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陆浑山 陆浑山的意思
húnshān

陆浑山

简体陆浑山
繁体陸渾山
拼音lù hún shān
注音ㄌㄨˋ ㄏㄨㄣˊ ㄕㄢ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ù liù,(1) “六”的大写。

hún,(1) 水不清,污浊。【组词】:浑水摸鱼。浑浊。(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组词】: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3) 全,满。【组词】:浑身。浑然。(4) 天然的,淳朴的。【组词】:浑古。浑朴。浑厚。(5) 简直。【例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 姓。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基本含义

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阻碍,但最终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陆浑山的意思

陆浑山 [lù hún shān]

1. 山名。在河南洛阳。

陆浑山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河南 洛阳。

唐 杜甫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诗之一:“远闻 房太尉,归葬 陆浑山。”
仇兆鳌 注:“《十道志》:‘ 陆浑山 在 洛阳。’”


陆浑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嚼啮释义:⒈咬啮。 《宣和遗事》前集:“崇寧 五年夏,解州 有蛟在 盐池 作祟,布炁十餘里,人畜在炁中者,輒皆嚼嚙,伤人甚众。”⒉嚼齧:咬啮。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于其远险……熊虎是生。故人民被害嚼啮。”唐 杜甫《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一本作“噍啮”、“嚼囓”。唐 韩愈《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雷公擘山海水翻,齿牙嚼啮舌腭反。”
    • 2.
      嚼齧释义:咬啮。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于其远险……熊虎是生。故人民被害嚼啮。”唐 杜甫《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一本作“噍啮”、“嚼囓”。唐 韩愈《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雷公擘山海水翻,齿牙嚼啮舌腭反。”
    • 3.
      岩耕释义: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 汉 扬雄《法言·问神》:“谷口 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南朝 宋 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唐 宋之问《陆浑山庄》诗:“归来物外情,负杖閲巖耕。”宋 朱熹《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 4.
      幻惑释义:犹眩惑。 谓迷乱人心以行诈骗。《六韬上贤》:“伪方异伎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五:“﹝ 贺玄景 ﹞自称五戒贤者,同为妖者十餘人,於 陆浑山 中结草舍,幻惑愚人子女,倾家产事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此是屈死之鬼,所以假托人形,幻惑年少。”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元 虽归佛,亦甚崇道,其幻惑故遍行於人间。”
    • 5.
      木实释义:⒈树木的果实。《战国策·秦策三》:“《诗》曰:‘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鲍彪 注:“实,木子。”《晋书·隐逸传·郭文》:“区种菽麦,採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唐 白居易《唐赠尚书工部侍郎吴郡张公神道碑铭序》:“公与同官 范阳 卢巽 潜遁于 陆浑山,食木实、饮泉水者二年。”《元史·儒学传·黄泽》:“经岁大侵,家人采木实草根以疗饥。”⒉枳椇子的别名。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木实。”
    • 6.
      谐际释义:交接,接触。《新唐书·房琯传》:“与 吕向 偕隐 陆浑山,十年不谐际人事。”冯煦《宝应朱绍甫广文传》:“余事师久,与丈若 绍父 数共谐际。”
    • 7.
      豆登释义: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语本《诗·大雅·生民》:“于豆于登。” 毛 传:“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葅醢也,登盛大羹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谽呀鉅壑颇黎盆,豆登五山瀛四罇。”《宋史·乐志七》:“豆登丰洁,荐德馨香。”《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钱枚 《题孟庙》诗:“七国知矜式,千秋肃豆登。”
    • 8.
      贲浑释义:即 陆浑。 古地名。《公羊传·宣公三年》:“楚子 伐 賁浑 戎。”陆德明 释文:“賁浑,旧音六,或音奔;下户门反。二传作 陆浑。”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皇甫 补官古 賁浑,时当玄冬泽乾源。”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陆浑 可作 賁浑。”
陆浑山是什么意思 陆浑山读音 怎么读 陆浑山,拼音是lù hún shān,陆浑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陆浑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