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宅 一宅的意思
zhái

一宅

简体一宅
繁体
拼音yī zhái
注音ㄧ ㄓ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zhái,(1) 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组词】:住宅。内宅(指住宅内女眷的住处)。宅门。宅邸。宅第。(2) 葬地,墓穴。【例句】:宅兆(坟墓的四界)。(3) 居住。【例句】:宅心仁厚(居心仁义厚道)。

基本含义

一个住宅

一宅的意思

一宅 [yī zhái]

1. 谓安心于至一之道。一处住所。

一宅 引证解释

⒈ 谓安心于至一之道。

《庄子·人间世》:“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成玄英 疏:“宅,居处也。处心至一之道,不得已而应之,机感冥会,非预谋也。”
德清 注:“一宅者,谓安心於一,了无二念。”

⒉ 一处住所。

汉 王充 《论衡·辩祟》:“使食口十人居一宅之中,不动钁锤,不更居处。”
晋 陶潜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新唐书·辛替否传》:“今弃一宅,造一宅,忘前悔,忽后祸。臣窃谓陛下乃憎之,非爱之也。”


一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户一宅释义:指一家的户口不管多少成员都是一宅。
    • 2.
      九街释义:犹九逵,都城的大道。唐 薛能《送浙东王大夫》诗:“九街鸣玉勒,一宅照红旌。”宋 周邦彦《少年游·雨后》词:“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 3.
      持时释义:报时。《汉书·鲍宣传》“行夜吏卒皆得赏赐”唐 颜师古 注:“为 贤 第上持时行夜者。”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前汉·鲍宣传》注‘持时行夜’,‘行夜’如今‘持更’是已,‘持时’如今‘报时’是已。”《太平御览》卷三三八引 南朝 宋 郭秀产《集异记》:“广陵 士甲,市得一宅,但闻中有摇铃声,昼輒止。后遂见其真形,乃是其故人。问曰:‘何以常摇铃?’答曰:‘我典使君药物,故夜持时耳。’”
    • 4.
      翁翁释义:⒈犹公公。老翁,多指祖父。宋 苏轼《与胡郎仁修》之三:“得翁翁二月书及三月内 许州 相识书,皆言一宅安康。”宋 叶隆礼《契丹国志·天祚帝纪上》:“五箇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宋 洪咨夔《鹧鸪天·为老人寿》词:“诸孙认取翁翁意,插架诗书不负人。”清 黄遵宪《为小儿履端寄翁翁》诗:“婆婆言翁翁,出门九年去。”⒉形容葱白色。《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三曰盎齐”汉 郑玄 注:“盎犹翁也。成而翁翁然葱白色,如今酇白矣。”清 黄景仁《游九华山放歌》:“银河倒掛渌水来,碎渗翁翁碧虚色。”蔡寅《丁未岁除》诗
    • 5.
      鸣珂曲释义:亦作“鸣珂巷”。唐 代京都 长安 胡同名。为当时妓女聚居之所。后因以为冶游场所的代称。唐 白行简《李娃传》:“尝游东市还,自 平康 东门入,将访友於西南。至 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闔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絶代未有。”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告辞了 鸣珂巷,待嫁那 韩辅臣。”明 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复有跨海征进之行故作此以书其怀》套曲:“丽春园 万马萧萧,鸣珂巷 众口嗷嗷,将一座翫江楼等闲白占了。”明 汤式《谒金门·闻嘲》曲:“你 鸣珂巷 艳娃,我 梁园

一宅(yizh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宅是什么意思 一宅读音 怎么读 一宅,拼音是yī zhái,一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