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 [yàn lái]
1. 亦作“雁来”。
3. 即雁来红。
雁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鴈来”。即雁来红。参见“雁来红”。
引清 黄宗羲 《小园记》:“至於丽春、款冬、丈红、段锦、鴈来、燕麦……丛生砌下,递换疄间。”
雁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北雁释义:候鸟之一。因其每年秋分后由北南飞,故称。隋 江总《于长安道归还扬州》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唐 李白《南流夜郎寄内》诗:“夜郎 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疎。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明 马銮《过岳鄂王墓》:“父老几回悲北雁,风雷长是傍南枝。”
- 2.
后庭花释义:⒈花名。鸡冠花的一种。⒉花名。雁来红的异名。⒊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⒋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仄韵。又有《后庭花破子》,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⒌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后庭花破子》同,但末句前可增加五字或六字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
- 3.
宾雁释义:鸿雁。语本《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唐 钱起《见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杨起居李员外》诗:“上林 春更好,宾雁不知归。”明 陈汝元《金莲记·闻繫》:“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郭沫若《蝶恋花》词:“几见熏风摇碧草,南来宾雁知多少。”
- 4.
羊裙释义:羊欣 所穿的裙。《南史·羊欣传》:“欣 长隶书。年十二时,王献之 为 吴兴 太守,甚知爱之。欣 尝夏月著新绢裙昼寝,献之 见之,书裙数幅而去。”唐 张怀瓘《书断》卷中:“欣 着白绢裙,昼眠,子敬 乃书其裙及带。欣 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后因以“羊裙”为文人间相互雅赏爱慕之典。宋 姜夔《凄凉犯》词:“漫写 羊 裙,等新雁来时繫着。”
- 5.
老来红释义:老来红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一年生草本。株高约一米左右。叶互生全缘。令人瞩目的是,入秋后,有的顶叶呈红、黄、绿三种间色,故名三色苋,有的顶叶变成黄色,叫雁来黄。
- 6.
胡雁释义:雁。 雁来自北方胡地,故称。
- 7.
行雁释义:⒈成行的飞雁。唐 李溟《无题》诗:“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⒉谓平行,平列。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驂鴈行。”郑玄 笺:“鴈行者,言与中服相次序。”《北史·薛叔传》:“若使选曹唯取年劳,不简贤否,使义均行雁,次若贯鱼,勘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銓衡?”⒊指兄弟。谓如雁之飞翔有序。清 赵翼《吴门喜晤王述庵司寇》诗:“繄余年亦七十七,幸附殷兄列行雁。”
- 8.
衡阳雁断释义: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 比喻音信不通。
- 9.
锦西风释义:草名。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百草·老少年》:“《羣芳谱》:老少年,一名雁来红。红紫黄緑相兼者,名锦西风,又名十样锦,又名锦布衲。”
- 10.
雁宾释义:谓雁来客居。 古时常指九月。语出《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孙希旦 集解:“是月鸿雁来宾,始至中国也。曰‘来宾’者,雁以北为乡,其在中国也,若来为宾客然。”唐 杜甫《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分源 豕韦 派,别浦雁宾秋。”
- 11.
雁来释义:亦作“鴈来”。即雁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