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称 [xì chēng]
2. 戏谑地称呼:因为他说话直爽,大伙戏称他“炮筒子”。
3. 戏谑性的称呼:“万事通”是人们对他的戏称。
戏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丫头片子释义:方言。对女孩子的戏称。
- 2.
乞米帖释义:⒈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向李太保借米的信。 又称《与李太保帖》。⒉戏称向人借贷的书牍。
- 3.
元佑脚释义:宋 黄庭坚 在 元祐 年间以书法知名,人戏称其书法为“元祐脚”。 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宋 陈师道《徐仙书》诗之一:“肯学 黄 家‘元祐脚’,信知人厄匪天穷。”
- 4.
元和脚释义:唐 刘禹锡 戏称 柳宗元 的书法。后亦指 柳公权 书法。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代指书法。
- 5.
光音王释义:镜的戏称。镜子拆散而为“光音王”,故云。
- 6.
内黄侯释义:螃蟹的别名。 因甲壳内有黄色胶状的物体,故戏称之。
- 7.
十友释义:⒈称相友好的十人。 ⒉戏称所喜爱的十物。
- 8.
卫生丸释义:⒈樟脑丸。也称卫生球。用萘制成,呈球形,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放在衣物中,可以防虫蛀。⒉俗戏称枪弹。
- 9.
却老先生释义:亦作“却老先生”。镊子的戏称。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四:“王僧虔 晚年恶白髮。一日对客,左右进铜镊。僧虔 曰:‘却老先生至矣,庶几乎?’”
- 10.
四配释义:⒈指 颜渊、子思、曾参、孟轲。旧时以此四人配祀 孔子 庙。颜渊、子思 居东,曾参、孟轲 居西,通称四配。其始配之年:颜渊 为 三国 魏 齐王 正始 二年(见《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曾参 为 唐睿宗 太极 元年(见《新唐书·礼乐志五》),孟轲 为 宋神宗 元丰 七年(见《宋史·神宗纪三》),子思 为 宋度宗 咸淳 三年(见《宋史·度宗纪》)。⒉明 袁宏道 戏称 孔子 为饮宗,祀为酒圣,以 阮籍、陶潜、王绩、邵雍 为配祀。
- 11.
在家僧释义:特指 宋 黄庭坚。戏称持戒谨严的佛教居士。
- 12.
填格子释义:爬格子,对写作工作的戏称。
- 13.
墨卿释义:⒈文人的别称。 唐 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随牒牵黄綬,离羣会墨卿。”宋 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发今人未悟之机,回百年已废之学,使后復言 唐 诗自君始,不亦词人墨卿之一快也!”清 王夫之《南岳赋》:“墨卿韵留于金石,琴客曲写其猗兰。”⒉墨的戏称。宋 苏轼《万石君罗文传》:“是时 墨卿、楮先生,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按,文中的四人为毛纯、罗文、墨卿、楮先生,各指笔、砚、墨、纸。
- 14.
天吃星释义:对好吃的人的戏称。
- 15.
好畤侯释义:纸的戏称。
- 16.
小相公释义:青楼女子对嫖客的戏称。
- 17.
尽盘将军释义:对贪食者的戏称。
- 18.
平公立释义:对砚屏的戏称。
- 19.
庐山公释义:驴的戏称。
- 20.
庙歌释义:就是在一定时间之内(比如说三个月或半年),南京夫子庙的所有喇叭里,唱出来的几乎都是同一首歌,这种旋律就被戏称为“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