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魍魉 魍魉的意思
wǎngliǎng

魍魉

简体魍魉
繁体魍魎
拼音wǎng liǎng
注音ㄨㄤˇ ㄌㄧ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ǎng,(1) 〔魍魉〕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如“魑魅魍魍”(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liǎng,(1) 〔魍魉〕见“魍”。

基本含义

指邪恶的鬼怪或各种凶险的事物。

魍魉的意思

魍魉 [wǎng liǎng]

1. 传说中的一种鬼怪。

[demons and monsters;]

魍魉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参见“罔两”、“蝄蜽”、“魑魅魍魎”。

《孔子家语·辨物》:“木石之怪夔魍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鵂鶹岁久能人语,魍魎山深每昼行。”

⒉ 疫神。传说 颛顼 之子所化。

汉 蔡邕 《独断》:“帝 顓頊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其一者居 江水,是为瘟鬼;其一者居 若水,是为魍魎;其一者居人宫室枢隅处,善惊小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昔 顓頊氏 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 江水,为疟鬼;一居 若水,为魍魎鬼;一居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

⒊ 影子外层的淡影,光的衍射物。

《文选·班固<幽通赋>》:“恐魍魎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李周翰 注:“魍魎,影外微阴也。”

⒋ 恍惚;迷茫无所依貌。

《淮南子·览冥训》:“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


国语词典

魍魉 [wǎng liǎng]

⒈ 山川中的木石精灵。也作「罔两」、「罔阆」。

《文选·张衡·西京赋》:「螭魅魍魉,莫能逢旃。」
《西游记·第一八回》:「也不晓得有甚么鬼祟魍魉,邪魔作耗。」

⒉ 影子外围颜色较淡的部分。也作「罔两」。

《文选·班固·幽通赋》:「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魍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鼎八簋释义: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 2.
      夔魍释义:指夔和魍魉。皆为传说中的山林精怪。亦用以泛指精怪。清 陈维崧《南乡子·江南杂咏》词:“夔魍喧豗,枫根渍酒纸成灰。”清 刘岩《天台万年藤杖歌》:“风饕雪嚙雨淋沥,孕藏夔魍遭雷霆。”参见“魍魎”。
    • 3.
      蛧蜽释义:魍魉。
    • 4.
      魍魉释义:也作蝄。 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现多用来比喻坏人。魉(liǎng):魑(chī)魅(mèi)魍魉。
    • 5.
      魍魉鬼魅释义:魍魉鬼魅是汉语词语,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
    • 6.
      魍魉魑魅释义:魍魉魑魅[wǎng liǎng chī mèi],汉语成语,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 7.
      魑魅魑魉释义: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 原意为”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这里是鬼的聚居地.鬼界入口位于镬铎岛,有魑,魅,魍,魉四小鬼镇守.魑,喻氏,魅,李氏,魍,王氏,魉,梁氏.。

魍魉(wangl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魍魉是什么意思 魍魉读音 怎么读 魍魉,拼音是wǎng liǎng,魍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魍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