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注目 注目的意思
zhù

注目

简体注目
繁体註目
拼音zhù mù
注音ㄓㄨˋ ㄇ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ù,(1) 灌进去。【组词】:注入。注射。大雨如注。(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组词】:注视。注目。注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组词】:注解。注释。注音。夹注。(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例句】: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组词】:注册。注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组词】:下注。赌注。(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组词】:一注钱。

mù,(1) 眼睛。【组词】: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组词】: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例句】: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组词】: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组词】: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组词】: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例句】: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组词】:网目。(9) 指为首的人。【组词】:头目。

基本含义

集中注意力,专心观察。

注目的意思

注目 [zhù mù]

1. 以目注视;目不视他物。

注目礼。
四海注目。

[gaze at; fix one’s eyes on;]

注目 引证解释

⒈ 注视。集中目光看。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赞·迦诺迦跂梨随闇尊者》:“扬眉注目,拊膝横拂。”
《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司户见了 杨玉,反觉有些避嫌,不敢注目,然心中思慕愈甚。”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晚上,为躲着院中人的注目,她又出去在街上转。”

⒉ 引申为注意,重视。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武帝论书启》之一:“前奉神笔三纸,并今为五,非但字字注目,乃画画抽心。”
张篁溪 《苏报案实录》:“﹝《苏报》﹞增入‘学界风潮’一栏,所载文章,素为东南学界所注目。”
聂绀弩 《创作口号和联合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创作口号:‘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我以为这是值得我们注目的。”


国语词典

注目 [zhù mù]

⒈ 将视线集中在一点上。也作「注视」。

《晋书·卷七一·孙惠传》:「今天下喁喁,四海注目。」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众人都注目看公远,公远竟不在心上。」

属目 瞩目


注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属目释义:同瞩目,注视。
    • 2.
      瞩目释义:注视;注目:举世瞩目。

注目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分散释义:⒈散在各处;不集中:分散活动。山村的人家住得很分散。⒉使分散:分散注意力。⒊散发;分发:分散传单。

注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起眼释义:⒈不突出或不显著的,不引人注目的。⒉看上去似乎不重要。
    • 2.
      不起眼儿释义:不值得重视;不引人注目:不起眼儿的小人物。
    • 3.
      中注释义:元 人俗语。犹言中看。指容貌引人注目。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我只见小姐中注模样,不曾见小姐脚儿大小。”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哥哥,你那幼年间中注模样,如今便怎生老的这等了。”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我道小娘子中注模样,不是受贫的。”
    • 4.
      举足释义:⒈提脚;跨步。 《礼记·曲礼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清 侯方域《壮悔堂记》:“余不能不举足出此堂。”⒉喻轻易。《后汉书·马援传》:“自谓 函谷 以西,举足可定。”⒊犹举动。唐 韩愈《进学解》:“是二儒者,吐词为经,举足为法。”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孙逸仙 所以迟迟未敢起事者,以声名太大,凡一举足,皆为世界所注目,不敢轻于一试。”
    • 5.
      亮点释义:⒈比喻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在全国排球联赛上,几位再度出山的教练成为亮点。 作者亲笔签名的旧书是此次拍卖会的亮点。⒉比喻突出的优点:他的身上有着许多亮点。
    • 6.
      亮眼释义:⒈明亮的眼力。⒉〈方〉引人注目。
    • 7.
      令人注目释义:注目: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指引起别人的重视。
    • 8.
      仰属释义:仰望,敬仰。属,注目。
    • 9.
      众所瞩目释义:为众人所注目。克非《春潮急》九:“﹝ 林方成 ﹞最近在这块小天地里,虽然又成了众所瞩目的人物,但到底还没经历过大场面,主持过像今天这样上百人的会议。”
    • 10.
      倾目释义:注目。
    • 11.
      停睛释义:定睛,注目。
    • 12.
      光彩照人释义: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 13.
      军礼释义:军人的礼节,通常包括举手礼、注目礼、举枪礼等:行军礼。
    • 14.
      凝望释义: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 15.
      凝眺释义:注目远望。元 张可久《山坡羊·感旧》曲:“凴高凝眺,临风舒啸,一番春事胡蝶闹。”明 吴承恩《点绛唇》曲之一:“沉水飞烟,细逐游丝裊。閒凝眺,碧波云眇,天际连芳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一日,送至门,见一少年过,白服裙帽,丰采甚都,女意似动,秋波縈转之。少年俯首,趋而去,去既远,女犹凝眺。”
    • 16.
      凝眼释义:犹注目。
    • 17.
      凝瞳释义:犹注目。
    • 18.
      凝矑释义:注视;注目。
    • 19.
      分列式释义:军队等按照不同的兵种或编制排列成一定的队形,依次走正步、行注目礼通过检阅台,这种队形叫分列式。
    • 20.
      刺目释义:⒈光线过强,使眼睛不舒服。 ⒉服饰或举动惹人注目,使人觉得不顺眼。

注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起眼释义:⒈不突出或不显著的,不引人注目的。⒉看上去似乎不重要。
    • 2.
      不起眼儿释义:不值得重视;不引人注目:不起眼儿的小人物。
    • 3.
      中注释义:元 人俗语。犹言中看。指容貌引人注目。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我只见小姐中注模样,不曾见小姐脚儿大小。”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哥哥,你那幼年间中注模样,如今便怎生老的这等了。”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我道小娘子中注模样,不是受贫的。”
    • 4.
      举足释义:⒈提脚;跨步。 《礼记·曲礼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清 侯方域《壮悔堂记》:“余不能不举足出此堂。”⒉喻轻易。《后汉书·马援传》:“自谓 函谷 以西,举足可定。”⒊犹举动。唐 韩愈《进学解》:“是二儒者,吐词为经,举足为法。”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孙逸仙 所以迟迟未敢起事者,以声名太大,凡一举足,皆为世界所注目,不敢轻于一试。”
    • 5.
      亮点释义:⒈比喻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在全国排球联赛上,几位再度出山的教练成为亮点。 作者亲笔签名的旧书是此次拍卖会的亮点。⒉比喻突出的优点:他的身上有着许多亮点。
    • 6.
      亮眼释义:⒈明亮的眼力。⒉〈方〉引人注目。
    • 7.
      令人注目释义:注目: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指引起别人的重视。
    • 8.
      仰属释义:仰望,敬仰。属,注目。
    • 9.
      众所瞩目释义:为众人所注目。克非《春潮急》九:“﹝ 林方成 ﹞最近在这块小天地里,虽然又成了众所瞩目的人物,但到底还没经历过大场面,主持过像今天这样上百人的会议。”
    • 10.
      倾目释义:注目。
    • 11.
      停睛释义:定睛,注目。
    • 12.
      光彩照人释义: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 13.
      军礼释义:军人的礼节,通常包括举手礼、注目礼、举枪礼等:行军礼。
    • 14.
      凝望释义: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 15.
      凝眺释义:注目远望。元 张可久《山坡羊·感旧》曲:“凴高凝眺,临风舒啸,一番春事胡蝶闹。”明 吴承恩《点绛唇》曲之一:“沉水飞烟,细逐游丝裊。閒凝眺,碧波云眇,天际连芳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一日,送至门,见一少年过,白服裙帽,丰采甚都,女意似动,秋波縈转之。少年俯首,趋而去,去既远,女犹凝眺。”
    • 16.
      凝眼释义:犹注目。
    • 17.
      凝瞳释义:犹注目。
    • 18.
      凝矑释义:注视;注目。
    • 19.
      分列式释义:军队等按照不同的兵种或编制排列成一定的队形,依次走正步、行注目礼通过检阅台,这种队形叫分列式。
    • 20.
      刺目释义:⒈光线过强,使眼睛不舒服。 ⒉服饰或举动惹人注目,使人觉得不顺眼。

注目造句

1.她的穿着因为与世推移,所以很引人注目

2.这位年轻诗人文采风流,十分引人注目

3.她虽然貌不惊人,却十分引人注目

4.在聚会时,小明总是应对如流,妙语如珠,是全场注目的焦点。

5.这位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得到市政府的奖励,一下子成了全村注目的人物,左邻右舍纷纷向他祝贺。

6.你为什么总是那么的引人注目

7.他从小就是一个混世魔王,走到哪都会引人注目

8.在任何时候,原子核裂变都会成为引人注目的发现。

9.干活尽管累,她可以避免自己的惹人注目

10.那一对名人在伦敦举行了惹人注目的隆重婚礼。

11.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当地居民中间十分惹人注目

12.此人风姿虽不特别惹人注目,但气品异常高超,令人望而却步。

13.此人风姿虽不特别惹人注目,但气势异常高昂,令人望而却步。

14.我觉得她那副穷极可怜的样子实在太惹人注目

15.此人风姿虽不特别惹人注目,但气质异常高超,使人望而却步。

16.她的嘴唇不时地开闭在这两排惹人注目的牙齿上。

17.他身材魁伟,气宇轩昂,不管在那里都是众人注目的焦点。

18.展台上,那玲珑剔透的象牙球格外引人注目

19.唐经理的夫人打扮得珠光宝气,特别引人注目

20.他那风度翩翩的样子,十分引人注目

注目(zhum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注目是什么意思 注目读音 怎么读 注目,拼音是zhù mù,注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注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