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借口 借口的意思
jièkǒu

借口

简体借口
繁体
拼音jiè kǒu
注音ㄐㄧㄝˋ ㄎ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è,(1)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组词】:借用。借阅。借账。借据。借条。(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组词】:借钱给人。(3) 假托。【组词】:借口。借端。借故。借代。借景。借喻。借题发挥。(4) 依靠。【组词】:凭借。借势。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指为了推脱责任或掩饰真相而编造的理由或借口。

借口的意思

借口 [jiè kǒu]

1. 假托某种理由。

[ use as an excuse; ]

2. 假托的理由。

寻找借口。

[ pretext; ]

借口 引证解释

⒈ 以某事为理由。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人臣畏罪而不言,輒以是借口曰:‘上不吾信也。’”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臣请先析其疏中所借口者二事,而后发其机穽所在。”
巴金 《利娜》上:“我关在房里整整过了三天,借口说身子不舒服。”

⒉ 假托的理由。

如:不能以时间紧为借口而降低工作质量。


国语词典

借口 [jiè kǒu]

⒈ 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

《左传·成公二年》:「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借口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

⒉ 以某事为理由。也作「借口」。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得了这个风声,晓得自己弹压不来,只得拜求他们地方上绅士,务必设法解散,千万不可滋事,反叫他们有所借口。」

⒊ 假托的理由。也作「借口」。

如:「他以头痛为借口,提早退席。」

借词 设词


借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借故释义:借口某种原因:借故拖延。 他不愿意再跟他们谈下去,就借故走了。
    • 2.
      借端释义:借口某件事:借端生事。借端推托。
    • 3.
      借词释义: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见〖外来语〗。
    • 4.
      托词释义:⒈找借口:托词谢绝。⒉借口:他说有事,这是托词,未必真有事。‖也作托辞。
    • 5.
      藉词释义:托词;借口。
    • 6.
      藉端释义:假托某一事由作为借口。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六》:“邇来 德 义 等国自行保护教士,而 法国 藉端陵人之燄稍衰,可以杜其朦混侵权之弊,於大局甚有裨益。”
    • 7.
      设词释义:⒈托词。⒉措辞。

借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实情释义:真实的情况:了解实情。
    • 2.
      铁证释义:指确凿的证据:铁证如山(形容证据确凿不移)。

借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七出释义:古代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条款。这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残酷迫害的借口。
    • 3.
      东推西阻释义: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4.
      中英烟台条约释义: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 5.
      事由释义:⒈事情的原委:把事由交代明白。 ⒉公文用语,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内容。⒊(事由儿)指借口;理由:找个事由离开会场。⒋职业;工作:找个正经事由干。
    • 6.
      以爱为名释义:用爱的名义满足自己或者说是用爱的名义为自己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动机和需要达到的目的。
    • 7.
      优头释义:由头,借口。
    • 8.
      倚障释义:障子。用芦苇或秫秸等编成,靠在物体上以作屏障。亦比喻推托或遮掩的借口。
    • 9.
      借事生端释义:以某事为借口而制造事端。
    • 10.
      借口释义:⒈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不能借口快速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⒉假托的理由:别拿忙做借口而放松学习。
    • 11.
      借故推辞释义:借假托;故借口。找借口推托别人的请求。
    • 12.
      借故敲诈释义:借:假托;故:借口。找借口敲诈、勒索别人的钱财。
    • 13.
      借故释义:借口某种原因:借故拖延。 他不愿意再跟他们谈下去,就借故走了。
    • 14.
      借端生事释义:端:事端。以某种事由为借口,制造纠纷,惹事生非。
    • 15.
      借端释义:借口某件事:借端生事。借端推托。
    • 16.
      借言释义:犹借口,假托的理由。
    • 17.
      借词卸责释义:寻找借口推卸责任。
    • 18.
      假口释义:⒈借口,托辞。⒉假托;假冒。
    • 19.
      假道伐虢释义: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 20.
      傍牌释义:⒈盾牌。⒉以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⒊古代兵营周围扎以木桩,以障敌骑,称傍牌。

借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七出释义:古代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条款。这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残酷迫害的借口。
    • 3.
      东推西阻释义: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4.
      中英烟台条约释义: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 5.
      事由释义:⒈事情的原委:把事由交代明白。 ⒉公文用语,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内容。⒊(事由儿)指借口;理由:找个事由离开会场。⒋职业;工作:找个正经事由干。
    • 6.
      以爱为名释义:用爱的名义满足自己或者说是用爱的名义为自己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动机和需要达到的目的。
    • 7.
      优头释义:由头,借口。
    • 8.
      倚障释义:障子。用芦苇或秫秸等编成,靠在物体上以作屏障。亦比喻推托或遮掩的借口。
    • 9.
      借事生端释义:以某事为借口而制造事端。
    • 10.
      借口释义:⒈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不能借口快速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⒉假托的理由:别拿忙做借口而放松学习。
    • 11.
      借故推辞释义:借假托;故借口。找借口推托别人的请求。
    • 12.
      借故敲诈释义:借:假托;故:借口。找借口敲诈、勒索别人的钱财。
    • 13.
      借故释义:借口某种原因:借故拖延。 他不愿意再跟他们谈下去,就借故走了。
    • 14.
      借端生事释义:端:事端。以某种事由为借口,制造纠纷,惹事生非。
    • 15.
      借端释义:借口某件事:借端生事。借端推托。
    • 16.
      借言释义:犹借口,假托的理由。
    • 17.
      借词卸责释义:寻找借口推卸责任。
    • 18.
      假口释义:⒈借口,托辞。⒉假托;假冒。
    • 19.
      假道伐虢释义: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 20.
      傍牌释义:⒈盾牌。⒉以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⒊古代兵营周围扎以木桩,以障敌骑,称傍牌。

借口造句

1.各种借口,从需要保密到影印的耗费,不一而足。

2.你只了解了一部分情况,就借口叶落知秋,推测其他,我认为是不妥的。

3.不要用来日方长,何必急于求成等作借口而放松学习或工作。

4.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斗争尖锐复杂,因而许多正直的官吏多方寻找借口急流勇退,以避免灾祸,保全自己。

5.你以为真的能看破红尘吗?那只是逃避的借口

6.借口是一面高大的墙埃,它能帮你抵挡即将面临的困难;借口还是一种委婉的推辞,它能解决爱莫能助的尴尬场面;借口更是一种自我欺骗,它能掩埋你心里的不屑与放纵。

7.没有原因,就是想你,没有理由,就是爱你,没有借口,就是疼你,没有预约,就是梦你,没有选择,就是想见你,没有办法,只好发信息告诉你!

8.困难就是每天早起时心中的睡魔,是大雨倾盆时头顶的那把雨伞;是懦弱者望而却步的借口,是勇敢着一往无前的动力;是把希望变得迷茫的围栏,是使理想之花变得更加灿烂的绿肥。

9.借口是隐藏真情的面具,借口是逃避现实的背影,借口是助长阴霾的角落。

10.年前,一个县长找借口搞得他家破人亡。

11.你不干就算了,何必找借口

12.他总爱找借口刁难她。

13.每次迟到的同学都有借口,尤其是以生病为理由最多。

14.他不积极参加训练,却借口没有好的运动鞋。

15.我爸爸常常拿工作来做借口来敷衍我,不带我去公园里玩。

16.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办法。

17.爱代表的应是这世界上所有的纯洁和美好,承载了光明与希望,但在这里却成为一个人满足欲望的最好借口

18.总有那么一个人,无论在一起多久,无论他如何糟糕的对待你,你总是能找到一个借口忘记这些伤害。

19.分手时候的一切解释,都是再好不过的借口

20.借口,是对自己过错的弥补和内疚。

借口(jie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借口是什么意思 借口读音 怎么读 借口,拼音是jiè kǒu,借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借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