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兵 [shòu bīng]
1. 古代藏兵器于国,有战事经祭告后发给兵士。
授兵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藏兵器于国,有战事经祭告后发给兵士。
引《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及其受兵输,亦如之。”
孙诒让 正义引 惠士奇 曰:“古者兵器藏於国,有事而后授兵,既事復还兵。”
《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 将伐 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
杜预 注:“大宫, 郑 祖庙。”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太傅 懿 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 洛水 浮桥。”
国语词典
授兵 [shòu bīng]
⒈ 古代藏兵器于宗庙中,遇战争,则祭告于宗庙,然后以兵器授与出征的军士。
引《周礼·夏官·司兵》:「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
《左传·隐公十一年》:「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
授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台仗释义:《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己丑,高贵乡公 卒”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戊子夜,帝自将冗从僕射 李昭、黄门从官 焦伯 等下 陵云臺,鎧仗授兵,欲因际会,自出讨 文王。”后因以“云臺仗”指天子的殿中宿卫。
- 2.
大宫释义:帝王诸侯的祖庙。《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 将伐 许。五月甲辰,授兵於大宫。”杜预 注:“大宫,郑 祖庙。”《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大尹立 啟,奉丧殯于大宫,三日而后国人知之。”
- 3.
授兵释义:古代藏兵器于国,有战事经祭告后发给兵士。《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及其受兵输,亦如之。”孙诒让 正义引 惠士奇 曰:“古者兵器藏於国,有事而后授兵,既事復还兵。”《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 将伐 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杜预 注:“大宫,郑 祖庙。”《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太傅 懿 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 洛水 浮桥。”
- 4.
樵山释义:⒈谓柴薪堆积如山。唐 贾岛《朝饥》诗:“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⒉采樵于山。清 方亨咸《记老神仙事》:“尝见稗官所誌 侯元 者,樵山遇老人授兵法。”
- 5.
直隶总督释义:直隶总督,驻地为省城保定。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雍正二年例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
- 6.
被假释义:借用。《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今诣 许昌,不过中宿,许昌 别库,足相被假。”胡三省 注:“许昌 别库贮兵甲;洛阳 有武库,故曰别库。被假,谓授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