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襦 [wú rú]
1. 没有短袄。谓衣服单薄。
无襦 引证解释
⒈ 没有短袄。谓衣服单薄。
引《后汉书·廉范传》:“﹝百姓﹞乃歌之曰:‘ 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
《晋书·刘弘传》:“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
无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无襦释义:没有短袄。谓衣服单薄。《后汉书·廉范传》:“﹝百姓﹞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晋书·刘弘传》:“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
- 2.
袴襦释义:⒈《后汉书·廉范传》:“迁 蜀郡 太守……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后遂以“袴襦”指地方官吏的善政。唐 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初,僕射 太原公,以 子房 之帷幄布 泉 城,以 叔度 之袴襦纊 泉 民,而谓 竺 乾 之道与 尼聃 鼎。”宋 苏轼《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诗:“今年蚕市数州禁,中有遗民怀袴襦。”清 赵翼《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岂有袴襦留 叔度,空传尸祝到 庚桑。”⒉衣裤。宋 陆游《贫甚戏作绝句》:“数种袴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
- 3.
襦袴歌释义:东汉 廉范 为 蜀郡 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遂用“襦袴歌”作为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
- 4.
襦袴释义:⒈短衣与裤。 亦泛指衣服。《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袴。”《吕氏春秋·离谓》:“子产 治 郑,邓析 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南史·儒林传·贺德基》:“德基 少游学都下,积年不归,衣资罄乏,又耻服故弊,盛冬止衣裌襦袴。”清 唐孙华《大雨叹》诗之二:“篋中无襦袴,堂上鸣笙竽。”⒉见“襦袴歌”。
- 5.
韦袍释义:皮袍,皮衣。 《晋书·刘弘传》:“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弘 愍之,乃讁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