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遗 [jiàn yí]
1. 被遗弃。
见遗 引证解释
⒈ 被遗弃。
引《南史·杨公则传》:“昔 廉颇、马援 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唐 李颀 《不调归东川别业》诗:“寸禄言可取,託身将见遗。”
⒉ 赠送给我。
引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近有 张生 者, 晋 司马华 九世孙,不远千里,以 孔子 木履一枚见遗,云传宝已二百年。”
见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丑状释义:⒈指形貌丑陋。《后汉书·周燮传》:“燮 生而钦颐折頞,丑状骇人。”南朝 宋 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李牧 愧长袖,郤克 慙躧步,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⒉指丑恶的行为。《新唐书·元载传》:“会 李少良 上书詆其丑状,载 怒,奏杀 少良。”
- 2.
人亡物在释义:人死了,东西还在。 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 3.
夜尿症释义:见遗尿。
- 4.
物在人亡释义:人死了,东西还在。 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 5.
箧衍释义:方形竹箱,盛物之器。 《庄子·天运》:“夫芻狗之未陈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衍,笥也,盛狗之物也。”明 宋濂《<笔记>序》:“濂 从公游者最久,既受此编以归,迺私序卷端,寘诸篋衍,而择善学授焉。”清 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三世簪缨存旧德,百年篋衍见遗经。”
- 6.
见遗释义:⒈被遗弃。《南史·杨公则传》:“昔 廉颇、马援 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唐 李颀《不调归东川别业》诗:“寸禄言可取,託身将见遗。”⒉赠送给我。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近有 张生 者,晋 司马华 九世孙,不远千里,以 孔子 木履一枚见遗,云传宝已二百年。”
- 7.
贫稚释义:贫贱而年少。《辽史·逆臣传中·海思》:“会同 五年,詔求直言。时 海思 年十八,衣羊裘,乘牛诣闕。有司问曰:‘汝何故来?’对曰:‘应詔言事。苟不以贫稚见遗,亦可备直言之选。’有司以闻。”
- 8.
遗思释义:⒈犹怀念。汉 秦嘉《留郡赠妇》诗之三:“何用敍我心,遗思致款诚。”汉 刘桢《公燕》诗:“遗思在玄夜,相与復翱翔。”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之一:“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⒉谓死者身后人们对他的怀念。宋 梅尧臣《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还同 羊叔子,罢市见遗思。”元 袁桷《忆昔》诗之二:“《凯风》有遗思,愿言继餘芳。”明 张居正《恭述祖德》诗:“太平十八祀,万姓有遗思。”⒊指死者留下令人怀念之物。《宋书·黄回传》:“先朝御服,犹有二舆,弓剑遗思,尚在车府。”⒋犹留意。《后汉书·
- 9.
遗金释义:⒈遗落的金子。《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羊子 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唐 方干《处州献卢员外》诗:“落地遗金终日在,经年滞狱当时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孟沂 见了丫鬟叙述道:‘昨日多蒙娘子美情,拾还遗金,今日特来造谢。’”⒉《韩诗外传》卷十:“吴 延陵季子 游於 齐,见遗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臣,有友不友,当暑衣裘,吾岂取金者乎?’”后人常以“遗金”赞叹 吴季子 其事。北周 庾信《五月披裘负薪赞》:“虽逢 季子,不拾遗金。”南朝
- 10.
镂管释义:⒈雕花的笔管。 南朝 梁元帝 有《谢东宫赐白牙鏤管笔啟》。亦借指笔。晋 王羲之《笔经》:“有人以緑沉桼竹管及鏤管见遗,用之多年。”唐 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诗之四:“只见篇章矜鏤管,不知勋业柱青冥。”⒉乐器。刻花的竹管。晋 王嘉《拾遗记·周穆王》:“器则有 岑华 鏤管…… 岑华,山名也,在 西海 上,有象竹,截为管吹之,为羣凤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