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存亡 存亡的意思
cúnwáng

存亡

简体存亡
繁体
拼音cún wáng
注音ㄘㄨㄣˊ ㄨ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ún,(1)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组词】:存在。存亡。生存。(2) 保留,留下。【组词】: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伪存真。(3) 寄放。【组词】:寄存。(4) 停聚。【组词】:存水。(5) 怀有,怀着。【组词】:存心。不存任何奢望。

wáng wú,(1) 逃。【组词】:逃亡。流亡。(2) 失去。【组词】:亡佚。亡羊补牢。(3) 死。【组词】:伤亡。死亡。(4) 灭。【组词】: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 古同“无”,没有。

基本含义

指生存与灭亡,存活与毁灭。

存亡的意思

存亡 [cún wáng]

1. 生存和死亡,存在和灭亡。

关系生死存亡的战争。

[live or die; survive or perish;]

存亡 引证解释

⒈ 存在或灭亡;生存或死亡。

《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一旦有急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 季心、剧孟 耳。”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 益州 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奬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大德 入其国,厚餉官守,悉得其纤曲。见华人流客者,为道亲戚存亡,人人垂涕,故所至士女夹道观。”
宋 陈亮 《又乙巳春书之一》:“自棘寺归,闭门不与人交往。以妻弟之故,一出数日,便为兇徒聚数十人而欲杀之。一命存亡,仅丝髮许,而告之州县,漠然不应。”
鲁迅 《集外集拾遗·报<奇哉所谓……>》:“因为国的存亡是在政权,不在语言文字的。 美国 用英文,并非 英国 的隶属; 瑞士 用德法文,也不被两国所瓜分。”

⒉ 指生者和死者。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居寂寞之无为,蹈修直而执平者,道人也;尽烝尝於存亡,保髮肤以扬名者,孝人也。”
《北齐书·文宣帝纪》:“故 殷州 刺史 刘丰 、故 济州 刺史 蔡儁 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殞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慰逮存亡。”
宋 苏轼 《与孙叔静书》之六:“旅殯无人照管,或毁坏暴露,愿公愍其不幸,因巡检至其所,特为一言於彼守令,得稍修治其殯,常戒主者保护之,以须其子之至,则恩及存亡耳。”

⒊ 指衰亡;灭亡。

《国语·郑语》:“凡 周 存亡,不三稔矣!君若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当时或谓公曰:‘城旦夕且破,何空自苦乎?’公曰:‘吾誓与此贼存亡,不使诸君独死。’”

⒋ 引申指丧失、陷落。

唐 独孤及 《故御史中丞卢弈谥议》:“或曰:‘ 洛阳 之存亡,操兵者实任其咎,非执法吏所能抗,师败将犇去之可也。’”

⒌ 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

《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脩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
汉 王充 《论衡·恢国》:“世有死而復生之人,人必谓之神。 汉 统絶而復属, 光武 存亡,可谓优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继絶存亡,贤者之事也。 管夷吾 用,所以能继絶世存亡国焉耳。”


国语词典

存亡 [cún wáng]

⒈ 存在或衰亡。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⒉ 生或死。

《文选·潘安·寡妇赋》:「痛存亡之殊制兮,将迁神而安厝。」
《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吾今两弟不知存亡,妻小失散,为之奈何?」

生死

⒊ 生者与死者。

《文选·颜延年·阳给事诔》:「古之烈士,无以加之,可赠给事中,振恤遗孤,以慰存亡。」


存亡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死活释义:⒈活得下去活不下去(多用于否定句):这种做法简直是不顾别人的死活。⒉无论如何:叫他别去,他死活要去。我劝了他半天,他死活不答应。
    • 2.
      生死释义:⒈生存和死亡:生死关头。生死与共。同生死,共患难。⒉属性词。同生共死,形容情谊极深:生死弟兄。生死之交。

存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存亡继絶释义:亦作“存亡續絕”。 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穀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 嘗有存亡繼絶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范宁 集解:“存亡,謂存 邢 衛;繼絶,謂立 僖公。”《汉书·吴王濞传》:“今諸王苟能存亡繼絶,振弱誅暴,以安 劉氏,社稷所願也。”唐 吴兢《贞观政要·安边》:“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絶,列聖通規。”宋 苏轼《宋襄公论》:“桓 文 之師,存亡繼絶,猶不齒於 仲尼 之門,況用人於夷鬼以求霸,而謂王者之師可乎?”明 刘基《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
    • 2.
      存亡续絶释义:见“存亡繼絶”。
    • 3.
      存亡絶续释义:继续生存或者灭亡。形容势态十分危急。清 刘大櫆《金节母传》:“嗚呼,太恭人以一女子,當 金氏 存亡絶續之交,一心惟以鞠子爲事。其濟,則祖考之 靈;如其不濟,有死而已……卒使 金氏 之門烝嘗無缺,墜而復興。”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务》:“我们民族已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国共两党亲密地团结起来呵!”
    • 4.
      三分释义:⒈谓一分为三。《左传·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天下三分,益州 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清 唐孙华《涿州怀古》诗:“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犹应恋故都。”⒉指 三国 史话。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霍四究 説《三分》,尹常 卖《五代史》。”⒊十分之三。元 本 高明《琵琶记·牛小姐盘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话,不肯全抛一片心。”茅盾《子夜》十七:“他们是不肯随便放过的,况又有三分酒遮了脸。”⒋十份中的三份。《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七兮
    • 5.
      亏汙释义:亏损玷污。《续列女传·汉孝平王后》:“君子谓 平后 体自然贞淑之行,不为存亡改意,可谓节行不亏污矣。”《新唐书·武平一传》:“况 两仪、承庆殿 者,陛下受朝听讼之所,比大饗羣臣,不容以倡优媟狎亏污邦典。”
    • 6.
      井络释义:⒈井宿区域。晋 左思《蜀都赋》:“岷山 之精,上为 井络。”刘逵 注:“《河图括地象》曰:‘岷山 之地,上为 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为 天井’,言 岷山 之地,上为 东井 维络;岷山 之精,上为天之 井 星也。”唐 孙樵《刻武侯碑阴》:“是 井络 之野,与 武侯 存亡俱矣。”惜秋《维新梦·授职》:“回望 天彭 井络,彗星作作芒寒。”⒉井宿的分野。专指 岷山。唐 李商隐《井络》诗:“井络 天彭 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张索《拟李义山<井络>》诗:“井络 天彭 地势雄,极天云雾起鸿濛。”⒊泛指 蜀
    • 7.
      人事释义:⒈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事科。人事材料。人事安排。⒊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事纠纷。人事摩擦。⒋事理人情:不懂人事。⒌人力能做到的事:尽人事。⒍人的意识的对象:不省人事。他昏迷过去,人事不知。⒎礼物:这次回去得给老大娘送点儿人事,表表我的心意。
    • 8.
      八秩释义:亦作“八帙”。 亦作“八袟”。八十岁。《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本指古代帝王对老人的优待,后因称八十岁为八秩,九十岁为九秩。唐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宋 陆游《致仕后即事》诗之十二:“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宋 龚颐正《芥隐笔记·八十为八秩》:“《礼》年八十日有秩,故以八十为八秩。又道家流用此语,白乐天 屡用之。自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时俗谓七十以上为开第八秩。”《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臣祖母年踰八袠,独居故里,未知存亡
    • 9.
      六正释义:⒈春秋 晋 统帅三军的六卿。 《左传·襄公二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杜预 注:“三军之六卿。”孔颖达 疏:“三军将佐有六,与六正数同,故以六正为六卿也。”⒉臣子对国君之六种正当的品行。汉 刘向《说苑·臣术》:“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六邪?六正者,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进善通道,勉主以礼义,论主以长策,将顺其美
    • 10.
      兴王释义:⒈励精图治,勤于王业的君主。《国语·晋语六》:“兴王赏諫臣,逸王罚之。”⒉指开创基业的君主。《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心存亡国所以失之,览观兴王所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矣。”《隋书·李德林传》:“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韞大圣之能。”
    • 11.
      兵者释义:⒈孙子曰:兵。⒉者,国之大事。⒊,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⒋也。
    • 12.
      南邦释义:南国;南方。《诗·大雅·崧高》:“王命 召伯,定 申伯 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汉 焦赣《易林·复之大畜》:“南邦大国,鬼魅满室。讙声相逐,为我行贼。”元 揭徯斯《送也速答儿赤序》:“国家臣妾万邦,南邦为一,餘六十年而教化不兴,风俗日坏,奸宄屡作者,任法律而务财用也。”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钞》:“南邦存亡呼吸,向(向荣)军既不能援,陈金綬 盛保 所带官军,尚不知行抵何处。”刘师培《文说·宗骚篇》:“考其职掌,是属清庙之官,列彼礼文,半杂南邦之典。”
    • 13.
      危亡之秋释义:危急存亡的时期。秋在古语中是时期的意思。
    • 14.
      同异释义:⒈战国时名家惠施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为小同异;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此为大同异。⒉相同与不同。⒊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同于己与不同于己。⒋谓差异,不同。⒌异议。亦指立异议。⒍引申指有异志,叛乱。⒎指异于己的观点、见解。
    • 15.
      嘉事释义:⒈指嘉礼。古代五礼之一。《礼记·冠义》:“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郑玄 注:“嘉事,嘉礼也。宗伯掌五礼:有吉礼、有凶礼、有賔礼、有军礼、有嘉礼。”⒉指朝礼。《左传·定公十五年》:“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杜预 注:“嘉事,朝礼。”
    • 16.
      图存释义:谋划国家存亡大计。
    • 17.
      大节释义:⒈指有关国家、民族存亡安危的大事。⒉指临难不苟且的节操:大节凛然。大节不辱。
    • 18.
      大钧释义:⒈指天或自然。 《文选·贾谊<鵩鸟赋>》:“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李善 注:“如淳 曰:‘陶者作器於钧上,此以造化为大钧。’应劭 曰:‘阴阳造化,如钧之造器也。’”晋 陶潜《神释》诗:“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唐 李白《门有车马客行》:“惻愴竟何道,存亡任大钧。”王闿运《愁霖赋》:“余以身心为策兮,大钧为轮;四时为马兮,百年为旬。”⒉古乐中的大调。《国语·周语下》:“大钧有鎛无钟。”韦昭 注:“大调,宫商也。”⒊三国 魏 有《武始》、《咸熙》、《章斌》三舞,总名为《大钧之乐》。
    • 19.
      存亡有分释义:存:生存;亡:死亡;分:定分。人的生死、物的存亡各有定分。
    • 20.
      存亡绝续释义:(民族、国家等)存在或灭亡,断绝或延续,形容局势非常危急:存亡绝续的关头。

存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存亡继絶释义:亦作“存亡續絕”。 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穀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 嘗有存亡繼絶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范宁 集解:“存亡,謂存 邢 衛;繼絶,謂立 僖公。”《汉书·吴王濞传》:“今諸王苟能存亡繼絶,振弱誅暴,以安 劉氏,社稷所願也。”唐 吴兢《贞观政要·安边》:“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絶,列聖通規。”宋 苏轼《宋襄公论》:“桓 文 之師,存亡繼絶,猶不齒於 仲尼 之門,況用人於夷鬼以求霸,而謂王者之師可乎?”明 刘基《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
    • 2.
      存亡续絶释义:见“存亡繼絶”。
    • 3.
      存亡絶续释义:继续生存或者灭亡。形容势态十分危急。清 刘大櫆《金节母传》:“嗚呼,太恭人以一女子,當 金氏 存亡絶續之交,一心惟以鞠子爲事。其濟,則祖考之 靈;如其不濟,有死而已……卒使 金氏 之門烝嘗無缺,墜而復興。”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务》:“我们民族已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国共两党亲密地团结起来呵!”
    • 4.
      三分释义:⒈谓一分为三。《左传·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天下三分,益州 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清 唐孙华《涿州怀古》诗:“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犹应恋故都。”⒉指 三国 史话。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霍四究 説《三分》,尹常 卖《五代史》。”⒊十分之三。元 本 高明《琵琶记·牛小姐盘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话,不肯全抛一片心。”茅盾《子夜》十七:“他们是不肯随便放过的,况又有三分酒遮了脸。”⒋十份中的三份。《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七兮
    • 5.
      亏汙释义:亏损玷污。《续列女传·汉孝平王后》:“君子谓 平后 体自然贞淑之行,不为存亡改意,可谓节行不亏污矣。”《新唐书·武平一传》:“况 两仪、承庆殿 者,陛下受朝听讼之所,比大饗羣臣,不容以倡优媟狎亏污邦典。”
    • 6.
      井络释义:⒈井宿区域。晋 左思《蜀都赋》:“岷山 之精,上为 井络。”刘逵 注:“《河图括地象》曰:‘岷山 之地,上为 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为 天井’,言 岷山 之地,上为 东井 维络;岷山 之精,上为天之 井 星也。”唐 孙樵《刻武侯碑阴》:“是 井络 之野,与 武侯 存亡俱矣。”惜秋《维新梦·授职》:“回望 天彭 井络,彗星作作芒寒。”⒉井宿的分野。专指 岷山。唐 李商隐《井络》诗:“井络 天彭 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张索《拟李义山<井络>》诗:“井络 天彭 地势雄,极天云雾起鸿濛。”⒊泛指 蜀
    • 7.
      人事释义:⒈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事科。人事材料。人事安排。⒊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事纠纷。人事摩擦。⒋事理人情:不懂人事。⒌人力能做到的事:尽人事。⒍人的意识的对象:不省人事。他昏迷过去,人事不知。⒎礼物:这次回去得给老大娘送点儿人事,表表我的心意。
    • 8.
      八秩释义:亦作“八帙”。 亦作“八袟”。八十岁。《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本指古代帝王对老人的优待,后因称八十岁为八秩,九十岁为九秩。唐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宋 陆游《致仕后即事》诗之十二:“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宋 龚颐正《芥隐笔记·八十为八秩》:“《礼》年八十日有秩,故以八十为八秩。又道家流用此语,白乐天 屡用之。自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时俗谓七十以上为开第八秩。”《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臣祖母年踰八袠,独居故里,未知存亡
    • 9.
      六正释义:⒈春秋 晋 统帅三军的六卿。 《左传·襄公二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杜预 注:“三军之六卿。”孔颖达 疏:“三军将佐有六,与六正数同,故以六正为六卿也。”⒉臣子对国君之六种正当的品行。汉 刘向《说苑·臣术》:“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六邪?六正者,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进善通道,勉主以礼义,论主以长策,将顺其美
    • 10.
      兴王释义:⒈励精图治,勤于王业的君主。《国语·晋语六》:“兴王赏諫臣,逸王罚之。”⒉指开创基业的君主。《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心存亡国所以失之,览观兴王所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矣。”《隋书·李德林传》:“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韞大圣之能。”
    • 11.
      兵者释义:⒈孙子曰:兵。⒉者,国之大事。⒊,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⒋也。
    • 12.
      南邦释义:南国;南方。《诗·大雅·崧高》:“王命 召伯,定 申伯 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汉 焦赣《易林·复之大畜》:“南邦大国,鬼魅满室。讙声相逐,为我行贼。”元 揭徯斯《送也速答儿赤序》:“国家臣妾万邦,南邦为一,餘六十年而教化不兴,风俗日坏,奸宄屡作者,任法律而务财用也。”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钞》:“南邦存亡呼吸,向(向荣)军既不能援,陈金綬 盛保 所带官军,尚不知行抵何处。”刘师培《文说·宗骚篇》:“考其职掌,是属清庙之官,列彼礼文,半杂南邦之典。”
    • 13.
      危亡之秋释义:危急存亡的时期。秋在古语中是时期的意思。
    • 14.
      同异释义:⒈战国时名家惠施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为小同异;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此为大同异。⒉相同与不同。⒊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同于己与不同于己。⒋谓差异,不同。⒌异议。亦指立异议。⒍引申指有异志,叛乱。⒎指异于己的观点、见解。
    • 15.
      嘉事释义:⒈指嘉礼。古代五礼之一。《礼记·冠义》:“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郑玄 注:“嘉事,嘉礼也。宗伯掌五礼:有吉礼、有凶礼、有賔礼、有军礼、有嘉礼。”⒉指朝礼。《左传·定公十五年》:“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杜预 注:“嘉事,朝礼。”
    • 16.
      图存释义:谋划国家存亡大计。
    • 17.
      大节释义:⒈指有关国家、民族存亡安危的大事。⒉指临难不苟且的节操:大节凛然。大节不辱。
    • 18.
      大钧释义:⒈指天或自然。 《文选·贾谊<鵩鸟赋>》:“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李善 注:“如淳 曰:‘陶者作器於钧上,此以造化为大钧。’应劭 曰:‘阴阳造化,如钧之造器也。’”晋 陶潜《神释》诗:“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唐 李白《门有车马客行》:“惻愴竟何道,存亡任大钧。”王闿运《愁霖赋》:“余以身心为策兮,大钧为轮;四时为马兮,百年为旬。”⒉古乐中的大调。《国语·周语下》:“大钧有鎛无钟。”韦昭 注:“大调,宫商也。”⒊三国 魏 有《武始》、《咸熙》、《章斌》三舞,总名为《大钧之乐》。
    • 19.
      存亡有分释义:存:生存;亡:死亡;分:定分。人的生死、物的存亡各有定分。
    • 20.
      存亡绝续释义:(民族、国家等)存在或灭亡,断绝或延续,形容局势非常危急:存亡绝续的关头。

存亡造句

1.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关头,你决不能为了儿女私情而英雄气短!

2.覆巢之下无完卵,岂可为一时的私利,出卖灵魂,而置国家民族存亡于不顾。

3.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这次你真是幸运,遇见存亡继绝了。

5.他意识到自己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下决心要与国家共存亡

6.在国家存亡之际,大家要团结一心,不要再起内鬨让亲痛仇快。

7.在这存亡绝续时刻,大家更要团结。

8.既然大家意见不一致,对于这个问题姑且存亡绝续吧。

9.此时正是国家存亡危急之秋,我们都肩负着拨乱反正的严峻任务。

10.修河堤,这是关系到几万人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深谋远虑,确保在百年内不能出问题。

11.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大丈夫当舍身报国,马革裹尸。

12.在决定生死存亡的战役中,前进才是我们的惟一出路。

13.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不要为私利而争斗,而要顾全大局。

14.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士牺牲,为了朝鲜人民早日过上和平安康的生活,为了祖国的生死存亡,黄继光毅然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5.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存亡的战争。

16.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存亡

17.李家如今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正需要少主您这样的英明领袖。

18.在危急存亡之秋,往往会出现能扭转乾坤的伟大人物。

19.党的存亡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20.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黄继光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的枪口。

存亡是什么意思 存亡读音 怎么读 存亡,拼音是cún wáng,存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存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