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n,(1) 寒冷。【组词】:凛冽。凛凛。(2) 严肃,严正有威势。【组词】:凛然。凛若冰霜。
lǐn,(1) 寒冷。【组词】:凛冽。凛凛。(2) 严肃,严正有威势。【组词】:凛然。凛若冰霜。
1. 寒冷。
例水气凛凛。
英[ cold; ]
2.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例凛凛如生。
英[ stern; awe-inspiring; severe; strict; be forbidding in appearance; ]
⒈ 寒冷。
引《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螻蛄夕鸣悲。”
《文选·潘岳<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李善 注引《说文》曰:“凛凛,寒也。”
唐 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冰片高堆金错盘,满堂凛凛五月寒。”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一折:“疏剌剌风乱鼓,寒凛凛望长天一色粉粧铺。”
《西游记》第四八回:“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惨雾重浸,大雪纷纷盖地。”
⒉ 借指年老。按,此用前引“岁云暮”之意。
引宋 苏轼 《李杞寺丞见和复用元韵答之》:“吾年凛凛今几餘,知非不去惭 卫 蘧。”
⒊ 威严而使人敬畏的样子。
引唐 王勃 《慈竹赋》:“气凛凛而犹在,色苍苍而未离。”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九:“予观 颜平原 书,凛凛正色,如在廊庙,直言鯁论,天威不能屈。”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灯火直下,见了你兄弟身材凛凛,相貌堂堂,教那姐姐可是怕也不怕。”
《明史·齐泰黄子澄等传赞》:“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再生缘》第二二回:“皇都掛榜纳英才, 熊浩、芝田 上马来。壮志堂堂行色远,英风凛凛战谋偕。”
茅盾 《右第二章》:“站在这两个威风凛凛的人面前, 李先生 自己也好象变做另一个人了。”
⒋ 惊恐畏惧貌。
引《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初, 孙权 以妹妻 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餘人,皆亲执刀侍立, 先主 每入,衷心常凛凛。”
宋 苏轼 《陈公弼传》:“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一折:“方今 汉朝 献帝 在位,被那 董卓 专权,擅作威福,生杀由己。文武百官,皆凛凛不敢正目而视。”
明 张居正 《<张太岳集>序》:“严大辟之刑,俾九围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二臺省者即 光斗、涟 也,两人公忠一体,有所举劾,必諮而后行,权贵人皆凛凛畏之。”
⒌ 犹犀利。
引宋 罗烨 《醉翁谈录·吴氏寄夫歌》:“昔君初奏三千牘,凛凛文锋谁敢触?”
⒈ 寒冷。
引汉·蔡琰〈胡茄十八拍〉诗一八首之五:「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文选·潘岳·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⒉ 态度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例如:「威风凛凛」。
1.森林坚决地抖掉了身上残余的夜的黑暗,浑身苍绿,威风凛凛地站了起来。
2.江水又凶猛起来,此时长江改头换面,身披银甲,威风凛凛。
3.秋天来了,地里的玉米像一个个战士威风凛凛;高粱没事偷着乐,一个个脸通红;大豆乐开了嘴;谷子笑歪了腰。
4.看,那一盆盆菊花正在傲霜怒放哩。它们五彩缤纷,红的像火,白的如雪碧粉的似霞,黄的赛金。它们千姿百态,有的像一个狮子头,威风凛凛,有的如女孩头上的小辫,多姿多彩,有的似少女娇羞的脸庞,亭亭玉立。这美丽的
5.你舞动神州的雄风,似那威风凛凛的雄狮。
6.他穿上军服,还真有点威风凛凛的气势。
7.好心情像冬日的暖阳,哪怕寒风凛凛,心中却暖意融融;好心情像夏日的冰饮,哪怕烈日炎炎,心头却清亮甜蜜。
8.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9.宋景诗浑身是胆,面对刀山剑树,毫无惧色,威风凛凛地闯了进去,如入无人之境。
10.鲁智深手执禅杖,威风凛凛,对镇关西怒目而视。
11.狮子是非洲草原的百兽之王,它金发飘逸,步履从容,那威风凛凛的模样令人望而生畏、肃然起敬。
12.雄狮一头长毛,像金黄色的鬈发;一声长吼,四面回响;迈开步子,威风凛凛。
13.办公桌后的高背椅上,正襟危坐着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
14.想当年,这位老将军在战场上威风凛凛。
15.元旦这天,寒风凛凛,大雪纷飞。
16.只见将军正襟危坐,威风凛凛。
17.队列里,战士们一个个全副武装,威风凛凛。
18.在敌人的法庭上,王若飞威风凛凛,宁死不屈。
19.他身材魁梧,穿上军装后,更显得威风凛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