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说书 说书的意思
shuōshū

说书

简体说书
繁体說書
拼音shuō shū
注音ㄕㄨㄛ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uō yuè shuì, ◎ 古同“悦”。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指以口头形式讲述故事或演讲,传播知识和文化。

说书的意思

说书 [shuō shū]

1. 包括评书、评弹、大鼓、弹词等的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

常是两座勾栏,专说史书。——宋·佚名《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story-telling;]

说书 引证解释

⒈ 解说经书。

《墨子·耕柱》:“能谈辩者谈辩,能説书者説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宋 王安石 《都官郎中致仕周公墓志铭》:“故相 张士逊 荐公説书国学,且諭公见执政,公固谢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史载之方题跋》:“太祖 召 郭无为 於 崇政殿 説书。”

⒉ 官名。专司在帝王之侧讲说经书。

《宋史·职官志二》:“崇政殿 説书: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徵 建寧 处士 彭炳 为 端本堂 説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上》:“宋、金、元 皆有 崇政殿 説书之官,其职有类经筵讲官而秩稍卑, 程伊川、杨龟山、游酢 皆为此官。”

⒊ 论说书法。

唐 颜真卿 《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予传授笔法之老舅 彦远 曰:‘吾闻昔日説书,若学有工而跡不至。’”

⒋ 表演评书、评话、弹词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兄可知道 泰州 柳敬亭,説书最妙。”
《老残游记》第二回:“明儿 白妞 説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三章:“每天晚上,总有这么几个不三不四的人,跑来听 黄三 说书。”


国语词典

说书 [shuō shū]

⒈ 讲解书义。

《墨子·耕柱》:「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说书。」

⒉ 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说唱艺术。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平话以及评话、弹词等。

《红楼梦·第四三回》:「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
《老残游记·第二回》:「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

⒊ 职官名。宋朝设置,陪侍天子内廷讲说经书。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等事。


说书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平话释义: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有说有唱,宋代盛行,由韵体散体相间发展为单纯散体,例如以散文为主的《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也作评话。
    • 2.
      评话释义:⒈同“平话”。⒉曲艺的一种,由一个人用当地方言讲说,如苏州评话。

说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回释义:⒈一次;一度。 ⒉一会儿。⒊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每一章称为一回。说书的一个段落也叫一回。
    • 2.
      书场释义:表演说书、弹词、相声等曲艺的场所。
    • 3.
      先生释义:⒈老师。⒉对知识界男子的尊称。⒊旧指账房管账的或从事文书工作的人。⒋旧指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为业的人。
    • 4.
      八大锤释义:戏曲剧目。 宋代故事戏。叙述宋朝岳飞被金兀朮义子陆文龙所败,参军王佐断臂诈降,赴金营说服陆文龙归宋,并与岳飞连手,大破金兵。剧中宋将岳云、严成方、狄雷、何元庆都使用双锺,所以剧名称为“八大锤”。亦称为“断臂说书”、“朱仙镇”、“车轮大战”。
    • 5.
      卖关子释义:⒈说书人说长篇故事,在说到重要关节处停止,借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叫卖关子。⒉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的时候,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而答应自己的要求:有话快说,别卖关子了!
    • 6.
      合生释义:⒈唐 代一种以歌咏为主,伴随舞蹈的伎艺。《新唐书·武平一传》:“伏见胡乐施於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合生》:“﹝ 唐 ﹞ 中宗 宴 两仪殿,胡人 袜子、何懿 倡‘合生’,歌言浅秽……即是‘合生’之原,起自 唐中宗 时也。”⒉亦作“合笙”。宋 代说书的一个流派。艺人当场指物赋诗,也称唱题目。其内容滑稽并含讽劝意味的,叫乔合生。宋 洪迈《夷坚支乙志·合生诗词
    • 7.
      听书释义:听说书人说书。
    • 8.
      女先释义:女先生。旧称以算命、说书等为业的女子。
    • 9.
      市人小说释义:本为古代城市中的一种说书艺术,又称说话。内容都为“古今惊听之事”。大概起于 唐 代,至 宋 时渐盛。后来经过文人记录整理,成为传世的通俗白话小说。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予 太和 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説,呼 扁鹊 作‘褊鹊’字,上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惟至 明 末,则 宋 市人小説之流復起,或存旧文,或出新制,顿又广行世间,但旧名湮昧,不復称市人小説也。”
    • 10.
      开讲释义:开始讲课、讲演或开始说书。
    • 11.
      得胜回头释义: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取其吉利之意。
    • 12.
      得胜头回释义: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
    • 13.
      悟头诗释义:即定场诗。说书人在开场时所念的诗。
    • 14.
      打谈释义:宋 元 时代称在街市演唱或说书。 《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折》:“我也不曾读书,我则听的那打谈的説 武王 立天下,寻访着 孟津 老姜。”明 刘元卿《贤奕编》卷二:“沉屯子 偕友入市,听打谈者説 杨文广 围困 柳州 城中,内乏粮餉,外阻救兵,蹙然踊叹不已。”《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又有那站高坡打谈的词曲 杨恭,到看这搧响鈸游脚僧演説 三藏。”
    • 15.
      扣子释义:⒈条状物打成的疙瘩。⒉纽扣。⒊章回小说或说书在最紧要、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地方。扣子能引起人对下面情节的关切。
    • 16.
      扬州评话释义:曲艺曲种。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清初形成于江苏扬州,用扬州方言说书。表演上讲究说表、噱头、口技。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历史、武侠、神怪和市井生活题材为主。
    • 17.
      拟话本释义:模拟说书形式的小说。
    • 18.
      放汤释义:曲艺术语。北方说书演员用扣子失当,而未能使听众入扣,叫做放汤。参见扣子。
    • 19.
      有家难奔,有国难投释义:谓走投无路。《水浒传》第十一回:“谁想今日被 高俅 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丁西林《等太太回来的时候》第一幕:“中国 的小说书上常常有两句话,描写一个潦倒的英雄,说弄得他‘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我不是一个小说书上的英雄,可是我目前的处境确是如此。”
    • 20.
      有话便长,无话便短释义:话多就长说,话少就短说。一般为说书人的套话,指故事多就多讲,故事少就少讲。

说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回释义:⒈一次;一度。 ⒉一会儿。⒊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每一章称为一回。说书的一个段落也叫一回。
    • 2.
      书场释义:表演说书、弹词、相声等曲艺的场所。
    • 3.
      先生释义:⒈老师。⒉对知识界男子的尊称。⒊旧指账房管账的或从事文书工作的人。⒋旧指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为业的人。
    • 4.
      八大锤释义:戏曲剧目。 宋代故事戏。叙述宋朝岳飞被金兀朮义子陆文龙所败,参军王佐断臂诈降,赴金营说服陆文龙归宋,并与岳飞连手,大破金兵。剧中宋将岳云、严成方、狄雷、何元庆都使用双锺,所以剧名称为“八大锤”。亦称为“断臂说书”、“朱仙镇”、“车轮大战”。
    • 5.
      卖关子释义:⒈说书人说长篇故事,在说到重要关节处停止,借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叫卖关子。⒉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的时候,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而答应自己的要求:有话快说,别卖关子了!
    • 6.
      合生释义:⒈唐 代一种以歌咏为主,伴随舞蹈的伎艺。《新唐书·武平一传》:“伏见胡乐施於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合生》:“﹝ 唐 ﹞ 中宗 宴 两仪殿,胡人 袜子、何懿 倡‘合生’,歌言浅秽……即是‘合生’之原,起自 唐中宗 时也。”⒉亦作“合笙”。宋 代说书的一个流派。艺人当场指物赋诗,也称唱题目。其内容滑稽并含讽劝意味的,叫乔合生。宋 洪迈《夷坚支乙志·合生诗词
    • 7.
      听书释义:听说书人说书。
    • 8.
      女先释义:女先生。旧称以算命、说书等为业的女子。
    • 9.
      市人小说释义:本为古代城市中的一种说书艺术,又称说话。内容都为“古今惊听之事”。大概起于 唐 代,至 宋 时渐盛。后来经过文人记录整理,成为传世的通俗白话小说。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予 太和 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説,呼 扁鹊 作‘褊鹊’字,上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惟至 明 末,则 宋 市人小説之流復起,或存旧文,或出新制,顿又广行世间,但旧名湮昧,不復称市人小説也。”
    • 10.
      开讲释义:开始讲课、讲演或开始说书。
    • 11.
      得胜回头释义: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取其吉利之意。
    • 12.
      得胜头回释义: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
    • 13.
      悟头诗释义:即定场诗。说书人在开场时所念的诗。
    • 14.
      打谈释义:宋 元 时代称在街市演唱或说书。 《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折》:“我也不曾读书,我则听的那打谈的説 武王 立天下,寻访着 孟津 老姜。”明 刘元卿《贤奕编》卷二:“沉屯子 偕友入市,听打谈者説 杨文广 围困 柳州 城中,内乏粮餉,外阻救兵,蹙然踊叹不已。”《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又有那站高坡打谈的词曲 杨恭,到看这搧响鈸游脚僧演説 三藏。”
    • 15.
      扣子释义:⒈条状物打成的疙瘩。⒉纽扣。⒊章回小说或说书在最紧要、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地方。扣子能引起人对下面情节的关切。
    • 16.
      扬州评话释义:曲艺曲种。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清初形成于江苏扬州,用扬州方言说书。表演上讲究说表、噱头、口技。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历史、武侠、神怪和市井生活题材为主。
    • 17.
      拟话本释义:模拟说书形式的小说。
    • 18.
      放汤释义:曲艺术语。北方说书演员用扣子失当,而未能使听众入扣,叫做放汤。参见扣子。
    • 19.
      有家难奔,有国难投释义:谓走投无路。《水浒传》第十一回:“谁想今日被 高俅 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丁西林《等太太回来的时候》第一幕:“中国 的小说书上常常有两句话,描写一个潦倒的英雄,说弄得他‘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我不是一个小说书上的英雄,可是我目前的处境确是如此。”
    • 20.
      有话便长,无话便短释义:话多就长说,话少就短说。一般为说书人的套话,指故事多就多讲,故事少就少讲。

说书造句

1.说书人正讲到精彩处,忽地戛玉敲金,好不吊人胃口。

2.一方木桌,一块醒木加上一杯清茶、一张折扇,这便是说书人的全部行头,当然,还离不了那张嘴。

3.说书体制,评点三国史,借古喻今。

4.这个故事不仅内容吸引人,尤其说书者的功力深厚,使我没等听完,就忍不住拍案叫绝。

说书(shuo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说书是什么意思 说书读音 怎么读 说书,拼音是shuō shū,说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说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