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ào,(1) 估计,猜想。【组词】:料想。预料。(2)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组词】:材料。料子。备料。(3) 喂牲口用的谷物。【组词】:草料。(4)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组词】:料器。(5) 烹调时的调味品。【组词】:调料。(6) 整理,处理。【组词】:料理。(7) 量词,用于中药配制丸药,处方剂量的全份。【组词】:配一料药。
sī,(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组词】: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组词】:铁丝。菌丝。肉丝。游丝。(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组词】: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组词】:情丝。愁丝。(6) 指弦乐器。【例句】: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dēng,(1) 照明的器具。【组词】:电灯。路灯。灯火(泛指亮的灯)。灯语(通讯方法之一)。灯标。(2)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组词】:红绿灯。指示灯。酒精灯。(3) 装饰张挂的彩灯。【组词】:灯节。灯市。河灯。冰灯。
1. 以玛瑙、紫石英等为主要原料,煮浆抽丝制成的灯。
⒈ 以玛瑙、紫石英等为主要原料,煮浆抽丝制成的灯。
引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五·料丝》:“料丝灯出於 滇 南,以金齿卫者为胜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料丝》:“料丝灯见 李西涯 诗,而诗用‘繚丝’字, 郎瑛 谓误也。”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天色已黑, 虞 府厅上点起一对料丝灯来。”
亦作“料丝鐙”。 清 王夫之 《杂物赞·料丝灯》诗序:“料丝鐙,烧药石为之,六方合成,外如丝,内如屏,花卉虫鸟,五彩斯备。然鐙其中,尤为綺丽。”
⒈ 料丝制成的灯。将玛瑙、紫石英诸药捣碎煮成粉状,再加天花菜使其凝结,然后缫为丝,织成绢状,画上人物山水再制成灯。
引《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天色已黑,虞府厅上点起一对料丝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