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部送 部送的意思
sòng

部送

简体部送
繁体
拼音bù sòng
注音ㄅㄨˋ ㄙ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1) 全体中的一份。【例句】: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组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3) 具有统属关系。【例句】: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4) 安置安排。【组词】:部署。(5) 量词。【组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sòng,(1)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组词】: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2) 赠给。【组词】:送礼。赠送。雪中送炭。(3)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组词】:欢送。送别。送亲。(4) 丢掉。【组词】:断送。

基本含义

指一方面承担了任务,另一方面又自己承担了责任。

部送的意思

部送 [bù sòng]

1. 指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部送 引证解释

⒈ 指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唐律·职制·奉使部送雇寄人》:“诸奉使有所部送,而雇人寄人者,杖一百。”
长孙无忌 等疏议:“谓差为纲典,部送官物及囚徒、畜产之属。”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盖自近岁以来,部送罪人配军者,皆不使役人,而使禁军;军士当部送者,受牒即行。”
《宋史·瀛国公纪》:“会稽县 尉 郑虎臣 部送 似道 之贬所,至 漳州 杀之。”


部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质释义:诸侯、属国或藩部送其子弟于中央朝廷,以为人质,表示臣服。《史记·大宛列传》:“﹝ 宛贵人 ﹞立 毋寡 昆弟曰 蝉封 为 宛王,而遣其子入质於 汉。”《汉书·匈奴传上》:“单于爱之,阳许曰:‘吾为遣其太子入质於 汉,以求和亲。’”《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云南 官员子弟入质,臣谓达官子弟当遣,余宜罢。”
    • 2.
      强折贱买释义:谓强迫折价,便宜买进。《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二年》:“又詔发州郡材木文石,部送京师。黄门常侍輒令谴呵不中者,因强折贱买,仅得本贾十分之一。”
    • 3.
      役人释义:⒈供役使的人。《左传·僖公十六年》:“城 鄶,役人病。”《吕氏春秋·顺说》:“管子 得於 鲁,鲁 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 齐。”宋 苏轼《上皇帝书》:“自近岁来,部送罪人配军者,皆不使役人,而使禁军。”⒉役使人。《庄子·大宗师》:“亡身不真,非役人也。”郭象 注:“自失其性而矫以从物,受役多矣,安能役人乎?”《南史·何尚之传》:“时又造 华林园,并盛暑役人。”⒊犹役户。《文献通考·职役二》:“闻州县奉詔不谨,以致差徭轻重失当,或役人有所赔备,或占留役钱不尽僱募。”参见“役户”。
    • 4.
      棋炒释义:亦作“棊炒”。面粉制的一种食品。清 查慎行《人海记》:“嘉靖 三十年,户部行 宛(宛平)大(大兴)二县,领太仓银三千,散给各烧饼铺户,每银一两,上棊炒一石。其法,用白麵少和香油芝蔴,为棊子块样,炒熟,工部送至军处所支用。”
    • 5.
      议断释义:论议裁断。 《晋书·刑法志》:“及于 江 左, 元帝 为丞相时,朝廷草创,议断不循法律,人立异议,高下无状。”《明史·刑法志二》:“议断既成,部、寺各立长单,刑部送审掛号,次日即送大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 6.
      输入释义:⒈从外部送到内部:病人手术后需要输入新鲜血液。 ⒉商品或资本从国外进入某国:输入电信器材。⒊科学技术上指能量、信号等进入某种机构或装置:输入密码。
    • 7.
      输出释义:⒈从内部送到外部:血液从心脏输出,经血管分布到全身组织。⒉商品或资本从某一国销售或投放到国外:输出成套设备。⒊科学技术上指能量、信号等从某种机构或装置发出:计算机输出信息。
    • 8.
      边糈释义:即边粮。 唐 张九龄《徐文公神道碑铭》:“服闋,州辟秀才,其年登科,解巾补 汾州 参军事,部送边糈,至於 定襄。”参见“边粮”。

部送(bus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部送是什么意思 部送读音 怎么读 部送,拼音是bù sòng,部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部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