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徐光启 徐光启的意思
guāng

徐光启

简体徐光启
繁体徐光啟
拼音xú guāng qǐ
注音ㄒㄩˊ ㄍㄨㄤ ㄑㄧ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ú,(1) 缓,慢慢地。【组词】:徐步。徐缓。徐图。徐徐。(2) 姓。

guāng,(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组词】: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例句】: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3) 使显赫。【组词】:光大。光宗耀祖。(4) 景物。【组词】:春光明媚。(5) 光滑。【组词】:光滑。光洁。光泽。(6) 完了,一点不剩。【组词】:杀光烧光。吃光用光。(7) 露着。【组词】:光膀子。(8) 单,只。【例句】:光剩下一口气。(9) 姓。

qǐ,(1) 打开。【组词】:启封。启门。某某启。启齿。(2) 开始。【组词】:启用。启程。启运。(3) 开导。【组词】:启迪。启发。启蒙。启示。启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启下。(4) 陈述。【组词】:启事。(5) 书信。【组词】:书启。小启。

徐光启的意思

徐光启 [xú guāng qǐ]

1. 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1604年进士。1632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次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较早引进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生产有促进作用。编著《农政全书》,并主持编译《崇祯历书》。


徐光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农丈人释义: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农丈人一星,在南斗西南,老农主穡也。”宋 王应麟《玉海·祥瑞·天瑞》:“祥符 四年正月戊寅,夜,老人星见。己丑,司天言农丈人星见,主岁丰。”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一:“农丈人一星,在斗西南,老农主稼穡也。其占与糠略同。与箕宿边杵星相近。盖人事作乎下,天象应乎上,农星其殆始於此也。”
    • 2.
      农月释义:农事繁忙的月份。《后汉书·循吏传·秦彭》:“兴起稻田数千顷,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各立文簿,藏之乡县。”《三国志·吴志·华覈传》:“臣省月令,季夏之月,不可以兴土功……六月戊己,土行正王,既不可犯,加又农月,时不可失。”《旧唐书·韦凑传》:“明年春,起 金仙、玉真 两观,用工巨亿。凑 进諫曰:‘陛下去夏,以妨农停两观作,今正农月,翻欲兴功。’”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又命天下:乡置一鼓,遇农月,晨鸣鼓,众皆会,及时力服田。”
    • 3.
      厘毫释义:亦作“釐豪”。毫厘。形容极小。《宋书·恩倖传·徐爰》:“而諂侧轻险,与性自俱,利口谗妄,自少及长,奉公在事,釐豪蔑闻,初无愧满,常有闚进。”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八:“自二十九年勘缓以至于今,实未尝有釐毫之输纳也。”
    • 4.
      杜母释义:⒈《后汉书·杜诗传》:“七年,迁 南阳 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於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於 召信臣,故 南阳 为之语曰:‘前有 召父,后有 杜母。’”后遂以“杜母”称扬父母官。明 汤显祖《牡丹亭·延师》:“杜母 高风不可攀,甘棠游憩在 南安。”⒉石竹子的别名。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六:“石竹子,《本草》名瞿麦,一名巨句麦,一名大菊,一名大兰,又名杜母草、燕麦、蘥麦。”
    • 5.
      树瘢释义: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二:“栽二年之上桑,穀雨时,其间但有芽叶不旺者,以硬木贴树身,去地半指,一斧截断,快錛更妙,糝土封其树瘢。”
    • 6.
      水脉释义:亦作“水脉”。 水流。因形如人体脉胳,故名。指地下水泉。也称泉脉。晋 张华《博物志》卷八:“自 燉煌 西涉流沙往外国,沙石千餘里,中无水,时则有伏流处,人莫能知,皆乘骆驼,骆驼知水脉,过其处輒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於其蹋处掘之,輒得水。”《太平广记》卷三九九引 唐 丁用晦《芝田录·李德裕》:“贫道所謁相公者,为足下通 常州 水脉。京都一眼井,与 惠山寺 泉脉相通。”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今欲知此地水脉安在,宜掘一地窖,於天明辨色时,人入窖以目切地,望地面有气如烟腾腾上出者,水气。气所出处,水脉在
    • 7.
      海青碾释义:古农具名。 以石为辊轴,轧轹谷粒。筑平圆形之台,辊轴压于台面,绕中心之柱旋转。或用人力,或用牲畜之力。因其盘旋疾速,故曰海青(海东青鸟)。参阅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三。
    • 8.
      溪峒释义: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父椎牛骨,而子渐之,谿峒土人数十年而食假鬼。”
    • 9.
      熟田释义:⒈谓庄稼成熟。《法苑珠林》卷七九:“百艸俱滋茂,五穀皆熟田。”⒉常年耕种的田地。《通典·食货二》:“即使逃走帖卖者,帖荒田七年,熟田五年,钱还地还,依令听许。”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六:“若诸色种子,年年拣浄,别无稗莠,数年之间,可无荒薉,所收常倍於熟田。”清 曹寅《晚过南园》诗:“十亩熟田千树果,读书空老不知耕。”⒊古代特指田畔种乌臼树,以臼子完粮者称为熟田。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八:“临安郡 中,每田十数亩,田畔必种臼数株,其田主嵗收臼子,便可完粮。如是者租额亦轻,佃户乐於承种,谓之熟田。若无
    • 10.
      番藷释义:同“番薯”。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七:“山藷,形魁垒;番藷,形圆而长。其味,则番藷甚甘,山藷为劣耳。”
    • 11.
      絶胜释义:⒈最佳。⒉引申为最佳之处。⒊远远超过。详细解释最佳。唐 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入庐山回归沃州序》:“会稽 山水,自古絶胜。”引申为最佳之处。宋 范成大《与同僚游栖霞》诗:“竹杖芒鞵俗网疎,每逢絶胜更踟蹰。”明 高启《游天平山记》:“众莫不尤余好奇之过,而余亦笑其恇怯頽败,不能得兹山之絶胜也。”远远超过。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之一:“最是一年春好处,絶胜烟柳满皇都。”宋 王安石《水花》诗:“纵被春风吹作雪,絶胜南陌碾成尘。”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七:“﹝水转筒车﹞日夜不息,絶胜人牛所转。”清
    • 12.
      绝胜释义:⒈最佳。唐 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入庐山回归沃州序》:“会稽 山水,自古絶胜。”⒉引申为最佳之处。宋 范成大《与同僚游栖霞》诗:“竹杖芒鞵俗网疎,每逢絶胜更踟蹰。”明 高启《游天平山记》:“众莫不尤余好奇之过,而余亦笑其恇怯頽败,不能得兹山之絶胜也。”⒊远远超过。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之一:“最是一年春好处,絶胜烟柳满皇都。”宋 王安石《水花》诗:“纵被春风吹作雪,絶胜南陌碾成尘。”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七:“﹝水转筒车﹞日夜不息,絶胜人牛所转。”清 唐孙华《再哭蔗庵公》诗之二:“絶胜薶朔漠
    • 13.
      萹竹释义:即萹蓄。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六:“萹蓄,亦名萹竹。”参见“ 萹蓄 ”。
    • 14.
      课农释义:⒈督责务农。《魏书·太祖纪》:“登国 元年……二月,幸 定襄 之 盛乐。息众课农。”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汤潜菴 巡抚 江苏,《出郭》云:‘按部雨餘香稻熟,课农花发晓云轻。’人言公理学名儒,何诗之清婉也?”⒉学习务农。明 徐光启《先考事略》:“尝业贾,不肯屑瑟计会,復谢去,间课农学圃自给。”
    • 15.
      调鼎释义:⒈烹调食物。 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余见宰人叹曰:‘伊尹 与 易牙 同知调鼎,而有贤不肖之殊。’”唐 刘禹锡《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左传》:‘晏子 曰:“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是古人调鼎用梅醢也。”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八:“《农桑通诀》曰:又一种泽蒜,可以香食。吴 人调鼎,率多用此。”⒉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 有莘氏 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 汤 也。”唐 孟浩然《都下
    • 16.
      谘询释义:⒈征求意见。汉 王逸《九思·疾世》:“纷载驱兮高驰,将諮询兮皇 羲。”《三国志·吴志·贺邵传》“邵 年四十九”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晋书》:“时朝廷初建,动有疑议,宗庙制度皆 循 所定,朝野諮询,为一时儒宗。”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至 鬻熊 知道,而 文王 諮询。”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中令知人》:“中令在 北京 日,素与 周祖 亲洽。周太祖 屡召中令諮询戎事。”王重民《<徐光启集>序言》:“在博访谘询以外,进而通过试验,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⒉询问,打听。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 17.
      谿峒释义: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父椎牛骨,而子渐之,谿峒土人数十年而食假鬼。”
    • 18.
      豆芽菜释义:豆芽。一般指黄豆芽和绿豆芽。明 陈嶷《豆芽菜赋》:“主人闻而笑曰:得非市之所鬻豆芽菜乎?”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六:“豆芽菜:拣菉豆,水浸二宿。候涨,以新水淘,控乾。用芦席洒湿衬地,掺豆於上,以湿草荐覆之,其芽自长。大豆芽同此。”亦作“豆牙菜”。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又有海豆菜,形如豆牙菜,其首如泥螺,蘸醋生食。”
    • 19.
      贡市释义:外国或异族商人随贡使到指定地点进行的贸易。 明 张居正《答吴环洲》:“属夷处置适宜,则土虏之真情可得,而两镇之贡市愈坚,当今边务,莫要於此矣。”明 徐光启《海防迂说》:“论者徒恐贡市往来,道之入寇。”《明史·外国传三·日本》:“乃装巨舟,遣其属 善妙 等四十餘人随 直 等来贡市,於三十六年十月初,抵 舟山 之 岑港。”
    • 20.
      贪冒释义:⒈贪得;贪图财利。《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隋书·炀帝纪下》:“贪冒货贿,不知纪极。”唐 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明 徐光启《漕河议》:“公忠廉直之官可得见长,贪冒闒茸之伦可得著罪。”⒉指贪图财利的人。《旧唐书·职官志二》:“较之优劣,而定其留放,所以正权衡,明与夺,抑贪冒,进贤能。”
徐光启是什么意思 徐光启读音 怎么读 徐光启,拼音是xú guāng qǐ,徐光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徐光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