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辱 [wū rǔ]
1. 损害别人的自尊心。
英[ humiliate; insult; ]
2. 污损,玷污。
例污辱门庭。
英[ defile; ]
污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污辱”。亦作“汚辱”。 耻辱。
引《管子·形势解》:“中无情实则名声恶矣,修行慢易则汚辱生矣。”
《史记·刺客列传》:“政 所以蒙汚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
⒉ 指蒙受耻辱。
引唐 元结 《恶圆》:“寧方为汚辱,不圆为显荣。”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因思《译文》与其污辱而复生,不如先前的光明而死。”
⒊ 卑鄙;卑污。
引《管子·明法解》:“行货财而得爵禄,则汚辱之人在官。”
宋 王得臣 《麈史·知人》:“齐桓公 行甚污辱,而为五霸之盛者,盖能用 管仲 耳。”
⒋ 指低下卑污之地。
引《淮南子·说山训》:“美之所在,虽汚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⒌ 玷辱;玷污。
引《汉书·司马迁传》:“僕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
宋 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设有自诬者,则席宾皆遭污辱矣。”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书》:“弟既处远,势难遥度,但不至取怒於人,又不至汚辱此书,即为爱我。”
巴金 《光明·狗》:“像这样怎么能够算做一个人呢?这岂不太污辱了这个神圣的字吗?”
⒍ 侮辱。
引《三国演义》第九回:“允 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过去我们虽然也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可是人民是被污辱被奴役的。”
⒎ 指奸污。
引《后汉书·刘盆子传》:“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 吕后 尸。”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 见合家都杀,独不害他,料必然来污辱。奔出舱门,望江中便跳。”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六指人冤狱》:“新人以新郎既死,復遭污辱,遂自縊。”
国语词典
污辱 [wū rǔ]
⒈ 羞辱、耻辱。
引《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闲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
《三国演义·第九回》:「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近凌辱 侮辱 玷辱
⒉ 玷污。
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丘墓乎?」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污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身失节释义:身受污辱,失去节操。
- 2.
优倡释义:⒈古代表演歌舞杂戏的艺人。《史记·孔子世家》:“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武宗 数幸教坊作乐,优倡杂进。”⒉泛指戏曲演员。姚华《曲海一勺》二:“浸淫演溢,充于 江 汉,优倡所习,莫此为先。”⒊指歌舞杂戏。《南史·柳仲礼传》:“仲礼 常置酒高会,日作优倡,毒掠百姓,污辱妃主。”宋 程大昌《演繁露·乐营将弟子》:“开元 二年,元宗 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优倡杂乐,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
- 3.
全受全归释义: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 4.
出口伤人释义:一张口说话就污辱人、伤害人。
- 5.
刻木为吏释义: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 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 6.
嘑尔蹴尔释义: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嘑尔蹴尔”喻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
- 7.
士可杀不可辱释义: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8.
壶飧释义:壶盛的汤饭熟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 问 原 守於寺人 勃鞮,对曰:‘昔 赵衰 以壶飧从径,馁而不食,故使处 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胡三省 注:“熟食曰飧。”按,《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作“餐”。
- 9.
官寺释义:官署;衙门。《汉书·翼奉传》:“地大震于 陇西郡,毁落 太上庙 殿壁木饰,坏败 獂道县 城廓官寺及民室屋,厌杀人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元始 二年,平帝 罢 安定 滹沱苑 以为 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今朝廷之议,吏有着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今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絜壶飡以入官寺。”元 萨都剌《恩荣宴》诗:“银瓮春分官寺酒,玉盃香赐御厨羹。”清 顾炎武《日知录·馆舍》:“汉 制,官寺,乡亭
- 10.
屄低释义:⒈在晋语方言中,指不走运、倒霉,属于形容词,主要在晋北地区使用。⒉部分晋语中指用污辱、轻蔑的语言对人进行人身攻击。
- 11.
市贩释义:犹商贩。《史记·刺客列传》:“然 政 所以蒙污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父母幸无恙,妾未嫁也。”清 唐甄《潜书·贞隐》:“此市贩者之所羞,閭里少年之所笑也。”
- 12.
悼栗释义:亦作“悼栗”。惊恐战栗。《庄子·山木》:“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汉书·王莽传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三国 魏 阮籍《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 13.
悼慄释义:亦作“悼栗”。 惊恐战栗。《庄子·山木》:“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汉书·王莽传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三国 魏 阮籍《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 14.
戮笑释义:耻笑。《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不从吾言而不饮此,则必为天下戮笑,必无后乎 鲁国。”《汉书·司马迁传》:“僕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唐 柳宗元《非<国语>下·狐偃》:“夫如是,以为诸侯之孝,又何戮笑於天下哉?”《明史·佞倖传序》:“至 顾可学、盛端明、朱隆禧 之属,皆起家甲科,致位通显,乃以秘术干荣,为世戮笑。”
- 15.
戮辱释义:⒈受刑被辱。 ⒉指杀戮污辱。
- 16.
朝府释义:犹府朝,官署。 《后汉书·岑晊传》:“﹝ 太 守﹞ 瑨 委心 晊 牧,褒善纠违,肃清朝府。”《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
- 17.
殴辱释义:殴打,并加以各种肉体或精神污辱。
- 18.
毁辱释义:⒈诋毁污辱。⒉玷辱。
- 19.
汙辱释义:⒈耻辱。《管子·形势解》:“中无情实则名声恶矣,修行慢易则汚辱生矣。”《史记·刺客列传》:“政 所以蒙汚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⒉指蒙受耻辱。唐 元结《恶圆》:“寧方为汚辱,不圆为显荣。”鲁迅《书信集·致黄源》:“因思《译文》与其污辱而复生,不如先前的光明而死。”⒊卑鄙;卑污。《管子·明法解》:“行货财而得爵禄,则汚辱之人在官。”宋 王得臣《麈史·知人》:“齐桓公 行甚污辱,而为五霸之盛者,盖能用 管仲 耳。”⒋指低下卑污之地。《淮南子·说山训》:“美之所在,虽汚辱世不能贱;恶之
- 20.
汶汶释义:玷污,污辱。
污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身失节释义:身受污辱,失去节操。
- 2.
优倡释义:⒈古代表演歌舞杂戏的艺人。《史记·孔子世家》:“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武宗 数幸教坊作乐,优倡杂进。”⒉泛指戏曲演员。姚华《曲海一勺》二:“浸淫演溢,充于 江 汉,优倡所习,莫此为先。”⒊指歌舞杂戏。《南史·柳仲礼传》:“仲礼 常置酒高会,日作优倡,毒掠百姓,污辱妃主。”宋 程大昌《演繁露·乐营将弟子》:“开元 二年,元宗 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优倡杂乐,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
- 3.
全受全归释义: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 4.
出口伤人释义:一张口说话就污辱人、伤害人。
- 5.
刻木为吏释义: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 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 6.
嘑尔蹴尔释义: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嘑尔蹴尔”喻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
- 7.
士可杀不可辱释义: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8.
壶飧释义:壶盛的汤饭熟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 问 原 守於寺人 勃鞮,对曰:‘昔 赵衰 以壶飧从径,馁而不食,故使处 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胡三省 注:“熟食曰飧。”按,《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作“餐”。
- 9.
官寺释义:官署;衙门。《汉书·翼奉传》:“地大震于 陇西郡,毁落 太上庙 殿壁木饰,坏败 獂道县 城廓官寺及民室屋,厌杀人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元始 二年,平帝 罢 安定 滹沱苑 以为 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今朝廷之议,吏有着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今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絜壶飡以入官寺。”元 萨都剌《恩荣宴》诗:“银瓮春分官寺酒,玉盃香赐御厨羹。”清 顾炎武《日知录·馆舍》:“汉 制,官寺,乡亭
- 10.
屄低释义:⒈在晋语方言中,指不走运、倒霉,属于形容词,主要在晋北地区使用。⒉部分晋语中指用污辱、轻蔑的语言对人进行人身攻击。
- 11.
市贩释义:犹商贩。《史记·刺客列传》:“然 政 所以蒙污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父母幸无恙,妾未嫁也。”清 唐甄《潜书·贞隐》:“此市贩者之所羞,閭里少年之所笑也。”
- 12.
悼栗释义:亦作“悼栗”。惊恐战栗。《庄子·山木》:“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汉书·王莽传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三国 魏 阮籍《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 13.
悼慄释义:亦作“悼栗”。 惊恐战栗。《庄子·山木》:“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汉书·王莽传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三国 魏 阮籍《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 14.
戮笑释义:耻笑。《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不从吾言而不饮此,则必为天下戮笑,必无后乎 鲁国。”《汉书·司马迁传》:“僕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唐 柳宗元《非<国语>下·狐偃》:“夫如是,以为诸侯之孝,又何戮笑於天下哉?”《明史·佞倖传序》:“至 顾可学、盛端明、朱隆禧 之属,皆起家甲科,致位通显,乃以秘术干荣,为世戮笑。”
- 15.
戮辱释义:⒈受刑被辱。 ⒉指杀戮污辱。
- 16.
朝府释义:犹府朝,官署。 《后汉书·岑晊传》:“﹝ 太 守﹞ 瑨 委心 晊 牧,褒善纠违,肃清朝府。”《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
- 17.
殴辱释义:殴打,并加以各种肉体或精神污辱。
- 18.
毁辱释义:⒈诋毁污辱。⒉玷辱。
- 19.
汙辱释义:⒈耻辱。《管子·形势解》:“中无情实则名声恶矣,修行慢易则汚辱生矣。”《史记·刺客列传》:“政 所以蒙汚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⒉指蒙受耻辱。唐 元结《恶圆》:“寧方为汚辱,不圆为显荣。”鲁迅《书信集·致黄源》:“因思《译文》与其污辱而复生,不如先前的光明而死。”⒊卑鄙;卑污。《管子·明法解》:“行货财而得爵禄,则汚辱之人在官。”宋 王得臣《麈史·知人》:“齐桓公 行甚污辱,而为五霸之盛者,盖能用 管仲 耳。”⒋指低下卑污之地。《淮南子·说山训》:“美之所在,虽汚辱世不能贱;恶之
- 20.
汶汶释义:玷污,污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