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收兵 收兵的意思
shōubīng

收兵

简体收兵
繁体
拼音shōu bīng
注音ㄕㄡ ㄅ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ōu,(1) 接到,接受。【组词】: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2) 藏或放置妥当。【例句】: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组词】:收割。收成。麦收。(4) 招回。【组词】:收兵。收港。(5) 聚,合拢。【组词】:收容。收理。收集。(6) 结束。【组词】:收尾。收煞。收盘。(7) 逮捕,拘押。【组词】:收捕。收监。收押。收审。(8)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组词】:收束。收心。收伏(亦作“收服”)。

bīng,(1) 武器。【组词】: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组词】: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组词】: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基本含义

停止战斗,撤退军队

收兵的意思

收兵 [shōu bīng]

1. 从战场或冲突地方撤回军队,结束战斗。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 withdraw troops; ]

2. 借指结束工作。

草率收兵。

[ finish the work; ]

收兵 引证解释

⒈ 招收士兵。

《史记·陈涉世家》:“行收兵,比至 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餘,卒数万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夜自与驃骑大将军 宗佻 、五威将军 李軼 等十三骑,出城南门,於外收兵。”

⒉ 撤退军队。

毛泽东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或者收兵休整,准备再战。”

⒊ 收起兵器,停止争斗。

《东观汉记·高凤传》:“乡里有争财持兵而鬭, 凤 往解之,不已,乃脱巾请曰:‘仁义逊让,奈何弃之!’争者感之,收兵谢罪。”

⒋ 引申为放弃争执。

老舍 《黑白李》:“希望不是你收兵,就是我让了。”

⒌ 喻结束工作。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九:“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要‘草率收兵’。”


国语词典

收兵 [shōu bīng]

⒈ 招收士兵。

《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行收兵,比至陈。」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⒉ 撤退军队。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闲。」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

续战


收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兵杖释义:⒈亦作“兵仗”。 兵器。《汉书·梁怀王刘揖传》:“尽出马置外苑,收兵杖藏私府。”《周书·贺拔胜传》:“性又通率,重义轻财,身死之日,唯有随身兵仗及书千餘卷而已。”《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禽其战櫂都虞候 王暉 等,获兵仗数万。”清 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武备院掌上甲胄、弓矢、兵仗及鞍轡、行帐诸事。”⒉特指棍棒一类兵器。《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 蚩尤 ﹞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⒊借指执兵杖的人。唐 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行七八里,见兵仗等五十餘人,形神则常
    • 2.
      呜金收兵释义:用敲钲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鸣金,敲钲,古代作战收兵信号。
    • 3.
      外府释义:⒈古官名。掌国内财货的出纳。《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⒉外库。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我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汉 刘向《说苑·奉使》:“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宋书·武帝纪下》:“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宋 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诗:“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⒊外廷所设府署机关。《后汉书·孙程传》:“显(阎显)弟卫尉 景 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 盛德门。”唐 韩
    • 4.
      收兵释义:⒈撤回军队,结束战斗:鸣金收兵。⒉比喻结束工作:清理工作不可草率收兵。
    • 5.
      敛戈释义:指收兵。
    • 6.
      缩甲释义:收兵;停战。
    • 7.
      草率释义:(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草率从事。草率收兵。没经过认真讨论,就做了决定,太草率了。
    • 8.
      鸣金释义:敲锣,古代作战时作为收兵的信号:鸣金收兵。

收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兵杖释义:⒈亦作“兵仗”。 兵器。《汉书·梁怀王刘揖传》:“尽出马置外苑,收兵杖藏私府。”《周书·贺拔胜传》:“性又通率,重义轻财,身死之日,唯有随身兵仗及书千餘卷而已。”《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禽其战櫂都虞候 王暉 等,获兵仗数万。”清 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武备院掌上甲胄、弓矢、兵仗及鞍轡、行帐诸事。”⒉特指棍棒一类兵器。《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 蚩尤 ﹞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⒊借指执兵杖的人。唐 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行七八里,见兵仗等五十餘人,形神则常
    • 2.
      呜金收兵释义:用敲钲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鸣金,敲钲,古代作战收兵信号。
    • 3.
      外府释义:⒈古官名。掌国内财货的出纳。《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⒉外库。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我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汉 刘向《说苑·奉使》:“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宋书·武帝纪下》:“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宋 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诗:“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⒊外廷所设府署机关。《后汉书·孙程传》:“显(阎显)弟卫尉 景 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 盛德门。”唐 韩
    • 4.
      收兵释义:⒈撤回军队,结束战斗:鸣金收兵。⒉比喻结束工作:清理工作不可草率收兵。
    • 5.
      敛戈释义:指收兵。
    • 6.
      缩甲释义:收兵;停战。
    • 7.
      草率释义:(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草率从事。草率收兵。没经过认真讨论,就做了决定,太草率了。
    • 8.
      鸣金释义:敲锣,古代作战时作为收兵的信号:鸣金收兵。

收兵造句

1.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草率收兵

2.你们单位的春季爱国卫生活动,没动员没部署没撒老鼠药就草率收兵了,这怎么行呢?

3.这件事你千万不要草率收兵,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4.尽管天气寒冷,这项水利工程验收时也要严格坚持标准,不能草率收兵

收兵(shoub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收兵是什么意思 收兵读音 怎么读 收兵,拼音是shōu bīng,收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收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