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意思
shíyuèmìng

十月革命

简体十月革命
繁体
拼音shí yuè gé mìng
注音ㄕˊ ㄩㄝˋ ㄍㄜˊ ㄇ一ㄥ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组词】:十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组词】:十足。十成。

yuè,(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组词】: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组词】:月刊。月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组词】:月饼。月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组词】:月子。

gé jí,(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组词】:皮革。革履(皮鞋)。革囊。(2) 改变。【组词】:革新。革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3) 取消,除掉。【组词】: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5) 姓。

mìng,(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组词】: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组词】:天命。命相(xiàng )。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 给予(名称等)。【组词】:命名。命题。命意。(5) 指派,使用。【组词】:命官。

基本含义

指十月革命,特指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十月革命的意思

十月革命 [shí yuè gé mìng]

1. 1917年11月7日俄国工人阶级和农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the October Revolution;]


国语词典

十月革命 [shí yuè gé mìng]

⒈ 西元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七日俄国工人和农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因系俄历的十月,故称为「十月革命」。在此次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夺得政党,创立了苏维埃制度。


十月革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民主义释义:孙中山在他所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政治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于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2.
      列宁释义: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1924)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俄国共产党和苏联的主要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7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18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94年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和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1895年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3年在俄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以后,又领导俄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
    • 3.
      劳农释义:⒈指工人和农民。 李大钊《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在十月革命的火光里,诞生了劳农群众的国家和政府!”瞿秋白《赤俄之归途》四:“虽然也有不少糊涂颟顸的蠢气,却不害其为世界第一新国--劳农的国家。”⒉单指农民。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应该投身到山林里村落里去,在那绿野烟雨中,一锄一犁的作那些辛苦劳农的伴侣。”⒊劝勉农耕。《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汉书·元帝纪》:“劳农劝民,无使后时。”按,《礼记·月令》:孟夏劳农,以劝耕作;孟冬劳农,以示休息
    • 4.
      十月革命释义: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在首都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俄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 5.
      孙中山释义:(1866—1925)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早年在香港开始革命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次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到欧、美各地宣传革命。1905年在日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学说。以《民报》为阵地,与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进行激烈论战,并多次领导反清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政权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
    • 6.
      崩陷释义:倒塌陷落。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玉簪》:“韩城县 相传有 郭汾阳 墓,实非是。墓石往往崩陷,出金玉之属。”林伯渠《在首都庆祝十月革命四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们原来赖以生存的,原来被当作巩固后方的殖民地,现在,正一大片、一大片地崩陷下去,变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前线。”
    • 7.
      开辟释义:⒈打开,打通,开创(场地、道路、局面等):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⒉开发:开辟荒地。
    • 8.
      战时共产主义释义:又称“军事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1918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实行战时总动员;实行粮食等农产品的征购制度;实行全部工商业的国有化,禁止私人贸易;实行义务劳动制和食堂免费就餐。1921年为新经济政策所代替。
    • 9.
      托派释义:托洛茨基派的简称。原是俄国革命运动中以托洛茨基为首的一个政治派别。十月革命后,不断进行派别活动,反对苏维埃政权。托派成员散布在许多国家,1938年拼凑成立了“第四国际”。
    • 10.
      民族主义释义:⒈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它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当其利用民族主义压迫、侵略其他民族时则是反动的。无产阶级支持进步的民族主义,反对反动的民族主义。⒉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组成部分。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主张反对帝国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11.
      沙俄释义:也叫帝俄。 指十月革命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
    • 12.
      焕灿释义:光焰四射。 宋 周密《齐东野语·曲壮闵本末》:“戈甲焕灿,旗帜精明。”太平天囯 洪秀全《御制千字诏》:“宫禁焕灿,楼阁百层。”赵朴初《千秋节·一九五九年十月革命纪念日》曲:“红旗焕灿,大地謳歌遍。”
    • 13.
      苏俄释义:指十月革命后的 俄国 和1922年组成的 苏联。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其实 苏俄 的新创作何尝有人绍介,此刻译出的几本,都是革命前的作品。”鲁迅《书信集·致唐弢》:“倘要研究 苏俄 文学,总要懂俄文才好。”
    • 14.
      赤俄释义:旧指十月革命后的 俄国。
    • 15.
      赤都心史释义: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 16.
      赤都释义:对十月革命后 俄国 首都的称呼。瞿秋白《赤都心史》一:“危苦窘迫,饥寒战疫的赤都,文化明星的光辉惨淡,然而新旧两流平行缓进,还可以静待灿烂庄严的将来呢。”赵朴初《赠胡愈之翁为寿》诗:“游记动一时,赤都播印象。”自注:“指早年所著《莫斯科印象记》。”
    • 17.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释义: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
十月革命是什么意思 十月革命读音 怎么读 十月革命,拼音是shí yuè gé mìng,十月革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十月革命造句子