疾恶之意,当常自体此心,宽明无係累,则日充日明岂可涯涘耶!”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盖其学力深厚,不可涯涘。”
明 宋濂 《<莆田四如先生黄公后集>序》:“则其所著皆六经六微,所宣皆天地之秘,诚有未易涯涘者。”
孙中山 《实行裁兵宣言》:“吾民馨香之祷,岂有涯涘?”


国语词典

涯涘 [yá sì]

⒈ 水的边际。引申以比喻事物的界限。

南朝梁·沈约〈与范述曾论竟陵王赋书〉:「夫眇泛沧流,则不识涯涘。」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涯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予释义:乐名。《后汉书·明帝纪》:“﹝ 永平 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大予》协乐,上庠肆教。”刘良 注:“《大予》,乐名。”《宋书·臧质传》:“自恣丑薄,罔知涯涘,干謁陈闻,曾无纪极,请乐穷《大予》之英,求器尽官府之选。”
    • 2.
      日新释义:日日更新。《易·繫辞上》:“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孔颖达 疏:“其德日日增新。”《礼记·大学》:“汤 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晋 张华《励志诗》:“进德脩业,暉光日新。”宋 王禹偁《答张知白书》:“如足下之文实亦鲜得,况可畏之年,日新之业,僕安敢测其涯涘乎?”郑观应《易言·火器》:“惟火器既日出日新,购用宜慎之又慎。”
    • 3.
      謡诵释义:歌诵。 南朝 梁 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其可以垂轨范,著謡诵者,迄於兹辰。”宋 陆游《贺王提刑启》:“方揽澄清之轡,已腾謡诵之声。”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余惟诗之为道,泛论之,则謳歌謡诵,义类广博,浩乎靡所涯涘;精言之,则格律绳尺,体裁谨严,划然无可偭越。”
    • 4.
      逸迹释义:⒈见“逸迹”。⒉亦作“逸跡”。亦作“逸蹟”。犹遁迹。指隐居。汉 王粲《七释》:“是以栖林隐谷之夫,逸迹放言之士,鉴乎有道,贫贱是耻。”唐 皮日休《七爱诗·卢徵君鸿》:“高名无阶级,逸迹絶涯涘。”⒊指骏马的快步。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顿云禽於千仞,骋逸迹以追风。”⒋高超的书艺作品。南朝 梁武帝《观锺繇书法十二意》:“世之学者宗二 王、元常 逸迹,曾不睥睨。”唐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接雄词於章句,窥逸跡於篆籀。”唐 窦臮《述书赋上》:“达士逸蹟,乃推 无奕,毫翰云为,任兴所适。”唐 司空图《月

涯涘(ya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涯涘是什么意思 涯涘读音 怎么读 涯涘,拼音是yá sì,涯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涯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