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敢自 敢自的意思
gǎn

敢自

简体敢自
繁体
拼音gǎn zì
注音ㄍㄢˇ ㄗ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ǎn,(1) 有勇气,有胆量。【组词】:勇敢。果敢。敢闯。敢死队。敢作敢为。敢怒而不敢言。(2)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组词】:敢问。敢请。敢烦。(3) 方言,莫非。【组词】:敢许。敢怕。敢是哥哥回来了?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基本含义

敢于自我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意见。

敢自的意思

敢自 [gǎn zì]

1. 〈方〉敢情。

敢自 引证解释

⒈ 方言。敢情。自然;当然。敢情。犹原来。

如:你肯去一趟,那敢自好!2.方言。
如:屋里敢自还有一位客人呢,我才知道。


国语词典

敢自 [gǎn zì]

⒈ 当然。

《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挨著洗澡房的西边儿,向阳儿的那一间闲屋子,叫他住怎么样。那敢自很好了。」
《红楼梦·第六四回》:「敢自好,只是怕你婶子不依。」


敢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敢自专释义:自专:擅自专断。 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
    • 2.
      击搏释义:⒈攻击;弹劾。 唐 元稹《论教本书》:“目不得閲淫艳妖诱之色,耳不得闻优笑凌乱之声,口不得习操断击搏之书,居不得近容顺阴邪之党。”唐 司空图《题<东汉传>后》:“苟厉锋气,果於击搏,道不能化,力不能制,是将济时重困,故 元礼 之徒,终致鉤党之祸。”宋 司马光《优老札子》:“近岁以来,大臣高年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又欲以击搏大臣为名,从而攻之,此岂为臣尽忠至公之道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确(蔡确)以击搏进,吴充 素恶其为人。”⒉谓以严刑峻法治理。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憯断击搏
    • 3.
      包苴释义:苞苴。 借指贿赂或馈赠。《南史·何敬容传》:“﹝ 敬容 ﹞拙於草隶,浅於学术,通包苴餉餽,无贿则略不交语。”《新唐书·裴宽传》:“宽 义不以包苴污家,适有人以鹿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明 陶宗仪《辍耕录·讥省台》:“包苴贿赂尚公行,天下承平德未能。”《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二年》:“包苴满门,私謁踵路,阴交不逞,密结禁庭,谓之姦可也。”参见“苞苴”。
    • 4.
      反马释义:春秋、战国 时,大夫以上嫁女,用马车送到夫家,三个月后,婿家表示夫妻可以偕老,把车留下,把马送回,叫作反马。《左传·宣公五年》:“秋,九月,齐 高固 来逆女,自为也。故书曰:逆 叔姬,即自逆也。冬来,反马也。”孔颖达 疏:“礼送女适於夫氏,留其所送之马,谦不敢自安於夫。若被出弃,则将乘之以归,故留之也。至三月庙见,夫妇之情既固,则夫家遣使反其所留之马,以示与之偕老,不復归也。”
    • 5.
      君大夫释义:⒈有封地的大夫。《礼记·曲礼下》:“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孔颖达 疏:“大夫有地者则亦称曰君,故云君大夫也。”⒉国君和大夫。《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君大夫谓 椒举:‘女实遣之。’”杨伯峻 注:“楚 君及其大夫也。”
    • 6.
      忿愤释义:愤怒不平。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股肱掾史,咸用忿愤,欲诣闕自理。”《世说新语·方正》“宣王 果大忿”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朝廷虑 高祖 不胜忿愤……乃使 毗 仗节为 高祖 军司马。”《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今大驾蒙尘,人思效命,而虏敢自送,众心忿愤。”
    • 7.
      扃扃释义:明察貌。《左传·襄公五年》:“《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杜预 注:“扃扃,明察也。”一说,不安貌。清 俞樾《群经平议·<左传>二》:“我心扃扃”:“扃扃,犹耿耿也。此诗之旨,言我心耿耿然不敢自安,故思聚致贤人以定之也。作‘扃’者叚字耳。”
    • 8.
      探取释义:⒈试探。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贼凭恃山川,二祖劳於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者。谓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闚其衅。”茅盾《子夜》八:“她以为父亲是要利用 刘玉英 来探取 老赵 的秘密。”⒉预支。《晋书·愍怀太子遹传》:“东宫旧制,月请钱五十万,备於众用,太子恒探取二月,以供嬖宠。”《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探取,预取也。”⒊摸取。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人日》:“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蠒。馅中置帋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宋史·李
    • 9.
      敢自释义:方言。敢情。自然;当然。如:你肯去一趟,那敢自好!方言。敢情。犹原来。如:屋里敢自还有一位客人呢,我才知道。
    • 10.
      狷暴释义:偏急暴戾。 《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废帝 幼而狷暴。及即位,始犹难太后、大臣及 戴法兴 等,未敢自恣。”
    • 11.
      符篆释义:⒈加有官府印信的文书。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由是诸侯敢自为旨意,有罗列儿孙以自固者,有开导蛮夷以自重者,省寺符篆,固於几阁,甚者碍旨詔,视一境如一室,刑杀其下,不啻僕畜。”⒉符箓上所用的文字符号。宋 周密《齐东野语·野婆》:“徭 人集众刺杀之,至死以手护腰间不置,剖之得印方寸,莹若苍玉,字类符篆,不可识,非鑴非鏤,盖自然之文。”明 陶宗仪《辍耕录·漱芳亭》:“他日 伯雨 往謁诸公,惟 虞先生 不言儒者事,只问道家典故,虽答之,或不能详。末问:‘能作几家符篆?’曰:‘不能。’”⒊指符箓。明 郎瑛《七
    • 12.
      缺隅释义:宫成有意缺角,表示留有缺陷,不敢自满。
    • 13.
      自佚释义:犹自逸。自图安逸。《左传·哀公二年》:“蒯聵 不敢自佚,备持矛焉。”《吕氏春秋·本生》:“出则以车,入则以輦,务以自佚。”宋 陈亮《祭薛象先内子黄氏恭人文》:“少不以富贵以自骄,晚不以从容而自佚。”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进士给假》:“世宗 圣龄甫二十,正如太阿出匣,諭旨森严正大,默符光乾,今之新贵图自佚者,可以憬然矣。”
    • 14.
      自擅释义:自作主张;独自行动。《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今海内分崩,人思自擅,强者为雄。”《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平原君 来朝 赵王 曰:‘见有 韩国 使命在外,未敢自擅,伏候勑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胡生 ﹞竟自别无顾忌,出入自擅,惯了脚步,不觉忘怀了。”
    • 15.
      自诬释义:⒈自行承认妄加于己的不实之词。《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有囚实不杀人而被考自诬。”晋 干宝《搜神记》卷二十:“﹝ 庞企 ﹞坐事繫狱,而非其罪,不堪拷掠,自诬服之。”《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赵高 治 斯,榜掠千餘,不胜痛,自诬服。”⒉自欺。《韩诗外传》卷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内不自诬,外不诬人,以是尊贤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诬。”宋 张载《正蒙·乾称》:“失於声,繆迷其四体,
    • 16.
      诚素释义:亦作“诚愫”。情愫;真情实意。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太平广记》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博异志·杨真伯》:“真伯 因起,乃视其所留诗曰:‘君子竟执逆,无由达诚素。明月海上山,秋风独归去。’”宋 曾巩《乞登对状》:“况亲承圣问,实臣吐尽诚素之时,其不敢自默,此臣爱君事国之义也。”明 陈子龙《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 17.
      销殄释义:消灭。唐 韩愈《论今年权停选举状》:“清闲之餘,时赐召问,必能辅宣王化,销殄旱灾。”宋 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四状》:“所乞且在本任者,非敢自谓必能销殄凶寇,以安西鄙。”
    • 18.
      陈説释义:⒈陈述叙说。 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理》:“若乃性不精畅,则流有七似,有漫谈陈説,似有流行者。”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事屑屑不足为长者言,然辱爱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门下,故復陈説。”《明史·南陵王睦楧传》:“其后诸藩遂稍稍陈説利弊,尚书 李春芳 集而上焉。”沙汀《在祠堂里》:“但当他正在陈说一种自以为高明的假定的时候,那个老年的主人,突然地掀起没有胡子的下巴,大声地苦笑了。”⒉陈旧之言。明 汪道昆《高唐梦》:“姑射山 色嵸巃,神人绰约,云是肌肤冰雪。想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无双,不数
    • 19.
      鬼主释义:唐 宋 时分布在 云南 东部、贵州 西部、四川 南部 乌蛮 及两 爨 部落首领的称号。唐 樊绰《蛮书·云南界内途程》:“大部落则有鬼主百家。”《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至 明宗 时,巂州 山后 两林 百蛮都鬼主、右武卫大将军 李卑晚,遣大鬼主 傅能、何华 来朝贡。”《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四年》:“云南王 异牟寻 欲内附,未敢自遣使,先遣其 东蛮 鬼主 驃旁、苴梦衝、苴乌星 入见。”

敢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敢自专释义:自专:擅自专断。 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
    • 2.
      击搏释义:⒈攻击;弹劾。 唐 元稹《论教本书》:“目不得閲淫艳妖诱之色,耳不得闻优笑凌乱之声,口不得习操断击搏之书,居不得近容顺阴邪之党。”唐 司空图《题<东汉传>后》:“苟厉锋气,果於击搏,道不能化,力不能制,是将济时重困,故 元礼 之徒,终致鉤党之祸。”宋 司马光《优老札子》:“近岁以来,大臣高年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又欲以击搏大臣为名,从而攻之,此岂为臣尽忠至公之道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确(蔡确)以击搏进,吴充 素恶其为人。”⒉谓以严刑峻法治理。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憯断击搏
    • 3.
      包苴释义:苞苴。 借指贿赂或馈赠。《南史·何敬容传》:“﹝ 敬容 ﹞拙於草隶,浅於学术,通包苴餉餽,无贿则略不交语。”《新唐书·裴宽传》:“宽 义不以包苴污家,适有人以鹿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明 陶宗仪《辍耕录·讥省台》:“包苴贿赂尚公行,天下承平德未能。”《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二年》:“包苴满门,私謁踵路,阴交不逞,密结禁庭,谓之姦可也。”参见“苞苴”。
    • 4.
      反马释义:春秋、战国 时,大夫以上嫁女,用马车送到夫家,三个月后,婿家表示夫妻可以偕老,把车留下,把马送回,叫作反马。《左传·宣公五年》:“秋,九月,齐 高固 来逆女,自为也。故书曰:逆 叔姬,即自逆也。冬来,反马也。”孔颖达 疏:“礼送女适於夫氏,留其所送之马,谦不敢自安於夫。若被出弃,则将乘之以归,故留之也。至三月庙见,夫妇之情既固,则夫家遣使反其所留之马,以示与之偕老,不復归也。”
    • 5.
      君大夫释义:⒈有封地的大夫。《礼记·曲礼下》:“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孔颖达 疏:“大夫有地者则亦称曰君,故云君大夫也。”⒉国君和大夫。《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君大夫谓 椒举:‘女实遣之。’”杨伯峻 注:“楚 君及其大夫也。”
    • 6.
      忿愤释义:愤怒不平。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股肱掾史,咸用忿愤,欲诣闕自理。”《世说新语·方正》“宣王 果大忿”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朝廷虑 高祖 不胜忿愤……乃使 毗 仗节为 高祖 军司马。”《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今大驾蒙尘,人思效命,而虏敢自送,众心忿愤。”
    • 7.
      扃扃释义:明察貌。《左传·襄公五年》:“《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杜预 注:“扃扃,明察也。”一说,不安貌。清 俞樾《群经平议·<左传>二》:“我心扃扃”:“扃扃,犹耿耿也。此诗之旨,言我心耿耿然不敢自安,故思聚致贤人以定之也。作‘扃’者叚字耳。”
    • 8.
      探取释义:⒈试探。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贼凭恃山川,二祖劳於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者。谓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闚其衅。”茅盾《子夜》八:“她以为父亲是要利用 刘玉英 来探取 老赵 的秘密。”⒉预支。《晋书·愍怀太子遹传》:“东宫旧制,月请钱五十万,备於众用,太子恒探取二月,以供嬖宠。”《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探取,预取也。”⒊摸取。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人日》:“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蠒。馅中置帋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宋史·李
    • 9.
      敢自释义:方言。敢情。自然;当然。如:你肯去一趟,那敢自好!方言。敢情。犹原来。如:屋里敢自还有一位客人呢,我才知道。
    • 10.
      狷暴释义:偏急暴戾。 《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废帝 幼而狷暴。及即位,始犹难太后、大臣及 戴法兴 等,未敢自恣。”
    • 11.
      符篆释义:⒈加有官府印信的文书。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由是诸侯敢自为旨意,有罗列儿孙以自固者,有开导蛮夷以自重者,省寺符篆,固於几阁,甚者碍旨詔,视一境如一室,刑杀其下,不啻僕畜。”⒉符箓上所用的文字符号。宋 周密《齐东野语·野婆》:“徭 人集众刺杀之,至死以手护腰间不置,剖之得印方寸,莹若苍玉,字类符篆,不可识,非鑴非鏤,盖自然之文。”明 陶宗仪《辍耕录·漱芳亭》:“他日 伯雨 往謁诸公,惟 虞先生 不言儒者事,只问道家典故,虽答之,或不能详。末问:‘能作几家符篆?’曰:‘不能。’”⒊指符箓。明 郎瑛《七
    • 12.
      缺隅释义:宫成有意缺角,表示留有缺陷,不敢自满。
    • 13.
      自佚释义:犹自逸。自图安逸。《左传·哀公二年》:“蒯聵 不敢自佚,备持矛焉。”《吕氏春秋·本生》:“出则以车,入则以輦,务以自佚。”宋 陈亮《祭薛象先内子黄氏恭人文》:“少不以富贵以自骄,晚不以从容而自佚。”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进士给假》:“世宗 圣龄甫二十,正如太阿出匣,諭旨森严正大,默符光乾,今之新贵图自佚者,可以憬然矣。”
    • 14.
      自擅释义:自作主张;独自行动。《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今海内分崩,人思自擅,强者为雄。”《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平原君 来朝 赵王 曰:‘见有 韩国 使命在外,未敢自擅,伏候勑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胡生 ﹞竟自别无顾忌,出入自擅,惯了脚步,不觉忘怀了。”
    • 15.
      自诬释义:⒈自行承认妄加于己的不实之词。《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有囚实不杀人而被考自诬。”晋 干宝《搜神记》卷二十:“﹝ 庞企 ﹞坐事繫狱,而非其罪,不堪拷掠,自诬服之。”《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赵高 治 斯,榜掠千餘,不胜痛,自诬服。”⒉自欺。《韩诗外传》卷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内不自诬,外不诬人,以是尊贤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诬。”宋 张载《正蒙·乾称》:“失於声,繆迷其四体,
    • 16.
      诚素释义:亦作“诚愫”。情愫;真情实意。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太平广记》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博异志·杨真伯》:“真伯 因起,乃视其所留诗曰:‘君子竟执逆,无由达诚素。明月海上山,秋风独归去。’”宋 曾巩《乞登对状》:“况亲承圣问,实臣吐尽诚素之时,其不敢自默,此臣爱君事国之义也。”明 陈子龙《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 17.
      销殄释义:消灭。唐 韩愈《论今年权停选举状》:“清闲之餘,时赐召问,必能辅宣王化,销殄旱灾。”宋 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四状》:“所乞且在本任者,非敢自谓必能销殄凶寇,以安西鄙。”
    • 18.
      陈説释义:⒈陈述叙说。 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理》:“若乃性不精畅,则流有七似,有漫谈陈説,似有流行者。”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事屑屑不足为长者言,然辱爱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门下,故復陈説。”《明史·南陵王睦楧传》:“其后诸藩遂稍稍陈説利弊,尚书 李春芳 集而上焉。”沙汀《在祠堂里》:“但当他正在陈说一种自以为高明的假定的时候,那个老年的主人,突然地掀起没有胡子的下巴,大声地苦笑了。”⒉陈旧之言。明 汪道昆《高唐梦》:“姑射山 色嵸巃,神人绰约,云是肌肤冰雪。想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无双,不数
    • 19.
      鬼主释义:唐 宋 时分布在 云南 东部、贵州 西部、四川 南部 乌蛮 及两 爨 部落首领的称号。唐 樊绰《蛮书·云南界内途程》:“大部落则有鬼主百家。”《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至 明宗 时,巂州 山后 两林 百蛮都鬼主、右武卫大将军 李卑晚,遣大鬼主 傅能、何华 来朝贡。”《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四年》:“云南王 异牟寻 欲内附,未敢自遣使,先遣其 东蛮 鬼主 驃旁、苴梦衝、苴乌星 入见。”

敢自造句

1.你是何许人,敢自命不凡,要代表人民。

2.她不喜欢跟人说话,非常害羞,只敢自言自语。

3.我们的勇敢自然天生而非锻炼所致,每当需要时,矍然奋起,英勇无畏,克敌制胜。

4.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若愚,于是乎在。

敢自(gan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敢自是什么意思 敢自读音 怎么读 敢自,拼音是gǎn zì,敢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敢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