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违时 违时的意思
wéishí

违时

简体违时
繁体違時
拼音wéi shí
注音ㄨㄟˊ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i,(1) 背,反,不遵守。【组词】:违背。违反。违犯。违法。违抗。违章。事与愿违。(2) 不见面,离别。【组词】:久违。(3) 邪恶,过失。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基本含义

违反规定的时间。

违时的意思

违时 [wéi shí]

1. 谓违背当时的形势或时代的趋势。

2. 不合时令。

4. 贻误时机。

违时 引证解释

⒈ 谓违背当时的形势或时代的趋势。

《国语·鲁语上》:“动不违时,财不过用。”
《管子·霸言》:“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
汉 蔡邕 《陈太丘碑》:“俭约违时,悬车致仕,徵辟交至,遂不屑就。”
宋 胡錡 《代良耜谢表》:“臣敢不戒其趋末,毋或违时。”

⒉ 不合时令。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使天地人神,莫不顺序;雨暘寒燠,罔或违时。”
明 刘基 《御柳》诗之一:“御柳青青阴緑池,迎春擢秀不违时。”

⒊ 贻误时机。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儿子二人未归。行雨符到,固辞不可,违时见责。纵使报之,亦已晚矣。”


违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倍时释义:违时,错过时机。倍,通“背”。
    • 2.
      播谪释义:降职远迁。 明 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 白贞甫 ﹞意气高迈,论思雅飭,慨然有 孔北海 之风。违时播謫者一十六年,竟沦於一郎,悲夫!”
    • 3.
      灰僇释义:⒈亦作“灰戮”。古代对烧灰违时有妨农事的人处以刑戮。⒉泛指杀身。
    • 4.
      睽时释义:犹违时。
    • 5.
      矫时释义:⒈匡正时弊。⒉故违时俗。
    • 6.
      篡夫释义:⒈谓违时忤俗,逆乎民情之人。⒉谓篡位窃国者。
    • 7.
      负时释义:违时;不合时宜。
    • 8.
      辱身释义:谓屈辱自己的身份。语本《论语·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 叔齐 与!”《史记·刺客列传》:“聂政 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司马贞 索隐:“言其心志与身本应高絜,今乃卑下其志,屈辱其身。”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以违时为清高,以救世为辱身。”
    • 9.
      过用释义:过度地使用。 《国语·鲁语上》:“动不违时,财不过用。”《晋书·裴頠传》:“居以仁顺,守以恭俭,率以患信,行以敬让,志无盈求,事无过用,乃可济乎?”
    • 10.
      违世乖俗释义: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 11.
      违世异俗释义: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 12.
      违世绝俗释义: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 同“违时绝俗”。
    • 13.
      高屋帽释义:顶部高起的帽子。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 梁王 高屋好欹来”自注:“ 梁 朝有白纱高屋帽。” 宋 苏轼 《椰子冠》诗:“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髮不知。更著短簷高屋帽, 东坡 何事不违时。” 王文诰 辑注:“ 李廌 《师友谈记》:士大夫近年倣 东坡 桶高簷短帽,名曰子瞻样。”参见“ 高屋 ”。

违时(we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违时是什么意思 违时读音 怎么读 违时,拼音是wéi shí,违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违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